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2018,(2)
正3月11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的10万吨级半潜船"新光华"号顺利抵达希腊比雷埃夫斯港。2月9日,"新光华"号装载"比雷埃夫斯三"("PIRAEUS Ⅲ")号浮船坞启航前往比雷埃夫斯港,此浮船坞即将作为该港重要的修造船设施,执行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正"华洋龙"号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院(MARIC)自主开发设计,由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并完成交付的技术先进、性能领先、节能环保的5万吨级半潜打捞工程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拥有该船全部知识产权。该船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半潜船船首,线型经过充分的多目标优化,选用技术先进的综合电力推  相似文献   

3.
《船舶》2020,(2):109-109
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的"振江号"顺利完成江苏如东风场的风机吊装任务,充分证明了"振江号"是经得起实战检验的风电重器,体现了MARIC的研发技术实力。风电重器,首秀惊艳"振江"号是MARIC为江苏振江新能源设计的国内首座1 200 t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是MARIC费龙大师工作室的又一力作,也是MARIC在新型海洋平台系列化研发方面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4.
《船舶》2019,(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11.4万吨成品油船系列船中的首制船"HAVNOVERSQUARE"号命名交付于Zodiac公司。这标志着MARIC研发设计的阿芙拉型油船家族再添新成员。"HANOVERSQUARE"号总长249.9m、垂线间长245.4m、型宽44m、型深21.5m。作为最新一代  相似文献   

5.
《船舶》2018,(2)
正3月22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为尚和(上海)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建造的1200 t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多功能安装平台"尚和1"号正式开工。该平台是MARIC费龙大师工作室的又一力作,标志着MARIC在新型海洋平台系列化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阿芙拉型油船是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MARIC)的品牌油船船型之一,近年来已设计交付多型产品。114000载重吨成品油船是MARIC研发设计的最新一代阿芙拉型油船。其首制船“HAVNOVER SQUARE”(“汉诺威广场”号)已于2019年1月30日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命名交付给英国Zodiac公司。  相似文献   

7.
《船舶》2021,(3)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23 000 TEU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蒙马特"号命名交付。2017年,达飞集团在中国船舶集团订造了9艘23 000 TEU双燃料集装箱船,该系列船型由MARIC研发设计(其中,江南造船建造4艘,沪东中华建造5艘)。"达飞蒙马特"号是9艘船中的第6艘,也是江南造船交付的第3艘,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环保性能最优的双燃料集装箱系列船。  相似文献   

8.
《船舶》2018,(2)
正3月22日,随着汽笛声响起,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的8 000 kW抢险打捞拖船"德兆"号缓缓驶离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所属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舾装码头开始首航,正式投入应急抢险打捞和生产运营工作。至此,MARIC完全独立自主研发设计、黄船海工公司建造的抢险打捞"三  相似文献   

9.
<正>"海洋地质八号"是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设计的国内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的三维物探调查船。该船于2015年10月29日开工建造,2017年2月28日下水,2017年11月28日交船。  相似文献   

10.
《船舶设计通讯》2011,(1):I0004-I0004
由上船院设计、广船国际和黄埔造船联合打造的50000DWT半潜船2号船“祥瑞151”号命名仪式于2011年6月28日上午在广州龙穴基地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船舶》2020,(4)
正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远望号船队3艘测量船(远望5号、远望6号和远望7号)布阵太平洋不同海域圆满完成火箭和环绕器海上测控任务。远望号系列航天测量船均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建造。  相似文献   

12.
《船舶》2017,28(3)
<正>5月22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建造的9 400标准箱系列集装箱船之首制船"CMA CGM RODOLPHE"号在上海长兴岛举行了命名交船仪式。MARIC的副院长沈伟平以及该船总设计师刘巍等受邀出席交船仪式。该船型是MARIC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三型9 000箱级系列集装箱船型,航速、油耗与装箱量等重要指标通  相似文献   

13.
《船舶》2019,(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3艘22000m~3液化乙烯(LEG)船中的第一艘"太平洋水星"号命名,并交付香港太平洋气体船有限公司。此举标志着MARIC研发设计的又一型气体运输船通过了实船验证,进一步丰富了该院气体运  相似文献   

14.
6月28日,由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5万吨半潜船2号船“祥瑞口”号在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海工区命名. “祥瑞口”号总长216.7米,型宽43米,型深13米,航速14.7节,载重量5万吨,最大下潜深度26米,入级挪威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该船为目前世界上能承运单件货...  相似文献   

15.
《船舶》2016,(3)
正2016年3月26日,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3"号在厦门正式交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为"向阳红03"号加入国家调查船队授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沈伟平副院长出席了交船仪式。"向阳红03"号由MARIC承担初步设计、优化设计和详细设计。该项目从2012年12月签订建造合同开始,历时3年多,如今正式完成交付。该船不仅能满足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还将为我国深海及洋区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该船具备进行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从事半潜船、客滚船、油船、化学品船、矿砂船、特种船、FPSO等特种船舶及海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管理工作,重点研究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建造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了多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工程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形成了“理论创新-技术突破-高效建造”有机融合的关键产品研制和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 《船舶》2017,28(1)
<正>2016年11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的建造合同在北京签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遵循"信息化、绿色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国际化"原则,为该项目进行了5年多的前期研发,并参与了大洋协会办公室牵头的"大洋能力建设工作组"各项技术活动。在下一步详细设计和建造过程中,MARIC研发人员还将对该船的声寂性、重量控制、材料与工艺以  相似文献   

18.
十万吨半潜船“新光华”轮是708所为中远海运特运开发设计的新旗舰,具有甲板均布载荷大、下潜稳性安全、装卸货作业速度快、结构强度合理、对货品保护好、首艘满足最新半潜船安全及性能规范等一系列技术特点。文章概述了十万吨半潜船船型概况和主要技术特点,分析了最新规则规范的运用,从总布置、主要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了重点分析与设计介绍。  相似文献   

19.
《船舶》2017,28(2)
<正>日前,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及海洋设计研究院(MARIC)在上海签订了20.8万吨散货船设计合同,金海重工首席技术官金起熙和MARIC副院长沈伟平分别代表双方签约。金海重工相关领导和MARIC民船部相关同志参加了签约仪式。金海重工20.8万吨散货船设计是MARIC在之前成功开发的该船船型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满足了最  相似文献   

20.
《船舶》2023,(4):131-133
<正>“海洋石油123”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造、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承建的全新智能FPSO,已于2023年6月16日在江苏南通成功交付,目前已拖航至珠江口盆地海域的陆丰12-3油田,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