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厚恕 《船舶》2006,(3):47
2001年间,韩国现代工程与建筑公司成功改造了一艘舱容为27000m^3的大型耙吸挖泥船,这也是迄今世界上利用旧货船改造的舱容最大的耙吸挖泥船。该船总长为224m,船宽32m,吃水12.3m,泥舱容积为27000m^3,挖深60m,双耙设置,同时配置有首吹排岸接头,主要系统装备由荷兰IHC提供。原货船名称为“St.Joseph”,初始建造年代为1985年。  相似文献   

2.
京唐港区砂源为粉细砂,颗粒较细且不易沉淀,采用传统的吸砂船进行水下取砂溢流量极大、效率极低且装舱量少,无法提供可靠的砂源且取砂造价过高。通过增加主管分流装置对平板驳进行改造,结合同期航道疏浚的耙吸船连接管道进行吹砂,通过溢流沉淀,将耙吸船泥舱中的海砂吹至砂船船舱内,再用于防波堤筑堤冲砂。试验表明,耙吸船联合改造平板驳装舱砂船每日可提供砂源约0.93万方。将航道疏浚与防波堤冲砂施工有机结合,同时节约了吹填区围埝建设和取砂船单独水下取砂的费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造船》2010,29(3):14-14
6月24日至27日,文冲船厂为天津航道局建造的85米挖深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程”轮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各项航行和疏浚功能试验,刷新了公司大型首制挖泥船试航周期记录。“通程”轮泥舱舱容为18,000立方米,是文冲船厂迄今建造的最大挖泥船。在试航过程中,该船首次使用6,600V中压电动泥泵进行挖泥,  相似文献   

5.
针对板桩码头施工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及质量控制要求,结合以色列阿什杜德南部港项目板桩码头疏浚吹填施工,找出板桩码头疏浚吹填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了疏浚吹填过程板桩偏位、吹填区域淤泥聚集、泊位水域超挖、欠挖等主要质量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对施工耙吸船做相应适应性改造:耙吸船直吹施工替代装舱施工及高压冲水改侧冲水,可以解决水深小于耙吸船满载吃水区域及邻近板桩区域开挖的问题,避免调遣其他设备进场施工,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6.
大型耙吸船在黏性土质条件下施工易出现耙头堵塞以及泥舱疏浚土板结、固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研究施工设备改造及施工工艺优化。通过引入具备水下泵等先进设备的超大型耙吸船"浚洋1"、强化高压冲水设备、改造耙头等来降低耙头堵塞影响。采用"泥沙垫舱+黏土装舱"的施工工艺,以淤泥及少量沙土作为疏浚黏土与泥舱间的润滑剂,减少黏土在船舶泥舱的滞留,缩短船舶抛泥时间,提高船舶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厚恕 《船舶》2006,(3):47-47
自荷兰IHC2004年夏天交付中国广州航道局10000m^3耙吸挖泥船“万顷砂”以来,国外大型耙吸船的兴建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消停之后,新近又悄然复苏,舱容分别为II650m^3和9000m^3的两艘大型耙吸船(船东均为比利时)已赫然出现在IHC的订单中。可望在2007年内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厚恕 《船舶》2008,19(4):56-57
“BRABO”号是荷兰IHC自2004年交付中国的10000m^3耙吸挖泥船“万顷砂”号以来新承建的首艘万方级的耙吸船,该船是为比利时德米承包集团公司(DEME N.V.)承建的两艘同类型船的第一艘,泥仓容积11650m^3,于2007年6月30日下水,同年年底交付使用(参见图1)。  相似文献   

