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针对当前危险货物相关知识分布零散,导致危险货物相关知识查询程序繁琐、积载隔离判断复杂等问题,以水路运输危险货物为例,研究危险货物水路运输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通过收集危险货物水路运输相关知识、分析知识特征,得到危险货物领域概念、实体、关系和属性;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搭建知识图谱的框架构建模式层,填充危险货物知识构建数据层,构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知识图谱。通过应用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图谱可关联琐碎的危险货物知识、支持综合性危险货物知识检索和实现危险货物积载隔离自动判断。该图谱对于货物间关系的推理,货物储运策略和应急方案的制定和危险货物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宣行  吴晓啸 《集装箱化》2010,21(8):35-36
<正>1海事部门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实施监管的法律依据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实施监管,严厉打击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行为,是海事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33条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第67条明确规定,船载危险货物或污染危害性货物必须向海事部门申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5条规定,禁止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不得匿报危险货物或将危险货物谎报为普通货物;第24条和第25条对危险货物申报的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赵宁  杨斌  黄诚 《集装箱化》2019,30(1):20-22
<正>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和便利的优点,世界上有1 700余种危险货物通过水路集装箱运输,并且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近年来,我国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不断上升,这表明我国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和潜能,同时也表明确保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安全的重要性。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内存放大量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每种危险货物都存在潜在风险,一旦性质不同的危险货物交叉反应后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形成灾害链:易燃危险货物自燃会导致相邻的易爆危险货物发生  相似文献   

4.
1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监控要求由于危险货物等级各不相同,加之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必须严格遵循隔离规则,导致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分布情况十分复杂。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监控要求体现在监督和控制两方面:从监督角度而言,要求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监控实现可视化;从控制角度而言,要求堆场具备快速应急响应能力,在危险货物集装箱发生安全事故时评估事故危险程度,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险货物货损率;但由于危险货物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放射等特性,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面临巨大潜在风险。影响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温度是反映危险货物集装箱内部情况的重要指标,建立危险货物集装箱温度监控系统十分必要。危险货物集装箱分为冷藏箱和非冷藏箱,本文研究的是冷藏箱温度监控系统。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库中的温度值,可以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7,(4):429-432
危险货物的有效监管是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化学品名录》界定了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但由于生产、运输等环节以及不同管理部门依据的法规或规定不同,给安全监管带来了难度。探讨了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差异以及危险货物在交通运输不同运输方式安全监管的差别,提出了解决危险货物认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彭建华 《世界海运》2014,37(10):54-56
危险货物水路运输量的持续增长,使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安全越来越受关注。文中对中国现有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安全法规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目前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安全法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07,(11):24-2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提高海运危险货物的通关效率,便利危险货物的运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0引言 由于危险货物的特殊性,集装箱危险货物运输对环境、船舶、同航次的货物、船员等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世界各国对危险货物的运输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方法。近年来我国海事部门多次查获集装箱危险货物的瞒报、漏报和谎报事件,也多次发生其他国家来函通报我国船舶载运集装箱危险货物不按《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进行申报的情况。出口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漏报和谎报问题的存在折射出我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体制上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0.
从过闸危险货物分类、管理流程及运输特征等3个方面分析2015—2020年三峡危险货物过闸运输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均值GM(1,1)模型(EGM)对“十四五”期过闸危险货物通过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过闸危险货物绝大部分为散装运输和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其主要流向为上行;过闸危险货物货种数呈逐年减少趋势,2020年过闸危险货物货种数减少至32种;预计“十四五”期间散装危险货物和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通过量仍将呈较缓增长态势,到“十四五”末其通过量分别将达1 120.6万和854.4万t。危险货物过闸管理中也暴露出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界定依据不足、船闸耐火抗爆性有待深入评估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须在后续工作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范贵根 《中国港口》2005,(11):53-54
迄今一系列出台的危险货物管理条例均对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的范围给出了定义,都指明了以国家标准GB12268(GB12268-90)为依据。但是就港口作业危险货物的范围而言,根据《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港口作业危险货物的范围是指列入国家标准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中,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水路运输、港口装卸和储存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相似文献   

12.
宁萍  苗浩野  黄昌顿 《水运管理》2011,33(3):11-13,17
针对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运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运能的现状,包括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运企业的数量及其经营范围,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的数量、类别和运力情况,水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种类和流向,2005-2009年的运输量和周转量等,并预测随后5年内三峡库区危险货物水路运输的需求,重点分析长寿、涪陵及万州化工园的危险货物水运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张云康  陈晓攀 《水运管理》2011,33(11):20-22,39
为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在宁波港域的贯彻执行,提高宁波港域的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概述宁波港域内危险货物安全管理的现状,剖析当前宁波港域危险货物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宁波港域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提出对策建议:健全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研究;形成科学的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模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4,(11):18-18
在日常的工作中,在托运危险货物时,确实出现过一些货主或货运代理为节省运费把危险货物当作普通货物托运的做法;也有一些货主和货运代理缺乏危险货物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将可不作危险货物的货物当作危险货物托运,既浪费了运费,又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两种现象都不正常,应当克服和纠正。  相似文献   

15.
文针对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运输的现状和海事在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集装箱危险货物信息化建设在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中的作用,对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危险货物普遍采取集中储存的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安全监管,但同时存在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危险货物事故一旦发生,不仅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随着危险货物船载量的不断增长,危险货物码头及库区的作业量也在不断上升。危险货物水上运输频繁、种类复杂多样以及个别企业运行不规范加重了危险货物码头及  相似文献   

17.
<正>1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现状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率和运输便利性,全球约76.2%的危险化学品货物通过水路集装箱进行运输。据统计,我国沿海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3.3%,并且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随着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增加,我国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危险货物集装箱通常单独划区堆放至港区陆域堆场,部分高危货物集装箱不允许落地港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目前重庆港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危险货物从业单位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依据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和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建设审批等制度,从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的投入、作业范围的许可、人员资质的认定以及安全设备和事故救援体系的建立等环节评价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管理状况,依据其特点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物联网技术的船舶危险货物监测系统,实时、全面监测船舶危险货物,保障船舶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该系统通过终端层内的RFID、多种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危险货物的固定信息以及状态信息,并通过构建RFID处理模型融合采集的信息,保证采集信息完整性;通过网络层将融合后的危险货物相关信息传送至监控层数据库中存储,同时监控层采用深度学习网络检测危险货物的实时状态,并通过监控中心和智能终端展示监测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获取危险货物的状态变化信息;保证阅读器在货物监测时均匀分布,避免RFID发生采集碰撞,全面读取货物信息;能可靠检测货物状态,判断货物是否发生泄漏或者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万辉  柴田 《珠江水运》2006,(4):53-55
随着化工事业的发展,包装危险货物的运输和储存量越来越大,由于包装危险货物情况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的威胁较大,因此对包装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如何做好包装危险货物海上运输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