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索梁锚固结构采用了新型双拉索钢锚箱,当两根拉索出现一根拉索断索或者换索时,钢锚箱受力出现极端工况,存在破坏的可能性。为探究新型双拉索钢锚箱结构在断索极端状况下的受力性能,根据缩尺理论设计缩尺模型试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偏载荷载作用下,钢锚箱整体刚度约为450 kN/mm,在2.5倍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整体仍然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在偏载作用下,偏载侧整体受力大于非偏载侧,锚固板与承压板外缘接触的位置受力较大,偏载侧最容易出现破坏。临港长江桥双拉索钢锚箱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断索偏载工况下整体仍然处于弹性状态,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转体施工的曲线连续槽形梁结构设计安全可靠,需要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结构横向受力、日照温差应力较大、支座中心线横向位置、曲线转体结构横向偏载、曲线槽形梁结构受力计算等。通过道砟槽板横向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克服横向连接处主拉应力;通过适当增加边主梁顶板保护层厚度和纵向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控制了日照温差应力;研究合理的横向支撑位置,避免对结构产生横向次应力;曲线悬臂转体结构横向偏载,将球铰中心相对于上下承台设置横向预偏心,解决转动时横向自重不平衡引起梁体侧倾的问题;通过建立平面模型、单梁模型、梁格模型和实体模型,对比分析计算曲线空间结构的受力问题。结果表明:曲线连续槽形梁结构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管棚盾构用于地下桥涵暗挖、顶进工程的掘进支护与导向。根据施工工期、场地条件、相关工程效果,某工程原管棚盾构方案必须进行优化。优化设计后,盾构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伸出箱身前端3.8 m、在墙身位置设支撑墩,支撑墩为悬臂结构,其下净空便于出土,顶板梁前端预留顶部子盾构箱位置,盾构钢结构部分主要采用工字钢、槽钢和钢板制作。根据顶部盾构梁、支撑墩和顶部盾构的荷载计算、结构受力计算、配筋计算等计算结果,优化设计满足有关规范的受力和配筋要求,增加了安全储备,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成本,确保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大跨钢梁受力体系通常无法一次成型,在体系未成型前大跨钢结构需承受上部混凝土荷载、行车荷载等,故需要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完成受力体系过渡。文章依托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研究中庭大跨钢结构竖向支撑设计与施工技术,并于支撑上设置伺服系统保证钢梁体系内力补偿及后期同步卸载,以解决大跨钢梁临时支撑支撑位内力不均衡及体系转换同步难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过程中出现误报问题,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受力情况,认为检测区段及前后50 m轨道不平顺,导致安装在机械承载机构与钢轨之间的传感器采集到的受力信息并不是列车实际的轮重,而是叠加了垂直加速度产生的力。当失准的计量数据大于监控系统的报警设定值时,便会发生误报警的情况。在对菏泽南站新兖上行线超偏载检测装置采取更换称量钢轨、调整机械承载机构、捣固道床道砟等措施进行整治修复后,未出现波形不良和计量失准误报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建华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5):19-20,27
针对铁路集装箱运输的超载、偏载问题,研制可单人操作的JP-18型集装箱偏载仪。介绍JP-18型集装箱偏载仪采用单角举升形成平面三角支撑的力学模型,通过分别测量集装箱的4个角,计算出集装箱的总重及重心平面坐标。  相似文献   

7.
介绍赣州大桥工程概况、静载试验的内容及方法,并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受力、变形状态与理论计算吻合;在偏载作用下结构偏载效应不大,桥梁整体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中车号识别设备数据处理流程、超偏载检测设备数据处理流程、确报数据匹配流程,分析车号匹配错位的原因,提出升级车号识别设备和超偏载检测设备轴距表,调整计轴判辆机制,综合应用各设备和系统,提高设备和检测装置的稳定性,将超偏载检测装置安装位置和有关信息纳入LKJ管理等解决方案,有效解决车号匹配错位问题,使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整体应用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从超偏载检测装置位置、设备基础变化、车号设备故障、超偏载检测装置故障、计算机病毒影响、列车编组情况等方面,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中造成误报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针对YT-2C型液压停车器存在液压系统漏油、电机易烧毁、支撑头易断裂、油封损坏快等问题,对油缸、蓄能器、油泵电机组、支撑头、油封等进行了技术改进。改进后的设备性能稳定,满足了现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偏载对多点支承转体系统受力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开展现场转体模型试验,研究偏载对承力支腿应力、球铰应力、转动牵引力、桥梁位移的影响,探讨偏载作用下关键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偏载对承力支腿和球铰应力有较大影响,随着偏载值增大,各承力支腿和球铰应力数值及波动程度增加,转体系统稳定性降低;在偏载作用下,转体系统受轨道不平顺、转动加速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被放大,桥梁转动所需牵引力、主梁竖向位移和扭转角均显著增大;实桥转体建议严格控制风荷载、主梁两侧不对称悬臂长度、桥面施工机具等偏心荷载。  相似文献   