9.
王立金 《港工技术》2010,47(2):21-23
提高耙吸船开挖密实粉细砂的施工效率是疏浚工程界不断探索的问题,而采用最佳装舱时间是提高耙吸船挖砂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锦州港301泊位工程港池粉细砂的疏浚施工,通过对有效载重曲线和小时效率曲线的分析,简要介绍最佳装舱时间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张亚楠  刘昊  文栋 《水运工程》2014,(7):154-158
通过对耙吸船施工周期的研究以及施工参数的分析,确定最佳装舱时间,从而提高耙吸船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耙吸船最佳装舱时间的确定,使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2日,舱容12,000m3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江口02"号在道达海洋重工(集团)启东基地顺利下水。12,0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是道达集团与荷兰著名工程船建造公司IHC联手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建造的首个特种船项目,也是道达承建的国内第一艘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特种工程船,属于耙吸式挖泥船中的高端产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充砂袋施工中砂源短缺的问题,以京唐港东南防波堤工程为例,结合另一在建的航道疏浚项目,对耙吸挖泥船艏吹装驳技术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将传统耙吸船靠岸艏吹施工变更为利用全新研制的海上装驳平台进行装驳作业的施工方法。该技术旨在充分利用现场自然资源,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确保工程按期完工。目前国内针对耙吸船艏吹装驳尚无成熟的施工工艺,该技术的成功实施对类似工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09,(9):67-68
总长160.9米,型宽27米,型深11.8米,载泥量约为23750吨,舱容约为16888立方米,具有耙吸装舱、吹岸、艏喷以及低浓度自动排放功能。采用综合集成平台控制系统、驾驶室单人遥控推进系统,单人遥控挖泥系统,独立工作能力及环境适应性强,是目前国内最六最先进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设计,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建造,船东为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船舶工程》2011,(6):13
11月20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轮在珠海试航成功。通途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总长165.7m、型宽30m、型深15m、舱容20467m3、最大挖深达90m,总装机功率22320kW,主要设备采用变频驱动,泥泵最大功率可达6000kW。该船可实现自主疏浚、动态定位、动态轨迹跟踪,具有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可在世界各地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深海取沙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中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在实施粉质粘土艏吹时,由于粉质粘土的阻力较大,如果不控制好泥浆浓度和输送流速,粉质粘土就会沉积并堵塞艏吹管线而影响吹泥效率。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粉质粘土疏浚物开发出适用的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也没有关于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参数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粉质粘土疏浚的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通过构建艏吹输泥的水沙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泥泵特征参数、泥浆特征、输泥管道特征参数等耙吸船艏吹管路系统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泥浆浓度、泥管直径、输泥排距等要素变化对耙吸船艏吹管路系统参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破坏疏浚区水环境,采用大型绞吸船在不炸礁的情况下开挖深水航道岩石,已成为现实。绞吸船通常需对接排泥管线以便将疏浚土吹填成陆域,而在航道中使用绞吸船挖岩在无适合吹距的吹填区时,可采用直接装驳和艉吹装驳两种施工工艺。重点阐述大型绞吸船开挖航道岩石疏浚土处理的新方法,移动艉吹装驳工艺的产生、实施过程的优化改进,并从中梳理、提炼、总结出绞吸船艉吹装驳的输送原理,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以至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机电设备》2022,(1):I0007-I0008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开辟“国轮国造”疏浚船的先驱走南闯北立下赫赫战绩文章来源:Seawaymaritime I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劲松”号始建于1968年,名字脱胎于毛泽东1961年所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区某疏浚工程采用大型绞吸船施工,最远吹距达17 km。针对单艘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无法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的问题,研究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技术。通过去除自有闲置绞吸船桥架、钢桩定位等系统,并增设锚缆定位等辅助设备的方式,针对串联施工对大型绞吸船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串联施工多种工况的理论计算,确定两船的最佳施工间距范围,提升大型绞吸船串联系统的生产率和稳定性,保障工程按期完成。结果表明: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设备改造方案及施工工艺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船舶停滞,提升生产率约2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阐明耙吸船施工工艺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先进的耙吸船施工工艺是充分发挥船舶能力、提高疏浚效率、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分析国内外耙吸船施工工艺研究的特点和现状,探讨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6个重点研究方向,突破研究后,可以拓宽耙吸船工程应用领域,提升我国疏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苏文广 《水运工程》2017,(S2):44-46
针对袋装砂围堤施工存在砂源紧张、砂源较远、土质情况不适合袋装砂围堤就地取砂施工问题,依托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绞吸船结合袋装砂围堤施工研究,采用大型绞吸船吹填提供砂源进行袋装砂围堤施工,探索袋装砂围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效率、质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