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化准高速铁路无交叉线岔受电弓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6年来在无交叉线岔下的机车受电弓运行实际情况及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技术理论,分析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下的机车受电弓运行机理,提出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下的机车受电弓几何尺寸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秦沈高速电气化铁道客运专线的接触网60 kg-38(QSJ-13-1)线岔设计特点分析,提出现场施工标准。介绍了该线岔在安装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测量、施工机具,经正确安装与精心调整,保证了线岔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接触网线岔的使用情况,通过郑州铁路局既有交叉线岔与德国Re200C交叉线岔标准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既有电气化区段列车提速接触网线岔维持既有交叉形式的可行性。同时,还简要分析了既有交叉线岔实施无交叉线岔改造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提速区段维持既有交叉形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左光联 《电气化铁道》2006,(1):24-25,28
结合广深线准高速接触网既有运行状况,对准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拟采用的维修规范进行了分析,并对维修规范的接触线、承力索、整体吊弦、硬横梁、七跨电分相绝缘锚段关节、无交叉线岔、补偿器、支柱及基础等主要技术研究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随着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在大西高铁线中的使用,如何正确地对无交叉线岔的参数进行测量,以便为无交叉线岔的及时检修提供重要依据,成为在接触网日常维护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通过对大西高铁线使用的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介绍,提出了一种对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测量方法,通过现场实践,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出无交叉线岔的参数变化,为大西高铁线接触网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京广高速铁路接触网普通无交叉线岔平面、立面布置形式。通过讨论受电弓沿正线高速通过时、由侧线进入正线时、由正线进入侧线时的运行轨迹,分析无交叉线岔的工作原理。指出为保障线岔质量,应精确调整线岔正线接触线拉出值及导高,以及线岔侧线接触线拉出值及高度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贺国方 《中国铁路》2011,(12):52-55
为防止电力机车高速运行时对接触网造成影响,从研究弓网关系入手,结合弓网故障多发生在线岔处前后,对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检测及调整进行探讨。采用简易测量梯车实现无交叉线岔的模拟测量和缺陷参数预警,以提高接触网受流质量及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韩兰贵 《中国铁路》2010,(11):36-40,55
总结我国采用的道岔区接触网布置方式,分析我国传统交叉式线岔、新型交叉式线岔、两支无交叉线岔、带第三组辅助悬挂的三支无交叉线岔等道岔区接触网布置的原理和特点,比较几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根据不同等级线路的运营需求,阐述不同道岔布置方式的适用范围,提出道岔区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过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准高速、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及既有提速干线接触网改造的现状,阐述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目前高速铁路18#道岔布置方式较多。本文旨在满足高速铁路弓网配合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内高速接触网道岔布置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论:(1)交叉布置方式由于动车组从正线高速通过时会接触到站线接触线,接触网线岔为硬点,影响正线弓网受流质量;(2)简单无交叉布置方式正线接触网与侧线接触网无交叉,易于布置及安装,动车组由正线高速通过时,受电弓不接触侧线接触线,但动车组从侧线进入正线时,受电弓弓角部分挤入正线接触线,同时侧线和正线接触线在受电弓中心的不同侧;(3)带导向悬挂的无交叉布置方式导向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区域导向接触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得受电弓平稳地从侧线过渡到正线或从正线过渡到侧线,减小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冲击,导向接触线亦不会出现非正常的磨损,该布置方式对速度适应性好,弓网受流性能佳,接触线始终在滑板范围内接触,且无线岔的硬点。  相似文献   

11.
京津城际铁路接触网线岔全部采用高速交叉布置形式,由于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单位未提供该型线岔的相关作业指导说明,不利于现场检修维护.本文根据现有安装图纸、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测量数据,详细分析该型线岔的工作原理,介绍双交叉点线岔布置形式和结构特点,通过现场调研制定该型线岔测量、检修、调整方法,为线岔研究及现场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京秦线引进新型Re200C交叉式线岔的设计、施工,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和新建电气化线路接触网道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多种形式,总结了主要技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建立和统一我国无交叉线岔的设计、运营和维护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常用的3种接触网线岔形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形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高速客运专线线岔应采用无交叉式,侧线线岔应采用锚段关节式,时速小于80km的侧线线岔,困难时可采用2支无交叉式。  相似文献   

15.
高速站场内存在部分非标准无交叉线岔,结合受电弓通过无交叉线岔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指出常规检调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非标准无交叉线岔的工作特性和标准无交叉线岔的检调原理,提出非标准无交叉线岔检调步骤及方法,便于对高速铁路站场无交叉线岔的监测维护。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道直供供电方式区段,以往供电线采取沿铁路独立布置的方式,本文提出了接触网支柱与供电线支柱采取交叉异侧布置的方案,以及如何避免牵引变电所、分区所的馈线与供电线出现交叉的方法。对类似电气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彭道文  邵华平 《西铁科技》2005,(1):10-11,14
本文作者简述了京广线接触网正线无交叉线岔的原理与特征,结合现场的测试与检调,掌握了大量无交叉线岔检调的技术标准与其运行状态,通过不断的探讨,归纳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检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几种接触网线岔的结构改进过程,介绍了T型交叉线岔的国产化研究,通过对T型交叉线岔的优势分析,提出了推广T型交叉线岔以改善弓网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线岔是保证电力机车受电弓能由一支接触悬挂顺利地过渡到另一支接触悬挂的转换设备,线岔安装调整是接触网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线岔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机车的运行情况。结合多年施工经验,分析了各类交叉式线岔平面布置的特点,论述交叉式线岔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接触网线岔是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而18号道岔作为高速铁路常用道岔,其对弓网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岔区接触网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列车在岔区高速通过的安全性和受流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常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