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进出宁波舟山港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舶,尤其是大型LNG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引航靠泊风险越来越大。以大型LNG船舶为研究对象,分析宁波舟山港穿山码头存在的船舶进港和靠泊的风险,提出大型LNG船舶进靠宁波穿山码头的引航操纵方法,阐述初落和初涨2个时段的靠泊操作方法,为驾引人员更加安全地完成LNG船舶的靠泊操作提供参考,以减少作业的风险性,保障港口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LNG接卸码头通过能力距国际先进水平尚存一定差距的情况,通过分析某LNG码头统计数据,确定国内LNG码头接卸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航道水深限制(乘潮)和夜间靠泊限制等航道管理约束条件,并据此确定4种模拟工况。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各工况下船舶进港到离港各环节,得到各工况不同泊位利用率下的通过能力和等待时间。通过分析模拟结果,指出了影响国内LNG码头通过能力的最大因素、合理的LNG泊位利用率、Q-Flex型及以上LNG码头通过能力,为LNG码头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董家口港区LNG码头是中石化在山东的第一个LNG码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LNG船舶运载大量极具爆炸性的低温液态天然气,危险性很大。驾引人员通过熟悉LNG码头概况及LNG船舶操纵特性、利用高超的引航技艺靠泊船舶等对LNG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LNG船型干舷高、外侧弧度大、船体中心不对称于管汇中心,靠泊时会遇到船舶与护舷接触点过高、与护舷接触面积过少的问题,常规靠船结构及设施难以适应多等级船舶的停靠要求,存在靠泊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嘉兴港某LNG码头进行靠泊结构设计和靠泊设施布置,通过不同船舶在不同作业工况下的船岸匹配,分析橡胶护舷和船体平行舯体长度的匹配度,提出在靠船墩内侧上方设置反向靠船构件,优化内、外侧橡胶护舷布置高程,以满足多种等级船型靠泊适应性,保证船舶与护舷的接触面积,避免护舷局部压强变大,船体受损。采用物模试验测定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等物理量,验证靠船构件和护舷布置的合理性,确保满足LNG船舶安全靠泊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船舶柔性靠泊是当前集装箱码头运作管理的主要调度模式.针对船舶柔性靠泊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集装箱码头船舶柔性靠泊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集装箱船舶到港、柔性靠泊、装卸与离港的船舶服务系统模拟仿真.并基于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固定靠泊和柔性靠泊仿真系统对仿真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     
《港口科技》2011,(6):42-43
<正>南通港洋口港区成功靠泊第一艘LNG船舶2011年5月24日18:40,超大型LNG专用运输船"阿尔雷卡亚"轮成功靠泊南通港洋口港区LNG专用码头,标志着江苏第一座、中国沿海第四座LNG接收站投入运营。"阿尔雷卡亚"轮国籍马绍尔群岛,船长315.16m,宽50m,装载着14.5万m3天然气,从卡塔尔出发,经过16天的海上航行后,于2011年5月23日到达洋口港区。  相似文献   

7.
宁波港域LNG船舶进出港航行安全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波LNG码头概况浙江省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天然气管道工程配套码头(以下简称宁波LNG码头)位于宁波港域穿山港区中宅附近。码头泊位总长度为440 m,泊位走向51°.33~231°.33,可以靠泊8万~26.6万m~3LNG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为一期进口LNG 300万t,二期进口LNG增加到600万t。假如每次均采用26.6万m~3的船舶装运,一期300万t的量需要24艘次船舶装运,平均每月2艘次,进出航行每月4次。如果装运的船舶吨位小一点,则进出频度将更高。当二期投产时,船舶进出港频度将成倍提高(码头设计船型见表1)。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3月16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南通港吕四港区广汇能源LNG分销转运站水运工程开工。该工程位于吕四港区大唐电厂码头东侧,按最大靠泊15.1万m3LNG船舶的要求建设,将建1个320 m长的LNG泊位和2个长111 m的工作船泊位(水工结构按照靠泊1 000吨级船舶设计),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80万t。码头采用"T"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LNG码头通常是离岸墩式码头,由靠船墩、系船墩、护舷、工作平台墩、引桥和人行桥等组成。墩台与岸边用引桥连接,墩台之间用人行桥连接,系船墩和靠船墩供LNG船舶系靠,工作平台墩供装卸使用。LNG船舶系泊期间载荷的大小和变化情况,会对船舶和码头设施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LNG码头在LNG船舶靠泊前必须分析其系泊载荷,以判  相似文献   

