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有传承、吸纳、包容和多样性,其手法和理念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的.但任何多元的或另类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或文脉的痕迹.而今,传统的设计符号和元素正面临迷失,许多设计师都力图寻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坐标.因此,本文提出:造就一个有延续性、能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和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应是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有传承、吸纳、包容和多样性,其手法和理念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的,但任何多元的或另类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或文脉的痕迹.而今,传统的设计符号和元素正面临迷失,许多设计师都力图寻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坐标.因此,本文提出:造就一个有延续性、能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和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应是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然要从中国本土文化汲取营养,脱离本土的设计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大部分设计师摒弃了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书籍设计作品中欠缺本土文化元素的运用。为此文章通过对现代书籍设计中本土文化元素的分析和研究,启发当代书籍设计师充分发扬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并从书籍设计作品的评选、书籍设计师的培训两个方面分析现代书籍设计融合本土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使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入到读者的审美心理、文化精神,甚至阅读习惯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代表幸福寓意最多的动物就是蝙蝠。通过分析民间窗格装饰中蝙蝠图案的运用形式,探讨蝙蝠图案流行于传统建筑窗饰的原因,提出窗格装饰中蝙蝠图案的运用既巧妙结合了中国传统窗户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又通过不同形态、不同数量、不同组合的图案赋予窗户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融入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以对泰州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大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当前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当代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或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更高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受阻,学生们的参与度不高。高校应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主要针对当前学生招生状况、设计现状和发展前景作简略陈述,了解专业史论课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强化其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近些年的生源现状,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西方消费文化的流行等,提出讨论本课题的意义,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实例,现代人对文化的精神需求,设计的国际化趋势三个方面分述了学习艺术史论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课程实效,还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品质和培育工匠精神。当前,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令人堪忧,价值认同也比较薄弱。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点带面"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高职模式"也尚未有效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职理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支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条件保障等四个方面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本文从其核心阴阳哲学和派生哲学方圆观念的应用范例,着重阐述了它在现代标志中所焕发的新风采,希望通过对我国传统哲学的重新认知,感悟和增强现代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人生态度以乐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基础,提倡自主精神,肯定主体自觉;在道德修养上强调道德践履。从而可以启迪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现代思想教育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流行命题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此命题掩盖了人文精神的现代性起源背景,亦即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价值立场所规定的阐释学意向。在中西之争背后的真实困境乃是古今之争。反思这一点,不仅会去除不必要的伪学术问题,也有助于消解非现代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现代中国人积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绝不仅仅是在于“认知”的方面。即让当代人较好地了解、熟悉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许多当代社会有所缺失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通过对于它们的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当代人社会生活的和谐和价值观念的重构。因此,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存在的这些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并且充分发掘它们在对当代人情感表达、心灵诉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使这一事业在更为深层的心理、价值层面上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制教育的影响有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中国"德主刑辅"的传统文化,使法律工具化,法律教育成为道德说教的附庸: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注追求人际和谐,教育侧重法律的否定价值,而无法律信仰的培育。现代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应当是培育公民信仰法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传统社会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权利文化的转换是法制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与印第安民族宗教信仰丈化方面的比较,我们是把中国国内的一切民族(汉民族和古今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的,同时把美洲地区所有的印第安人诸部落均包含在内。从时间上看,远古时期至今的关于日神信仰和神话的内容均可纳入;从内容上看,在我国主要是指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内容到今日华夏各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所有内容,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相关内容中,我们所述及的范围也包括从印第安文明遗址被发现的历史时期一直持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16.
马永强的《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深刻地考察了中国新文学发生的动力问题,并从晚清近代中国社会涉及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深入剖析了现代中国文学发生的必然性,作者深怀着“史”家意识对其中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做出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作者创造性地转化并提出的“公共舆论”这一理论成为该著的最大亮点,并从多个方面取得了对“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之关系研究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文化寻根与章太炎对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国、保种、保教"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者主要的话语诉求。它使许多知识人常追思"国学"及其承载的国族的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去建构对现代中国的认同。在这一群体中,章太炎即是表现突出者。他对国学内涵的重新发掘就是意在建构国人对现代中国认同所必需的稳定而持久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既是文化民族主义的自觉,又是在外在危机压迫下的文化寻根。但却不意,章太炎的此等努力,实则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知识和话语体系所隐含的权力体系在近代中国的复制,并割裂了中国的历史。同时,这一独特的历史镜像,以章太炎为代表,具有新旧双重身份的知识群体对对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文化民族主义之特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的限度和对新旧知识的困惑同时并存的独特文化现象。这更能说明他们何以能完成由"借种族革命、推翻异族政府"转向对现代中国认同的建构的缘由所在。它决定了近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外在表现形式、话语诉求及其深层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