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各类船舶标示安全、经济、便捷航行的航道而进行的航标配布,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属人工开挖航道,本文介绍了该航道航标配布的要点,并根据该水域船舶助航的实际需求,提出航标配布的优化建议,供航标建设和管理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在,南槽航道标志按可用安全水域中心线布设而南支下段航标志明显不足,为适应航运事业飞速发展和充分发挥航标的助航效能必须重新配布现有标志。本文提出下列建议:加密布设航标;减小航标间距;改用侧面标为主的等叉布设等。这样可以拓宽航道,增加航道水深,减少转向次数,充分使用航道水域,不仅得益于船舶航行和避让操纵,而且可使大小船舶分道航行,显然这对改善水上航行安全和航行秩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中型航标作业船舶航行水域不同于一般船舶,它往往需要在通航环境复杂的航道、礁石区、浅水区、码头附近和渔业作业区中执行航标巡检和吊换作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如何认识潜在的危险,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航行和作业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长江口南槽航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对南槽航道及其附近水域的概况、人为因素、环境条件、通航密度等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该水域航行安全的因素,从提高船艺、做好浅水水域航行准备、做好应急对策、正确应对台风和大风天气、密切关注通航状况、完善船舶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城市光污染对航标发挥夜间指示航道和引导船舶航行作用的影响,通过分析光污染水域航标的实际需求,采用嵌入式控制和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面向光污染的智能航标增强系统。智能航标增强系统分为系统终端和云管理平台2部分,可根据航标所在水域的光污染情况,分级调节和控制系统的增强照明灯光强度,以增强通航水域航标的显色显形能力。结果表明:智能航标增强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船舶驾驶员对航标的视觉识别能力和船舶在光污染影响水域的航行安全;航标管理部门亦能通过智能航标增强系统提高航标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7.
航标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沿海运输迅猛发展的需要,需推广应用航标新技术,提高航标可靠性和效能。以我国某沿海水域航道设计项目为例,初步探讨航标同步闪、加密、等距离设标技术在沿海船舶航行安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航标是助行标志的简称,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沿海航标管理办法》、《海区航标设置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和标准航标配布应根据海区通航水域的水文气象条件、设标水(陆)域地形条件和航道情况等自然条件,航行于该水域的船舶和设施、货物、事故信息和航行规则等交通状况,以及航标配布现状,确定这些水域的航行风险程度和航标需求。本文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太子湾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邮轮母港工程为例,探讨航道调整对航标配布的影响,从而进行的航标设置调整。  相似文献   

9.
航标是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最基本设施,航标的效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安全,对航标效能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航标效能涉及水文气象条件、航道情况、船舶交通情况等众多因素,并且,随着港口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航道的不断拓展及船舶流量的不断增大等动态的因素,使得航标效能的评价显得更加困难。采用物元分析评价模型,构建已设航标和拟设航标效能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整个水域的航标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航标是规范船舶航路、引导船舶安全通航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船舶在夜间安全航行的"引路人"。合理的航标设置对引导船舶正确航行、标识清晰的航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航标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设置及运用案例,分析航标的设置及运用条件,阐述在航标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探讨新技术在航标中的运用等,以期为广大港航同仁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对航标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烟台西港区4号登轮点与航道附近通航环境;航行中各种会遇态势以及应采取的避让措施;明确多船会遇状态下各自操船意图,厘清避让责任;通过潮流潮高计算船舶可航水域,运用良好船艺提高进港安全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广州港内伶仃岛附近水域,船舶流量大、航道转向角度大、各种小型船舶横越航道频繁,船舶碰撞事故多发,特别是大量小型驳船和挖沙船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海事法律、法规,对该航段附近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从引航员的角度分析其中原因并阐述了船舶航行要点。  相似文献   

13.
桥梁布设在通航水域的桥墩以及通航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船舶的航行,划定桥区水域对指导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桥区水域法规中船舶航行限制,分析划定桥区水域的影响因素;以桥梁涉水桥墩对航道内在航船舶的影响为依据,基于船舶领域理论设计了桥区水域宽度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可依据桥梁特点及航道水域特征对桥区水域进行划定,实现桥区水域划定的一桥一策;利用该方法对长江某大桥的桥区水域进行划定。结果表明,与传统桥区水域划定方法相比,该划定方法能够在保障船舶桥区航行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对航道内正常航行船舶的约束,同时可避免岸线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此文通过对九段沙警戒区及其附近水域的地理位置、航道水深、水文气象、通航环境、交通流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船舶在该水域的安全航行、避让及操作注意事项,以供船舶驾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虾峙门航道位于舟山东南方,是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通道。每年进出该水道的大小船舶约4.8万艘次。2016年度,宁波引航站共引领船舶27,800艘次,其中绝大部分外轮是在虾峙门航道进出。由此可见,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注意事项航行安全是宁波舟山港引航工作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自己在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的多年引航经历,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琳 《珠江水运》2014,(12):86-87
内河航标是船舶在内河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本着严谨科学态度,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制经济实用新型航标,将使漓江旅游航道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既能确保船舶航行更加安全,又能有效提升漓江旅游航道形象,对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丹东港2号港池及其附近水域的通航情况、水文气象,航道条件等的分析,结合作者多年在此水域引航的实际操作体会和海员通常航行习惯,提出一些建议供广大驾驶员探讨,以确保该水域的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江上游水运业的迅速发展,航道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母猪碛控制河段船舶河床演变及航道航标维护情况,结合船舶航行特点,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对船舶辅助驾驶决策相关内容开展研究。[方法]针对选取的两段内河典型航段,基于实时数字航道流场信息,考虑航行规则约束,模拟船舶–流场耦合作用下的复杂流场航段虚拟辅助驾引。模拟南京和东流航段的虚拟辅助驾引,给出相应的安全驾驶方案,在航行过程中对船舶速度、位置和航向等信息进行实时追踪。[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luent二次开发的船舶–流场耦合作用的算法可有效解决船舶多自由度运动耦合和船舶–流场多物理场耦合的解耦问题;遇见弯道或分汊时,操小舵角长距离航行可以在避免降速和较大横移的同时实现船舶的安全航行。[结论]该算法可以有效对接数字航道流场信息,开展复杂流场环境下内河航段船舶航行的过程模拟,结果可为内河航段船舶智能航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区航道布置及航标设计方案,采用水上引导标志和桥梁助航标志、视觉航标和无线电航标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港珠澳大桥水域建立综合立体的助航网络系统,提供全天候导助航服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大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