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各省都纷纷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把关,使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而道路标线工程做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增加了道路的美观性,同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指数。但由于国内市场上各种标线涂料层出不穷、鱼龙混杂,造成标线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检测经验,针对双组份反光标线涂料与热熔反光涂料在工程上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客观评价了2种涂料的实际使用性能差别。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合理选择道路标线涂料,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以保证道路标线的耐久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传统的热熔型道路标线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道路标线的要求,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现状,提高青浦区市政道路标线的使用性能,重点解决标线夜间可视性差等问题,通过在具体项目中的探索应用并跟踪检测,找到了可以替代传统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方案。双组份涂料在抗滑性、耐磨性、可视性、环保性等方面均优于热熔型标线涂料。双组份涂料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青浦区已在市政道路上逐步使用双组份涂料来替代热熔型涂料。  相似文献   

3.
国外道路标线材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比各种标线涂料成本后指出:水基型和双组分共聚物涂料将呈上升发展趋势。要强调提高标线的视认性,防粘脏性,防滑性,通过的平顺性,雨天和夜晚的反光性等实际使用性能。并介绍国外的道路标线新标准以及新材料和新设备,指出今后的标线材料应是长效型、环保型、经济型和智能型的。  相似文献   

4.
罗文  徐建明 《交通科技》2005,(5):110-112
对各种道路标线涂料的种类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介绍双组分互穿网络型标线涂料的先进性,并对我国道路标线涂料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判断双组分标线涂料生产的可行性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罗定华 《公路》1994,(4):38-40
我国目前主要道路标线涂料可分为五大类,即常温)溶剂型、溶剂加热型、热塑(热熔)型、贴附型和浇注型(标线材料详见《公路》1993年第6期)。其中热熔道路反光涂料以其优良的耐久性、辨认性和施工性越来越多地被交通和公安管理部门承认和采用。笔者就多年生产、施工该种涂料的实践体会提出本文以求商榷。l热熔道路反光涂料该涂料是一种由合成树脂、颜料、反光微珠、充填料、助剂等材料混配而成粉粒状的涂料。该涂料包装分混装和分装两种(25kg编织袋)。混装包装中助剂一次性配好,施工使用时方便,但不易调整;分包装中,助剂另包装(袋…  相似文献   

6.
柏懋秋  司淑云 《公路》1992,(5):40-42
道路路面标线和标志是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合理疏引车流,充分使用道路容量,发挥车辆运行速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公路建设和运输事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日益增多,道路车辆流量大幅度增长,对于路面标线、标志的喷涂要求越来越高. 道路标线涂料简称标线漆,分为热熔型和溶剂型两类.日本道路大多使用热熔型涂料,西欧和美国逐年增加热熔型涂料的使用量.我国道路标线的使用和涂料的开发较晚,目前绝大多数道路使用不反光的常温溶剂型涂料,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交通建设和道路发展的需要,亟待开发一种符合国情、技术可靠、适用性强的新型道路标线涂料.  相似文献   

7.
范逵 《国外公路》1995,15(6):41-44
道路标线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减少交通阻塞,减少事故,文中以美国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标线材料:速干速溶涂料和热塑材料为对象,研究了道路边线、中心线和分道线的费用与效益。表明其不同路面的现有标线效益率在21 ̄103之间,市区道路标线的效益率为郊区的两倍。  相似文献   

8.
提高道路标线涂料质量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玲玲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Z1):153-155
在叙述了我国道路标线涂料的发展近况后提出:要提高道路标线涂料的质量,配方是根本,原材料是基础,必须健全质保体系,坚持科学试验,做好小样和路试,严格检测,执行质量认证制度,树立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9.
公路标线涂料玻璃珠含量是检测标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试验采用的化学溶剂清洗法对混合物中的涂料清洗不完全,造成试验结果与涂料玻璃珠的真实含量偏差较大。通过比对试验,采用稳健Z比分数法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以提高涂料玻璃珠含量指标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国产热熔标线施工机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具有快干、耐磨、反光、确认性好等优点.已开始在国内高等级公路上应用.但热熔标线施工机械在一段时间内一直依赖进口,且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因此,急需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热熔标线施工机械.为此,沈阳立元公路涂料设备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研制开发了“远达”牌公路热熔标线施工系列机械.  相似文献   

