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预埋荷载箱对桥梁桩基单桩承载力进行试验,对桩基设计极限承载力进行测量,摒弃了静载试验、高应变试验的试验方法,简化了过程,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单叶片螺旋钢桩在砂土地层竖向抗压承载特征,结合单叶片螺旋钢桩现场静载试验进行有限元软件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其次采用该有限元软件分别模拟不同相对密实度砂土中几何参数不同的单叶片螺旋钢桩静载试验而得到不同荷载-位移曲线,同时将螺旋叶片直径的5%位移值对应荷载作为桩极限承载力。考虑砂土相对密实度,钢桩埋深,螺旋叶片直径,中心钢轴4个参数变化对单叶片螺旋钢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单叶片螺旋钢桩桩周土层的相对密实度和桩埋深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参数,螺旋钢桩叶片直径影响次之,钢轴直径的影响最小;同时,单叶片螺旋钢桩极限承载力增量百分比在松砂中最大,中密砂次之,密砂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GM(1,1)模型。结合某工程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利用该模型对该桩的荷载与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在只有部分实测结果的情况下,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4.
桩基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通过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的试验方法,比较准确地反映单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基桩静载荷试验,详细阐述了锚桩反力梁慢速维持荷载法桩基静载试验工艺。  相似文献   

5.
依托越南砂土地区某工程超长基桩,采用双荷载箱法进行原位承载力试验,研究砂土地区超长基桩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压缩、桩身轴力传递、桩土相对位移、桩侧及桩端摩阻力分布等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荷载箱附近土体表现出典型弹塑性体特征,靠近荷载箱的土体先出现桩土相对位移,其位移量最大,土体侧摩阻力优先发挥;离荷载箱越远,土体侧摩阻力发挥越晚,达到极限状态之前桩侧摩阻力与位移曲线呈线性关系;桩端阻力-位移曲线呈现出典型的两阶段特性,加载前期迅速上升,随后随桩端位移线性增长;该地区基桩密实砂层转换系数推算在0.6~0.7之间,略低于国内常用值.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类似条件砂土地区超长基桩的承载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项目为依托,针对超长大直径桩基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选取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方法在北部湾海域桩基工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测试系统、荷载箱埋设位置等关键参数选取,以及加载过程中荷载与向上、向下位移对应关系,绘制荷载-位移(Q-s)曲线、位移-时间对数(s-lgt)曲线,并进行曲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3根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北部湾海域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平衡试桩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安市劳动立交桥工程,对其中3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进行了测试,对自平衡法桩身受力变形特征和极限承载力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确定荷载箱平衡位置的合理方法,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以期对今后施工现场的试桩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荷载与沉降的GM(1,1)模型,结合某根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对该桩的荷载与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在只有部分实测结果的情况下,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预测出完整的荷载沉降曲线,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深厚的软弱土层中 ,分析计算钻孔桩单桩容许承载力时 ,桩径、桩长和桩周土极限侧摩阻力等参数取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荷载箱的结构和荷载箱装置的测试原理。以郑万高铁白河特大桥基桩为对象,分析荷载箱在基桩试验中的应用方式。描述荷载箱的安装流程,包括预浇混凝土、荷载箱与钢筋笼焊接、下放钢筋笼及灌注桩身混凝土、桩头管线保护;阐述试验的检测方法,包括前期准备、搭设基准梁和基准桩、加卸载方式、终止加载条件等。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计算,得到"力-位移"表、"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高铁基桩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