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车车辆动力学试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DAS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ASO软件的主要功能是软件设计中提出了段标和长短链断点的概念,解决了线况混叠的难题。提出虚拟通道的概念,方便了信号之间的相关分析。借鉴摆式列车的思路,设计了陀螺仪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线况识别的困难。设计了专用的数据库,加快了数据统计和查询的速度。增加了测力轮对选桥的算法、相对摩擦系数的算法和舒适度指标的算法,拓展了软件的分析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铁路采购与物流》杂志,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我是1983年到杂志编辑部工作的,陪伴着杂志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见证了杂志创业、拼搏、发展、辉煌的经历。同时,杂志也培养、造就了我。30年风雨,30年耕耘,30年探索,30年收获。我们流过汗水,我们付出了艰辛,我们有过喜悦,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成就。我们共同走过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驼峰溜放部分安装了高档减速顶,有效地降低了溜放车辆的速度,避免了铁鞋的使用,大幅减少了车辆擦轮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调车作业的安全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车的效率。同时为了保证减速顶始终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车站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减速顶的用管修制度,强化了日常的维修保养,同时重视对维修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作业,确保了运输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重载车轮对机械性能要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大秦线车轮的服役表现,探讨了重载运输条件下车辆轴重增加对车轮钢种特性的要求。根据重载运输条件,提出了我国重载车轮的研发思路,并据此进行了试验钢的开发,完成了实验室和工业性试制。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性能指标基本上达到了预计目标,开发符合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可靠性的数学、物理基础出发,描述了现代可靠性工程,介绍了功率半导体的可靠性问题。以4045型IGCT器件为例,阐述了3种重要的加速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失效率曲线,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引入DSP技术到弓网振动检测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功耗,增加了系统的实时性。同时结合DSP/BIOS嵌入式操作系统减小了系统的软件设计难度,然后给出了代码的优化方法。最后,简要分析了现场典型数据。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近几年间供电系统的污闪事故,讨论了多种防污闪措施在牵引供电系统取得的效果。通过对绝缘子污秽放电过程和机理分析,提出了利用二氧化钛自清洁技术实现瓷绝缘子防污闪的方案,论述了其可行性。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自清洁绝缘子的试运行情况,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313系列电动车是JR东海公司引进的既有线电动车组,从开始投入运营,就发生了齿轮箱漏油事故。文章介绍了该公司为查明齿轮箱漏油的原因,为防止漏油而进行的跟踪调查及各种试验,最后找到了电动车齿轮箱漏油的真正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经现车试验表明,实施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日本关东铁路新引进的新型キハ5000型内燃动车是由新潟トランシス公司在キハ2400型内燃动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该车采用了高压共轨电控喷射式柴油机,提高了功率和燃油经济性,减少了排放。所采用的新式空气弹簧无摇枕转向架加装了单元式制动装置,减轻了重量,简化了维修。车上还加装了运转信息记录装置。本文对该型动车的各个装置作了综合性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结合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虚拟物流的概念。阐述了虚拟物流的内涵,介绍了虚拟物流应用的范例,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的优势,明确了虚拟物流企业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地基融化时的抗震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魏庆朝  刘林 《铁道学报》2005,27(4):104-109
采用弹簧单元模拟地基对桥梁基础的嵌固以及轨道桥面系对梁体的纵向约束作用,建立桥梁-轨道桥面-地基共同受力的全桥整体模型。分析了未来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变暖引起冻土退化、地基对桥梁桩基嵌固作用降低时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当冻土退化而导致地基嵌固作用降低时,桥梁墩身的地震弯矩减小,桩身弯矩和墩顶位移增大。轨道桥面系的约束作用使得边跨桥墩的地震反应降低,中间桥墩的地震反应增加。还探讨了桥墩高度、桥梁长度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车载超级电容储能供电制式已成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该制式采用的充电装置是通过充电轨(经受电弓)向超级电容快速充电。针对充电轨的载流量和截面尺寸进行分析,提出载流量为2 000 A的新型充电轨;基于刚性悬挂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带齿槽道配合T型头螺栓的形式,方便现场调节和定位;阐述充电轨标准段的平面布置方案,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有轨电车项目,给出每个悬挂点的跨距及拉出值,并以算例验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充电系统回流方案,根据车辆取流状态下前后车轮的范围,确定车站两端绝缘节的最小距离。根据工程经验,提出减小站台处坡度、绝缘节避开信号无金属区、预留电缆敷设孔洞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信息化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引入多代理技术的思路,探讨机务协作平台的框架结构与多代理的功能分类,采用C/S三层结构,实现企业功能集成与信息畅通,以满足现代企业敏捷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差、流动经时损失大以及易泌水、离析等问题,通过不同岩性和不同级配区间机制砂对水泥胶砂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对减水剂的吸附特性分析,研究机制砂岩性、表面吸附性和表面电位等物理特性对水泥胶砂流变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钙质机制砂,硅质机制砂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影响更大;机制砂颗粒级配越小,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影响越大;机制砂胶砂流变性能与机制砂对减水剂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砂的内摩擦力有关,机制砂对减水剂吸附性能与表面吸附点的量成正比,母岩中层状结构黏土矿物含量越高,对减水剂的吸附性能越强;影响水泥胶砂流变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机制砂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而不是机制砂的颗粒粒径与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为例,采用经典的力学公式推导出接触网状态与吊弦内力之间关系,求得满足接触线设计状态下吊弦作用力,并利用承力索静态变形与吊弦作用力、吊弦及线夹重量关系,精确地计算出接触网静态形态。  相似文献   

16.
