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杰 《世界海运》1997,20(2):51-52
厦门港在两岸海上直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一旦实现两岸海上直航,厦门港航业将更迅速发展。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运经济效益,港口现代化通信系统的改造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本文探讨了厦门港船岸通信系统VHF原改造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中旬,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试点“区港联动”,这一重大政策支持,不仅可以推动保税区与港区的资源整合与功能联动,进一步提高厦门对外开放层次与水平,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实质性一步.而且为厦门继续发挥在对台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新契机。用好“区港联动”政策,建设有特色的“区港联动”模式,厦门将能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继续发挥领先作用,进一步创出新的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厦门国际邮轮中心视察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形成三大通道,一是海港,二是空港,三是陆地。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厦门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因此,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港情企情实际出发,努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厦门港邮轮中心视察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形成三大通道,一是海港,二是空港.三是陆路和铁路。福建特别是厦门是对外开放地区.要有一个通往国际的港口大通道。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厦门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相似文献   

5.
通过集疏运体系特征分析发现厦门港在集疏运体系供给侧和货物运输需求侧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优势为:集疏运体系供给侧方面缺乏内河支撑、铁路设施落后,但沿海水水转运条件优势突出;货物运输需求侧货源腹地主要分布在省内沿海城市带,货物性质对海运忠诚度高。提出厦门港未来应依托海运发展集装箱中转港:一方面发挥沿海城市带港口密集的优势,推进沿海水水中转;另一方面重视海向腹地范围的扩张,依托东南亚和对台优势做大做强国际中转功能。铁路之于厦门港的意义在于巩固陆向腹地不丢失,其对陆向腹地的竞争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海天码头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港口节能减排与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对台桥头堡、美丽厦门践行者、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主力军和厦门自贸区排头兵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绿色、和谐的美丽厦门新港口  相似文献   

7.
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现代物流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厦门物流发展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若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游艇业》2008,(3):33-33
意大利著名游艇品牌Azimut的最新款Azimut 55六月底将登陆中国厦门。除了引领潮流的设计风格外,Azimut品牌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整套完整的全球性售后服务,而非纯粹地树立豪华游艇概念。为了更好的推动厦门游艇经济的发展,提升厦门游艇制造和服务水平,厦门阿兹姆游艇有限公司率先采购一艘最新款Azimut 55豪华游艇,并停泊于厦门五缘湾游艇码头内展售,让厦门的潜在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近距离欣赏和体验游艇的奢华生活和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9.
郝勇  傅春燕  吴志新 《水运管理》2009,31(12):25-27
阐述厦门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应用应急管理理论分析现有体系存在法制不完善、救助力量分散、救助基金短缺、专业力量优势不明显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完善厦门海上应急管理体系建议:制定厦门海上搜救实施办法;增强大众危机意识;提高救助人员素质,改进救助装备;加快海上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简称"厦门外代")凭借技术优势,通过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同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建设面向客户、面向协作伙伴、面向政府监管部门的企业关系管理系统,从而建立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的一体化集成管理支撑平台和集成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建成了厦门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协作平台(简称"X-Service平台"),实现企业的全面电子化,这一模式已经成功在厦门港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1.
王乐林  真虹 《水运管理》2009,31(7):21-25
为解决“直航”后厦门、高雄两港的合作竞争问题,阐述双枢纽港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与优势,借鉴国内外双枢纽港发展经验,分析厦门港和高雄港的战略定位及环境特点,建设性地提出厦门港和高雄港可以采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对外竞争、对内合作,在提升台湾海峡港口群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带动海峡经济圈腾飞。  相似文献   

12.
翁劲 《世界海运》2012,35(11):14-17
厦门港建设航运中心具有港口条件优越、良好的政策支持及突出的对台优势等有利条件,也存在腹地经济总量有限、综合物流功能不强等劣势。作为海洋事务的重要监管部门,海事局如何在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中明确自身地位,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结合厦门港的特点,分析海事管理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08,29(2):87
本刊从厦门港获悉,2008年4月6日厦门东渡航道(高崎航段)工程于2008年4月6日动工建设。厦门高崎航道所处的东渡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33个,码头长度5701m,是厦门港目前最主要的商贸港区,其综合通航能力和吞吐量占全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Shinji 《游艇业》2012,(12):52-53
《游艇业》:作为厦门新的阿兹慕品牌代理公司,您觉得自身存在哪些优势,或者会给消费者提供哪些新的服务,对厦门游艇产业的格局又造成怎样的影响?何心晨:我们作为阿兹慕新的代理商,首先厂家对我们进行过综合评估后才选择我们的.因为这个品牌在中国属于很成熟的品牌,在厦门也属于比较成熟的.而目在现船里面占有一定的市场保有量,  相似文献   

15.
黄建设 《水运管理》2007,29(7):1-24
对厦门港自然条件、经济腹地、吞吐量,以及厦门港的优势和在基础设施、陆向腹地、集疏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明确战略定位,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疏运条件,增加航线数量和加大航班密度等。  相似文献   

16.
陈鼎瑜 《水运管理》2010,32(7):6-10
2010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厦门港海天码头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这是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厦门港的殷切希望。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厦门构建通往世界的港口大通道,开启厦门港对台航运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影响船舶交通管理程度因素的研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厦门港船舶交通管理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对厦门港交管建设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远海记事     
2007年6月3日,中远集团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紧密合作协议》,中远太平洋与海沧投资总公司及厦门海沧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厦门港澳沧港区14#-17#码头项目合资意向书》,标准着“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诞生。  相似文献   

19.
介绍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架构,并分析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建设成效。通过建设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进一步加快厦门电子口岸建设步伐,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远海记事     
2007年6月3日,中远集团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紧密合作协议》,中远太平洋与海沧投资总公司及厦门海沧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厦门港澳沧港区14#-17#码头项目合资意向书》,标准着“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