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群体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几乎不拥有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且多为弹性出 行,更易受到雾霾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鉴于此,针对大学生群体,研究雾霾天气下影响其出行的关键因素以及雾霾天气对其出行各方面(如出行时间、出行次数等) 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在大学 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雾霾天气下大学生出行行为特征。运用AMOS21.0 及SPSS20.0 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及检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雾霾天气下,出行者的心理状况和对雾霾天气的敏感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出行的关键因素;雾霾天气会导致出行者出行行为的改变,其中对出行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出行次数,对出行方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道路线形设计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并从道路的线形方面(直线、曲线、线形组合)、视距方面及道路景观的协调性方面阐述了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造成交通事故的过程,并对道路设计中易忽视的细节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基于驾驶员心理角度的道路线形安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驾驶员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感受出发,提出"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设计理念。重点介绍了驾驶员各种心理需要的概念及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将道路线形设计与景观的设计达到完美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雾霾天气低能见度下的交通流,结合停车视距模型,建立雾霾低能见度下的交通流微观模型。在数值模拟中,得到了雾霾天气低能见度条件下的时空图,分析了低能见度下不同最大速度的事故率曲线结果表明,与晴天相比,低能见度下,交通拥堵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长。并仿真得到了不同密度下的道路车辆限速值,仿真结果与道路能见度限速标准相一致。研究结果对于雾霾天气下交通管理与控制、安全出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恶劣环境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反应时间受其本身状况和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针对雨、雾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强光、路面亮度不足等恶劣环境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状况,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能见度、眩光强度、路面亮度等道路环境与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随能见度增加、眩光增强、亮度减少而增长。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反应时间受其本身状况和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针对雨、雾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强光、路面亮度不足等恶劣环境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状况,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能见度、眩光强度、路面亮度等道路环境与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随能见度增加、眩光增强、亮度减少而增长.  相似文献   

7.
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道路线形设计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并从道路的线形方面(直线、曲线、线形组合)、视距方面及道路景观的协调性方面阐述了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造成交通事故的过程.并对道路设计中易忽视的细节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其中驾驶员素质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但是仅仅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是不客观的。道路作为车辆的载体和行驶的基础,其设计的安全性对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有10%~20%的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并产生事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将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统计指标值作为参考数列,将不同驾驶员人为因素组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次数作为比较数列,可以建立驾驶员人为事故因素与其危害性的灰色关联模型。结合实例,通过对灰色关联矩阵的定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价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不同类型事故危害性的影响,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雾霾等恶劣气候对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分析雾霾天气下驾驶行为规律,利用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构建了高速公路平直路段雾霾天气场景,开展了自由加速、紧急制动和跟驰试验;基于采集的试验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IDM (Intelligent Driver Model)跟驰模型进行了标定,并与晴天同路段标定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雾霾天气下IDM模型中起步加速度和舒适减速度参数并无显著差异,但安全距离、安全车头时距、期望速度等参数比晴天情况显著减小,由此表明雾霾天气下的交通冲突风险显著增大,应加强雾霾天气下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系统的研究车辆、道路、驾驶员行为等因素对大货车制动鼓温升的影响,在试验路段采用Fluke Ti300红外热像相机测量大货车下坡制动时制动鼓温度。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车辆因素、道路因素、驾驶员行为因素以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大货车制动鼓温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驾驶员驾驶习惯等主观因素以及道路环境客观因素为研究对象,从驾驶行为构成及特点入手,分析驾驶员分心行为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驾驶行为操纵失误为因变量,以驾驶员主观因素及道路环境客观因素为自变量,统计分析影响驾驶行为要素的数据以及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驾驶过程中道路两旁广告标识密度大以及不熟悉路况环境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驾驶员、车辆和道路三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道路的物理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驶员和车辆的属性以及它们在动态感受中的相互作用。在山岭地区,这种影响更大。本文主要论述山区道路的安全属性评估问题,讨论了道路安全的一般性和如何鉴别评估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尤其是道路客运企业,客运驾驶员是整个生产生活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客运驾驶员做好管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影响客运活动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对客运驾驶员的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简单的分析了道路客运中对驾驶员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不良天气条件下的驾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表明,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事故数量显著增多.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行驶速度相差很大,晴天条件下车辆的行驶速度最高,依次是中雨、大雨及雨雾天.驾驶员心理反应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差异也很大,中雨条件下的心率最大,接下来依次是晴天、大雨及雨雾天气.心率的标准差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雨、雨雾、大雨以及晴天.文中对影响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平均速度与能见度密切相关,驾驶员心率与车辆行驶速度以及驾驶员的紧张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其中驾驶员素质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但是仅仅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是不客观的。道路作为车辆的载体和行驶的基础,其设计的安全性对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有10%20%的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有直接关系,有50%60%的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有间接关系。因此,改善道路条件减少交通事故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交通事故与道路线形的关系,分析不同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危害行人、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道路线形不同对行车将造成不同的影响,对此,本文将探究道路线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以ARMCortex—A8为内核的车载终端,利用视频摄像头、红外温度测试仪等多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融合,搭建Android嵌入式信息采集系统,从而实时、准确地监测道路运输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驾驶时打电话、醉酒驾驶、生病症状下驾驶、烦躁状态下驾驶等不良行为。同时,开发了监控系统软件,把监测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后台监控中心,实现对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不良行为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受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合肥、武汉、成都等地区被雾霾所笼罩。雾霾天气不仅造成严重污染,还对交通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驾驶员道路安全感受模糊评判模型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分析了道路各因素对驾驶员安全感的影响程度,建立了驾驶员对道路条件安全感受评价的定量描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一典型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了实例验证,发现在改造前后驾驶员对该路段的安全感量化值从3.324降低到2.628,这一结果能很好地反映驾驶员的实际感受情况,是一种度量驾驶员安全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