10.
LNG船舶通航管控要求严格,LNG进港船舶通航方式和应急锚地的设置一直是LNG码头港址选择和建设营运管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国内现有规范有关LNG船舶通航及锚地设置要求的梳理和沿海已建或在建代表性LNG接收站港址水域水文泥沙条件、航道锚地设置现状、实际建设营运情况及通航管理实践的分析,提出沿海不同港址LNG船舶全潮或乘潮通航方式选择及应急锚地布置建议,可为LNG接收站建设、运营和通航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化格力港务有限公司石化公用码头工程位于珠海高栏港,共8个泊位.船舶靠泊等级为1000~80000DWT船舶,远期兼顾150000DWT船舶的靠泊。通过该工程的设计,重点介绍如何结合港区波浪条件、靠泊船舶的等级情况等进行码头结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2.
<正>厦门港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是从宁波至广州之间,几千公里漫长海岸线的最主要的深水港。厦门港港阔、水深、不冻、少淤、避风,是我国东南沿海不可多得的著名天然良港。万吨级船舶可随时靠泊码头,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靠泊。目前厦门港共有生产性码头73个,其中1万吨级至5万吨级码头10个。 厦门港以闽、粤、赣、浙、湘等省为腹地,目前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通  相似文献   

13.
阐述超大型船舶的靠泊操纵,从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拖轮配备、转心的合理利用、靠泊速度及富余水深的考虑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惠州港华德码头的实际靠泊环境,对超大型船舶的靠泊方法做了较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建立连云港港LNG码头选址涉及相关港区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对拟选址的LNG码头船舶进出可能产生的远期通航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与已有选址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航道条件、选址与后方城市距离、通航影响等多要素,提出在现行通航规则和港口规划条件下的连云港港LNG码头推荐港址。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小型LNG运输船装卸货作业时与装卸货码头的船岸兼容系泊问题,以"海洋石油301"为目标船型,使用OPTIMOOR软件以该船靠泊国内某小型LNG接收站码头为例,确定该型船舶靠泊系泊方案,并计算船舶运动以及系泊缆受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系泊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杜宏佳 《珠江水运》2001,(10):14-15
厦门港是中国东南沿海从宁波至广州之间漫长海岸线上的重要的深水港.全港岸线长154公里.其中可用于建港的深水岸线12.3公里,联检锚地14平方公里,万吨级船舶可随时靠泊码头,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靠泊.厦门的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风景城市.这一战略实施,使得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形成"港为城用、城以港兴、互相依托、经济互动"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沿海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目前在我国天然气供应体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我国沿海及分区域LNG码头建设现状、到港LNG船型、船舶密度和码头利用现状,得出结论:受消费需求不均衡、配套设施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LNG码头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局部地区LNG码头淡旺季利用不均衡。根据各区域到港LNG船型结构、船舶密度的分布规律,分淡、旺季对各区域LNG泊位利用率进行测算,提出了沿海分区域平均泊位利用率和局部地区高峰季泊位利用率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LNG码头运营和船舶监管特点,指出沿海LNG码头运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相关港口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蔡适 《中国水运》2015,(4):61-63
日前,大型LNG船成功靠泊海南洋浦港LNG码头。由于LNG的特殊危险性,如何保证船舶的安全进出港给引航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莱丝妲(RASHEEDA)LNG轮为例,针对LNG船舶操纵特性,提出了船舶安全进出洋浦港的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Qmax型LNG船进出港安全水平,介绍江苏省洋口港航道设施和LNG接收站专用码头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分析洋口港水文气象条件及Qmax型LNG船航行和操纵特性,结合引领Qmax型LNG船进出洋口港的实践经验,从进出港航法及操船要点、靠泊操作、离泊操作等3个方面阐述Qmax型LNG船进出洋口港的引航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江深水航道的贯通,大型船舶减载后进入港口进行装卸作业越发频繁,船舶的大型化已成为未来航运发展的趋势。为保证码头安全,现役港区码头停靠超出设计规模的船舶,应进行安全评估分析。本文结合无锡(江阴)港某码头实例,指出码头靠泊能力评估中的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今后的码头靠泊能力升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