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制造及其标准化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对促进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工业生态,需要标准体系作为支撑。本文讨论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标准化趋势,认为现阶段船舶产业制造端宜在巩固夯实已有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上,在互联互通和信息融合层面上进行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与现有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在技术领域上有交集,但关注角度不同。在船舶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过程中,应对2个标准体系进行同步更新和维护,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2.
李翼  吕建军  周陶然  甄希金 《船舶工程》2021,43(6):前插15-前插21
船舶智能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在船舶建造全生命周期内灵活实现不同的决策目的,并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产业革新的过程.针对船舶制造业的特点,通过分析船舶智能制造上层关键技术和关键能力要素,搭建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体系.该体系是释放船舶智能化制造转型红利的核心手段,是构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与应用体系的先决条件,可有效引导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智能化转型路线和节奏,推动船海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造船行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其传统的船舶设计、制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从船体零部件标准化设计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标准化设计手段来扩大船厂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和场景。形成船体零部件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原则和标准,达到降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难度,最终实现船舶制造向连续型生产模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体系的视角对船舶智能制造标准进行分析,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从船舶智能制造和标准体系内涵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标准,研究构建我国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原则和范围,并运用智能功能、系统层级、生命周期等3个维度的分析,以及对船舶智能制造重点内容和流程分析,提出标准需求,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及其范围和建议制定的标准,明确建立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范围与架构以及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为开展船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验证、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智能船舶,标准先行"已成为业界共识,工业与信息化部于2019年发布了《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导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ISO/TC8/WG10也提出了初步的智能航运国际标准化路线图,根据路线图各造船强国先后提出了10余项智能船舶国际标准提案。智能船舶标准与智能船舶技术研制上升到同等重要的高度。智能船舶标准也成为各国抢占智能船舶技术发展方向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智能船舶面临较好的发展形势,船舶智能化、无人化将是船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界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总体而言,全球智能船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急需建立大型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验证海上试验场,实现复杂海况下智能船舶航行与作业能力验证,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和智能船舶运营无人化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国内外海上试验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建设国家级的智能船舶海上试验场对提高我国航运智能化、安全、营运效率,降低航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促进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我国船舶制造和航运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2020新年致辞     
刘震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20,53(1):I0001-I0001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2020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船舶标准化工程师》编辑部全体员工向关心、支持本刊的作者、读者以及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2019年,是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第三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标准体系建设之年。“中国标准2035”研究项目扎实推进,有效促进了船舶行业标准化改革发展,以及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顺应船舶智能化发展趋势而岀台的《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将有效指导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构建,推动船舶行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船舶管路设计编码规则是船舶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面向数字化制造技术,基于AVEVA Marine设计软件作为平台,从船舶管路系统设计编码,管件生产、装配设计编码以及部件库编码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将船舶管路设计编码系统地与数字化制造相融合,逐步推进船舶的智能制造进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层面同构的船舶智能电网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着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电网技术以其所具备自愈、兼容和集成等技术优势和潜力在构建面向未来的船舶电网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首先针对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进行简要论述;以两者在技术本质上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为出发点进行同构分析,并解析船舶电网智能化即"船舶智能电网"的技术内涵;最后,从理论模型、技术组成、关键技术和"绿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构建并完善船舶智能电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立足于船舶装备、物联网、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基础,从顶层规划层面分析智能船舶在功能实现上的基本内涵和在技术实现上的主要外延,适用性地提出了符合智能船舶平台化集成要求的软硬件体系架构及标准化接口体系。以此为设计开发框架,可以敏捷经济地指导智能船舶的规划设计、设备订购、船厂施工、分系统调试、大系统集成与信息融合等应用实现。该文简述了智能船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内容,阐明了集成展示环境对于促进智能船舶推广应用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某大型沉管工程的沉管艉端装有最高近42.2 m的人孔井和测量塔,其在浮运、安装过程中受到水流荷载、波浪荷载和风荷载的影响而存在受力变形。为了保证人孔井和测量塔的安全及测量塔的测量精度,对人孔井和测量塔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后,在人孔井和测量塔上添加抱箍结构,使其与测量塔呈刚性连接。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装备软件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装备的信息化的发展,各种软件密集型装备接连出现,软件在装备系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软件的质量问题成为制约装备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软件,就谈不上装备信息化,软件质量是高可靠性装备的前提,加强软件测试是保证装备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地效翼船结构设计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亮  徐秉汉  张伟 《船舶力学》2003,7(5):45-51
本文计算了地效翼船着水时瞬间压力沿主浮舟底部的分布情况,并对地效翼船结构进行了强度计算分析,为地效翼船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度概念,建立了港口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对现有的几种协调度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分析,采用了主成分分析与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港口与城市协调度评价模型,为港口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以上海市为例,对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预防海盗及防止船员人身伤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正 《世界海运》2005,28(6):15-16
船舶航行、停泊于海盗活动频繁区域,有可能遭遇海盗袭击.提出船舶预防海盗的方法和措施,以保护船舶和人员、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办学实践,分析高等学校依托行业、产学研结合、培养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成功范例,认为应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融通仓与创新集成物流增值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  杨惠文 《世界海运》2006,29(2):33-35
着重从如何与金融机构协作,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展开讨论。介绍了融通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创新集成物流增值服务的功能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树桐 《中国修船》2007,20(4):32-34
文章通过对船舶改装设计不同阶段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如何组织、管理好设计工作,以使设计工作达到优化的系统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9,31(10):6-8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港口整合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心。《意见》中有两处涉及港口整合问题。一处是在描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时提出:“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12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应该大力进行技术创新。但创新应该注重创新形式和目标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