12.
新建商丘站进站旅客天桥跨既有陇海铁路,桥身采用钢结构箱形梁,桥上设置刚架屋盖,运营不能中断,带有钢结构屋盖的旅客天桥采用顶推法利用天窗点整体跨越股道。结合工程跨度尺寸,提出不设导梁与设置导梁两种顶推方案,将顶推方案的各步骤简化为力学模型,利用Midas软件模拟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研究箱梁主要支座受力变化、桥身受力及变形大小,钢架屋盖纵向梁应力大小,就方案可实施性提出了结论,为旅客天桥整体顶推跨线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拖拽式单点顶推技术与步履式多点顶推技术是目前国内常用的2种顶推施工方法。本文结合2个工程实例,从主梁受力、钢导梁受力、墩台受力、导梁与主梁锚固方式4个方面将2种技术予以对比研究。主梁受力与支撑的布局、钢导梁的长度和刚度以及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有关,施工过程中均存在钢导梁受力不均匀的现象,通过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钢混结合处开裂问题。单点顶推过程中墩台承受较大水平力。多点顶推涉及顶梁与落梁循环引起的支撑位置变化,梁体受到反复的内力。  相似文献   

14.
超偏载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偏载检测装置(以下全文简称超偏载)是一种自动地对行进中的列车实行不停车、不摘钩连续动态称量的计量设备,在铁路安全保障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图形形式显示全国超偏载的状态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超偏载地理分布、使用状态、检定状况等相关数据,并及时与相关单位(包括国家轨道衡计量站分站、超偏载使用车站、用户和衡器生产厂家等)进行业务信息交换,使超偏载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规范。  相似文献   

15.
非对称有推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桥为一双线铁路拱桥,两拱脚高差达15.85 m,为有推力的非对称拱结构,整体受力较为复杂。详细介绍该桥试验模型的设计、加载系统及试验关键技术部分,揭示该拱桥在全桥加载、半跨加载、偏载、水平加载等不同工况下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6.
杭州钱江铁路新桥是沪杭甬客运专线和杭长客运专线跨越钱塘江干流的客运专线连续梁桥,该桥桥面宽、跨度大、单联跨数多长度大,结构受力纵横向均较复杂,空间效应极其明显,其关键技术设计需要得到重视与研究。结合杭州钱江铁路新桥有限元模型及车桥耦合动力分析,对剪力滞效应、偏载系数效应、抗震及减震措施、大位移伸缩缝、车桥耦合振动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活载偏载下剪力滞效应显著,正应力与扭转剪应力偏载系数存在差异,黏滞性阻尼可有效减少制动墩顺桥向水平地震力和面内弯矩,TW450型伸缩装置可满足梁端伸缩大位移要求,设计列车运行速度范围内桥梁与车辆动力响应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述沈阳站高架候车室楼面拱桁架吊装施工采用分段吊装、中间段空中合龙的技术方案。确定拱桁架钢结构吊装的分段位置,在分段位置设立临时支撑架,对其下部结构进行加固,并对临时支撑架的受力进行分析及检算。针对拱桁架吊装单元吊点设计及其变形进行阐述和分析,吊装单元变形满足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超偏载检测装置的运行质量,北京铁路局以丰台西站为试点,对超偏载设备和车号设备进行一体化整合。从技术层面入手,阐述超偏载检测装置和车号识别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既有称重数据和车号数据的匹配方式,确定一体化整合方案,并对实施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提出一体化整合后进一步工作建议。实践验证,超偏载设备和车号设备的一体化整合模式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提高了超偏载检测装置的运行质量,使超偏载检测装置在铁路货物运输中发挥出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斜拉桥外倾H型塔柱与钢板组合主梁在塔梁结合处采用固结式连接,是一种构造较为复杂的斜拉桥塔梁连接形式。本文以芜黄高速徽水河大桥为依托,利用有限元分析和BIM模型分析方法,从受力需求和施工便利性角度对塔梁结合段的合理构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板组合主梁在塔梁结合段位置存在刚度突变,应在靠近结合面位置合理设置过渡加劲以实现应力平顺过渡,优化后的结合段局部受力状态良好;采用BIM技术准确模拟结合段范围内钢构件、钢筋、预应力空间位置,以主受力钢筋和钢构件保持连通为原则,精准确定钢梁开孔位置,保障了开孔质量与精度,解决了结合段钢结构及钢筋安装难题,最后提出合理的塔梁结合段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20.
调查呼和浩特铁路局货车超偏载检测的实际状况,总结货车超偏载治理工作情况,分析路局货车超偏载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货车超偏载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