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公路路面设计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并系到路面设计的成败,从公路交通量,路在用土及路基土与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等方面,对路面设计中应掌握的的基础上资料和分析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路面内部或附近的自由水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如果自由水渗过路面浸入自然土层,则无论该路面有多厚,都会因失去支承面而四分五裂。如今,在各条公路的设计中都会考虑排水的问题。但如何把路面上的自由水排掉,仍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以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养护实体工程,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现状与养护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季冻区潮湿路段路面垫层改设隔离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路观测及室内外试验研究,路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水、温度,其中水是根源。路面垫层改设隔离层下移到路基范围内使路基由潮湿状态转为干燥状态,保证土基受力工作区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漯河市境内的郾马路改建工程为例,通过中旧路面的补强利用与拆除重建的优缺点详细比较,阐述在公路的大修和改建过程中,关于旧路面的补保利用与拆除重建问题,应根据旧路的修建历史,公路等级,路基,路面破损状况,路基高度,自然地理条件等具体情况,在对旧路面的利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作出了科学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柔性路面路基土的永久变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提出了一种柔性路面路基土在车辆重复轴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的计算方法,采用现行路基路面设计理论中将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分别处理的通行准则,结合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个路基土永久变形特性的实用模型,给出了计算永久变形的步骤并演示了一个算例,还分析了路基土的永久变形对柔性路面结构中两种常见损伤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刚性路面板的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路基与路面施工中如何防治路面板破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道路翻浆成因 道路翻浆是路基病害的一个典型,主要发生在路基土质不良、潮湿、冰冻等地区.秋季是路基水的聚积时期.由于降水或灌溉以及路基排水不畅的影响,地面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使路基水分增多,进入冬季路基从表面开始结冰,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温度坡差.在负温区土中毛细水、自由水首先开始冻结,形成冰晶体,吸收土粒上的结合水(薄膜水).由于毛细作用,高温区(下层)水分向上层移动补充土粒被吸收的薄膜水,从而形成水分转移,造成大量水分聚集在路基上层,并冻结成冰,形成聚水层,发生冻胀.春季天气渐暖,由于路面结构层吸热和导热性强,土基融解速度较下层和两侧快,水份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当融触至聚冰层,土基温度超过土液限,形成翻浆.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影响公路使用寿命的因素中,水是最为重要的自然因素。各种地面水和地下水除对路基有严重的危害外,对路面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降落在路面表面的水,会通过路面裂缝、接缝或面层空隙下渗到路面结构内部。地下水位高时,地下水会通过毛细管上升进入路面结构下部。此外,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有临时滞水时,水分也有可能进入路面结构内部。  相似文献   

10.
盐渍土作为一种环境敏感性特殊土,其工程特性随水、热环境变化而变化。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下,土中的盐类(尤其是易溶性结晶盐)会发生相态和数量的变化,使盐渍土具有不稳定的工程特性。因此,盐渍土地区道路经常出现路面翻浆、溶陷以及路基次生盐渍化等病害。此外,在高含盐量地区特别是在高地下水位地区,由于路面基层材料中盐分聚集会降低路面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路基的力学响应与服役性能,回顾了安定理论在柔性路面路基设计过程中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沿进展,阐释了经典上限、下限动力安定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交通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现状,阐述了下限安定的判别准则与数值分析方法;结合人工边界-动力有限元案例揭示了交通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路基系统的动力响应,讨论了材料横观各向同性、轮-路摩擦等因素对道路结构动力安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荷载作用下道路结构的动力效应对安定极限有重要影响,下限安定极限水平随车辆移动速度的增大而降低,当移动速度增至结构体系的Rayleigh波速时,道路结构体系的安定极限降至最低;路基材料力学属性与各向异性程度、轮-路摩擦因数等因素对柔性道路结构的下限动力安定极限也有重要影响;道路结构体系的下限动力安定极限随结构上层与下层弹性模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对应最大安定极限的最优模量比表明安定极限临界位置从下层路基向上层路面的转变;考虑水平向摩擦时,轮-路摩擦因数的增大会明显降低结构的动力安定极限,同时减弱荷载移动速度对道路结构动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路路基路面若在排水设计上设计不当就会很容易导致公路出现病害的现象。针对新时期人们对公路质量关注的不断增加,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对保障公路性能正常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对当前路面水对公路路面路基的影响作用做分析,提出路基和路面排水的设计方案,旨在能够真正有效的起到排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引言 从当前路面损坏并病害调查表明,其一部分原因在于路面存在的自由水,鉴于沥青面层并不能封住水,因此会存在局部透水情况。即使设置了排水基层,但如何排水系统本身排水并不畅通也会造成路面的水损害,从而破坏路面。显然,解决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路面中设置排水系统,把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排出,确保路面的使用性能。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材料在车辆荷载以及水的浸泡下会造成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从而影响AT P B材料的渗透性能和抗变形性能。因此,沥青和集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无论是公路工程还是市政工程中,石灰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水稳性、抗冻性.广泛应用于路基改善层和路面底基层之中。石灰土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石灰稳定土应用于路床和路面底基层;二是作为石灰改善土应用于含水量过高的路基填土从而降低“过湿土”的含水量。提高压实效率;或掺加到粘性过大的不良土质中.起到砂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期破坏和使用期破坏的角度,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路基路面的病害有多种,形成病害的因素也很多,但水是危害路基路面的主要自然因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路肩、边坡和路基的冲毁.沥青路面出现松散,坑洞、拥包、沉陷、剥落、局部沉陷、翻浆等现象.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唧泥.底板脱空、错台、断板等常见病害,造成这些病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水毁害。为了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就要注重加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只有做好路基路面排水,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结构性“B'C.‘/r口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压实度作为检测路基路面质量的关键指标,可反映出路面密度情况,材料性能越好的路面密度越高,其压实度也就越高。当前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的检测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灌砂法和环刀法。利用这两种检测方式可有效和快速的检测出路基路面的压实度。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的水破坏具有普遍性,是路基、路面的大敌。许多路面病害的产生都与水破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冰冻地区,冬季降水逐渐渗入并滞留在沥青面层内.一个冬季要发生多次冻融,化冻时沥青面层内的自由水会造成沥青面层产生水破坏,同时冰冻时的涨力对路面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改性膨胀土路基受水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研究了路基土场土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及胀缩特性,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土场土膨胀潜势;通过多种配比的石灰改性方案分析,土样胀缩性能均有明显改变。以所选土场土填筑试验工程,观测自然受水条件下高压实度膨胀土路基受水特性,发现路基成型初期受水后,含水量急剧增加,压实度明显降低,强膨胀潜势层位出现在高压实区;90d后路基弯沉观测趋稳定,路基强度形成。结果表明弱-中性膨胀土石灰改性后填筑的路基,其受水影响主要表现在路基成型初期,自然失水干燥后路基强度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20.
旧路改建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来旧路改建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介绍公路改建的路基横断面,以及平面、纵断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又根据旧路路面状况,提出几种旧路补强的路面设计与施工做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