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规范海上交通运行环境,AIS被广泛应用在船舶上,有效降低了船舶碰撞事故,规范了交通秩序,但是受到信道资源的限制,岸上基站与海上船舶之间的通信质量并不是很好,导致传输延迟和数据丢包现象严重。为此,针对基于免疫算法、蚁群算法、遗传算法的3种数据传输拥塞抑制方法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EM算法的海上AIS网络数据传输拥塞抑制方法。该方法先是利用EM算法实现AIS网络传输拥塞检测,后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免疫粒子群算法实现AIS网络数据传输拥塞抑制。结果表明,3种数据传输拥塞抑制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AIS网络数据传输延迟缩短、传输丢包率降低,说明本方法的拥塞抑制性能更高,提高了海上AIS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IMO(International Mariti me Organization)对船舶配备AIS(Automatic Indentification System)设备强制性要求的实施,世界沿海国家AIS基站建设迅速发展,AIS的应用日益普及。利用AIS资源,建立广泛共享、实时服务的船舶助航信息服务新体系将有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研发AIS基站网络系统收发接口、AIS服务器及数据库、AIS信息WEBGIS(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实现以符合国际I HO-S57标准电子海图数据为基础,叠加实时的AIS信息,运行于互联网上的AIS信息WEBGIS平台。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登陆互联网,在通用的网络浏览器上,可以方便、及时地浏览、查询和获取AIS及船舶助航信息。同时管理部门可用该平台通过AIS基站播发AIS安全信息及航标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3.
张浩  肖金龙  温泉 《水运工程》2019,(7):110-114
针对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服务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该航段通行船舶运力及构成的变化特征,以促进航道服务水平和航运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数据调研和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服务船舶流量年均递减率1. 8%、总净载质量年均递增率9. 0%、船舶年均大型化率11%;以城陵矶断面为界,上、下航段船舶日均流量之比为1∶2. 2,上航段内5 000 t及以上船舶占比持续增长,5 000 t以下船舶占比不断下降;下航段内万吨及以上船舶占比持续增长,万吨以下船舶占比持续下降。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条件的改善,船舶大型化显著,对航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在长江镇江段建设了具备4站1中心的AIS虚拟航标基站系统。为了保证系统运行播发的可靠性,本文在分析AIS基站完好性监测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AIS基站完好性监测告警算法,并建立完好性监测系统,最终通过软件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AIS基站布局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润 《中国水运》2006,4(6):21-23
从AIS台站在VTS水域监测容量的角度出发,对珠江口水域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分析、计算和测试,并对基站进行选址,以使其达到无缝覆盖,从而实现了珠江口AIS基站的科学、合理的布局.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7,(6):20-23
利用冗余AIS基站播发虚拟航标信息时,某个AIS基站的异常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针对这一现状,研究一种基于冗余数据的AIS虚拟航标监测方法,让AIS基站播发一条冗余的专有虚拟航标信息,用以标识AIS基站来源。在数字航道系统中,设计虚拟航标播发与监测一体化模块,制定异常报警策略,在图形化的综合监控系统中实现虚拟航标的实时监测和主动报警。该方法已在长江数字航道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AIS在内河海事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IS及其特点,并结合长江内河航运海事监管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要求,阐述了将AIS应用于内河海事监管的必要性及将AIS与VTS等系统结合成统一的监管平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尹公洲航段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全国最大的内河"十"字交汇水域,小型船舶流量居全国之最,船舶日流量高峰期近5000艘,日平均流量超过3000艘。该航段上接长江焦山水道人民沙,下接长江丹徒  相似文献   

9.
谢军 《中国海事》2011,(4):80-80
近期,长江海事局制定了长江局全线推进安装船栽电子江图系统(简称ECS)和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的具体时间表。根据时间表,今年4月底,长江重庆至芜湖段AIS系统基站安装完毕并试运行,加上已安装的南浏段系统,长江将实现长江全线的覆盖。  相似文献   

10.
要应对航道拥堵问题,需知道航道内的拥挤状态,针对这一目标,本文提出对AIS的相关船舶数据进行聚类.首先,对AIS船舶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船舶簇,通过计算簇内航段水域交通密度并与航道最佳密度比较,以此判断航段是否拥挤.  相似文献   

11.
徐峰 《水运工程》2012,(3):119-123
在长江航道建设智能航道的过程中,虚拟航标一方面可实现临时快速设标、标识特殊水域、优化特殊河段航标配布等现有功能;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其功能进行拓展,充分发挥成本低、速设置、无碍航行等优势,是实体航标的重要补充和改进。在其未来发展中,还须解决专用AIS通讯基站及网络的建设、虚拟航标与实体航标共存及虚拟航标规模应用后航道管理模式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AIS(CLASS B)船台在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中国海事》2008,(8):34-37
AIS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技术的新型航海助航设备,其对于船舶安全航行、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航海安全保障等具有重要作用。时至今日,AIS系统的作用已在我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渔船也将推广使用AIS(CLASSB)船台。然而,由于国际标准正在逐步完善等多方面原因,MS(CLASSB)船台在我国的推广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文中从AIS系统标准、AIS功能、我国AIS岸台系统的建设等几方面分析阐述了所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度求解复杂、参考因素权重确定困难等方面的不足,研究影响评价模型准确性的数据来源、模型构建方法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船舶重要指标筛选方法和数据库构建及检索设计方案。构建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专家评价法的船舶碰撞危险度(Collision Risk Index, CRI)求解模型,并根据实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对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和构建的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信,符合专家经验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可为船舶海上航行安全评价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AIS基站控制软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基站控制软件系统的概念,设计软件系统的信息流程,划分系统模块,并用程序逐一实现,做到了通过Internet对单个基站进行远程管理。本地客户端可以访问远程基站,浏览基站的信息,播发控制信息与服务信息。为以后在基站网络环境下开发管理与控制多个基站的软件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俊延  夏方 《水运工程》2013,(11):29-32
根据VTS和AIS船舶数据记录,利用AIS船舶航行轨迹线分析及流量统计软件,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不同时期 的船舶流量、船舶货运量及船舶的实际吃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深水航道建设带来的航运经济利益推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S57的内河船舶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减小导航系统在内河导航的误差,综合利用GIS技术、DGPS技术、AIS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研究符合S57标准的内河船舶导航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研究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在VC++环境下实现了该系统并应用于工程项目。实践证明:系统符合IHO海事标准,导航定位精确,实时高效显示,占用系统内存小,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内河碍航事故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枯水期内河航道拥堵、船舶搁浅等碍航事故开展研究,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地管理内河碍航事故,分析内河碍航事故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提出系统基本框架,对系统的模型库、知识库、数据库、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计,并给出系统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介绍了一种利用AIS船站作为岸基设备组成海事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将原始信息存储在各安装点并将数据送往中心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存储到中心数据库,从而实现对水上目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面无人船前方船只图像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图像识别系统的水面无人船感知平台,采集内河船舶图片数据库建立船只检测单层多尺度深度学习(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框架,通过使用预训练模型参数调优并微调分类框架实现较高的内河船舶检测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识别算法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均能保持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