高压接地开关是将牵引机车上的主断路器两侧的电路接地以确保机车检验和维修时人身安全的装置,短时耐受电流参数用于考核该产品的热稳定性.根据客户需求提高高压接地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可以通过增大单个导流部件导流截面积,同时增大闸刀转动角度以减小导流部件接触电阻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设计阶段高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凝土工程造价在高标准铁路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在设计阶段对其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对提高设计概算的准确度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的分析,指出高标准铁路混凝土必须采用工厂及搅拌站集中拌制的施工方案;并对设计阶段混凝土搅拌站的设置、原材料供应运距计算进行了分析;对混凝土搅拌站大临工程费用进行了测算。此文还指出了目前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实际地质环境中,隧道开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变形破坏都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但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宝云隧道为例,就硬-软互层顺层构造作用下隧道围岩开挖损伤变形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岩层厚度影响下的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屈服渐进性及稳定性,并给出强度折减至极限状态时硬-软互层组合隧道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薄层弯曲变形是不同岩层厚度构造作用下硬-软互层顺层隧道开挖的主要变形形式,厚层围岩虽体现出了较明显的滑移,但变形量值较小,隧道支护设计时应考虑岩层厚度控制的该变形特点;(2)硬软互层组合屈服区主要沿顺层面向软岩展布,层厚越小,屈服范围越大,以0.2 m层厚顺层向屈服区为典型,层厚超过0.4 m后,拱腰顺层面屈服区迅速减小,且随厚度增大,两个方向屈服区不断减小;(3)强度折减条件下,层厚超过1.5 m后,稳定安全系数趋于定值,围岩强度主要受软岩自身控制,受硬-软组合结构影响程度降低;(4)岩层厚度较小时,隧道围岩变形模式以岩层弯曲为主,随岩层厚度的不断增大,变形模式逐渐转变为顺层滑移为主、滑移与弯曲并存;(5)本研究成果对促进该高铁的顺利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针对山西省大运高速公路侯运段所经地区主要为湿陷性新黄土地基的特点,对该线路基边坡及排水设计和湿陷性新黄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根据该线侯运段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家现有规范,在分析该线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对路基边坡和排水进行个别设计,针对不同湿陷性程度的新黄土地基采用了机械碾压、重锤夯实、强夯等多种工程措施进行处理。研究结果:得出了一套成功地设计经验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经施工检验和通车运营后的验证,在该线湿陷性新黄土路基设计中采用的机械碾压、重锤夯实、强夯等多种处理措施是合理的、可行的。这些措施为今后该地区或相同类型的黄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认识地铁隧道围岩的工程属性,结合韧性理论,提出地铁隧道围岩韧性的概念。构建地铁隧道围岩韧性的评估模型,引入欧式距离,对围岩韧性直观量化,并采用主客观结合的"二级赋权"方式对评估指标进行赋权。通过对围岩干扰前后各影响因素的归纳,从岩体性质、现场施工和设计方案3个影响方面出发,确定了8个围岩韧性评估指标。以南宁市某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对车站下5处隧道围岩进行韧性评估。编号1~5的5处隧道围岩韧性等级分别是2.57级, 2.87级, 2.62级, 2.28级和2.47级。评估结果显示同一地层的5处隧道围岩,尽管岩体的结构特征和地质特征相同,抗干扰、维持围岩平衡的能力也存在差别。基于欧式距离的地铁隧道围岩韧性的评估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为地铁隧道围岩韧性评估提供新方法,并可根据每个评估指标对最终韧性等级结果的影响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