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京广线信陈段改造工程中隧道的建设经验为基础,从应用条件、设计方法和施工步骤等方面说明选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工法在大断面隧道Ⅴ级围岩地段施工的可行性。与双侧壁导坑法或CRD工法相比较,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工法在工程投资、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转换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越性,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依托某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建立小净距隧道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小净距隧道IV级围岩段台阶法开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其开挖过程中位移场、应力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随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先行洞和后行洞相互扰动的现象,量测断面的位移主要产生于隧道开挖至量测断面及通过后;边拱和仰拱所受弯矩大,在拱腰位置出现较大的正负弯矩容易造成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3.
李凡 《河港工程》2002,(1):11-13
论文详细分析了焦晋高速公路孤山隧道的三种开挖方法(全断面开挖法,分部开挖法与台阶法)的应用效果及其适用条件,为隧道施工正确选用开挖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要急流弯道航运通道不停航施工,导致过往船舶多、水位变幅频繁、通视性差,因此确保施工期间的通行安全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技术难题。针对广西郁江老口枢纽航道整治工程,结合施工段下游深潭存在严重回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和施工期间通航的交通运输条件,采用分条分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爆破,中深孔台阶为主、浅孔为辅。疏浚按先上游后下游的顺序进行,结合水上清礁设计开挖边坡取值,设计覆盖层及开挖边坡。航道设计底边线以内水域的开挖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开挖断面不应小于设计开挖断面,设计底边线以内水域严禁出现浅点。陆上爆破与水上清渣施工结合,避免全面展开施工作业和占用航道宽度,减小对过往船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新奥法施工特性,新奥法原理在关兴公路第七合同段三条隧道施工中开挖、支护和量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三台阶核心土环形开挖法是在台阶分部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集中了台阶法、台阶分部法、上下导坑法等优点。广以隧道地层较老,岩石破碎、节理发育、石质较软,围岩以Ⅳ、Ⅴ及Ⅵ级为主,施工难度极大。文中介绍了三台阶核心土环形开挖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超前支护、初期支护、防排水及二次衬砌施工等工法。  相似文献   

7.
在水下爆破工程中应用两断面法,可比常规的单断面法施工减少衔接钻孔一半左右,从而可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马定强  张鹏  黎江 《水运工程》2023,(9):183-187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槽与3条配套航道的搭接段设计结构复杂,断面法分析基槽航道搭接段的开挖质量,存在断面分析整体性与连续性差、分析过程复杂、三维可视化效果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三维基槽和航道设计界面,二次开发定制地形塌陷工具、三维色差图工具、断面分析工具、超欠挖量计算工具。利用基槽与航道三维设计界面、工具,建立基槽航道搭接段三维模型,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分析基槽航道搭接段的开挖质量,包括利用三维色块与超欠挖数值分析超挖深度与欠挖厚度、任一纵横断面分析开挖质量、快速计算任一局部区域的超欠挖工程量。研究表明:模型与断面法计算的超欠挖工程量相差在±1%以内,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具有计算精度高与速度快、断面分析整体性与连续性好、三维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基槽与航道或航道与航道之间存在多重叠加的复杂搭接段的施工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中原设计提供的临时回填边坡断面偏大,回填施工分层过多,施工难度很大,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进行优化.通过补充勘察对软土的抗剪强度进行了验证,并根据地质、水深和施工设备的能力重新拟定了回填边坡的断面.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地面隆起进行了计算,并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整体稳定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隧道开挖过程中,通过不同断面尺寸时,采用合适的工法转换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某车站暗挖区间双侧壁导坑法转中洞法施工过程特点,详细介绍了变断面里程段横通道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和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龚红燕 《中国水运》2009,(11):135-136
在无法实施开挖作业的地区铺设管线,如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等情况下,采用顶管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同时对施工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和深水重力式码头对水深及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福建地区的码头施工中常采用水下炸礁来进行基槽开挖。对于水下炸礁的质量.不仅要求基槽的平面位置、断面尺寸、基底标高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还必须满足环保要求和后续清礁施工对爆破后石块大小和松散程度的要求。由于影响水下炸礁的因素很多,实施时应进行试验段的典型施工,并在过程中予以优化和改进,以确保水下炸礁施工的安全、环保、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凿岩爆破是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方式,通过钻孔、爆破、出碴、支护而形成稳定的结构,按开挖类型的不同分为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本文重点讨论了三台阶施工中钻爆法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钻孔技术控制超挖量及经济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河道现有防洪过水断面宽度不足且须预留船舶靠泊功能、地基淤泥层厚、相邻工程同时施工导致后方场地受限等特点,经比选采用双排咬合灌注桩作为河道直立段结构设计方案,施工选用硬法切割咬合工艺。工程实践表明:双排咬合灌注桩结构形式新颖,安全可靠,具有软土地基适应性好、所需施工作业面小、可陆上施工、不需要对河道断流和大范围施工开挖等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防渗墙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过程和墙体的质量检查方法.采用混凝土防渗墙进行止水,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防渗效果好,可靠性高,为基坑开挖提供干地开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湖北鸦来公路沙子垭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问题,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双侧壁导洞开挖法和台阶开挖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建立了在不同施工工序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并对这2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采用台阶法开挖的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公路隧道因其跨度大,导致开挖时施工工序多、受力条件复杂,相应提高了对施工工艺、支护体系的要求。如按照传统两车道断面隧道进行设计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本文针对大跨径公路隧道洞口段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特点,识别其潜在风险和风险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CD法对浅埋小净距公路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进行施工力学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开挖顺序时的围岩位移和应力进行分析和比较,数值结果表明:在采用CD法施工时,不同的开挖方式最终位移和应力相差不大。综合考虑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和位移可知,采用先封闭先行隧道,再开挖后行隧道远离先行隧道侧的开挖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高边坡施工,基于工程实例,通过道路布置与施工器械选择等施工准备,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研究开挖支护施工流程,并对施工应用效果进行监测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后,边坡的最大变形量符合监测指标,证明该开挖支护施工的合理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检军 《中国水运》2010,(1):168-169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不同用途的超长隧洞将越来越多。钻爆法和TBM法作为隧洞开挖的基本方法,其选取应考虑工程自身特点和工程沿线地质特性,并综合比较不同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超长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高地温、岩爆、涌水、施工通风及进度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施工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妥善解决,以实现快速、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