11.
结合项目实际应用,对新型双组份豆线标线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施划工艺、性能检验进行论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的豆状结构标线可以弥补不规则结构、密集型点状结构、链条形点状结构形式标线在排水性方面的不足,而其本身又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该类标线的材料主要包括路面标线涂料和路面标线用玻璃珠2类,必要时可加入稀释剂;施工过程中,实际控制点高在2~4mm之间,每平方米用量在2.5~2.8kg左右;排水性能检验和视认性检验表明该类标线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和视认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地下道路标志和标线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还存在较大的不完善性,以上海市17条典型地下道路和6条国际典型地下道路案例为主要调研对象,从地下道路入口前引导标志、入口处标志、隧道内基本路段标志和标线、隧道内分合流端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情况以及各类型标志的材质等方面对我国地下道路的标志和标线设置情况进行问题分析和经验总结,并结合国际地下道路标志和标线设置情况提出相应的借鉴之处,对我国地下道路标志和标线设置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标线是高等级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路面,更重要的是渠化交通,保证车辆有明显导向性,能安全、迅速、舒适地行驶。我站几年来承担了陕西所有的高等级公路标线施工任务,通过3000km多的道路标线施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对道路标线施工作一介绍。 1 标线漆 根据国内各省的调查和我们的经验认为,国内生产的道路标线漆从施工性能、耐  相似文献   

14.
新型双组份道路标线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道路标线漆主要采用溶剂型及热溶型两种,两种涂料均有各自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具有长效、环保、经济等优点的双组份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新型涂料的研制过程及实际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0,(5)
文中针对道路标线中专用的蓄能发光材料进行制备,并进行了基于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配伍性研究、路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掺量因素外,道路蓄能发光粉的颜色与粒径也是影响涂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道路安全角度的道路专用蓄能材料最佳配伍掺量为:夜光粉27%,钛白粉5%,气相二氧化硅0.8%,玻璃粉50%,成膜物20%,成膜助剂3%,消泡剂0.6%,流平剂0.6%;该掺量下的道路蓄能材料不仅满足规范规定,更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耐久性及综合性能,因此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浅析热熔型道路标线常见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枫 《交通科技》2004,(1):47-49
结合历年来具体施工实践,较全面、系统地分析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特性及标线常见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标线是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之一,传递着有关道路交通的规则、警告、指引等信息。但由于其在道路工程中投资占比低而不受设计人员重视,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标线设计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甚至影响交通安全。从交通设计入手,从与其他设施匹配设计、形态设计、材料设计及其他设计等方面论述了道路交通标线的设计要点。只有严格遵循交通设计、做好匹配设计、采用正确的标线形态、选择合适的标线材料、控制施工质量和做好标线维护,才是提高我国道路设施水平、促进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道路环境中,标志、标线和护栏等各项安全设施的设置、路侧危险度以及路侧障碍物都是影响到道路行车安全的因素。基于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针对标志、标线、护栏、路侧危险度和路侧障碍物等环境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目前道路标线涂料附着力不足的缺陷,研制出一种新型道路标线底涂技术—NGN底涂技术。在简要介绍该技术的机理和经济性后,就其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说明,指出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底涂寿命期内,其粘性指标几乎不下降。  相似文献   

20.
在对比联合国《道路标志与信号公约》与中国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图形类标志差异的基础上,选取28块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对云南省106名长途客货车驾驶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其对两种标志理解程度的不同,探讨联合国《道路标志与信号公约》图形类标志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驾驶员对标志的自我感知理解程度远远高于其实际理解程度;联合国公约中"黄底、红边、黑图案"的警告标志样式更易被中国驾驶员接受;标志图案的差异对其易理解性影响较大,是制约联合国《道路标志与信号公约》在中国适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