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互联网访问铁路内网Web Service技术的研究探索,分析了铁路安全平台的原理和结构,提出了穿越铁路安全平台的一般实现方法,并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文章结合哈尔滨铁路局的实际项目,给出了互联网访问内部资源代理程序的实现方法,该代理程序实现了互联网访问路网资源的可配置性及零编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环境愈发复杂、现有网络安全传输平台边界安全防护力薄弱、平台接口功能存在缺陷和重复开发部署、效率低下等问题,采用Golang语言、Socket加密传输方式及身份认证技术开发了网络安全传输平台通用代理服务,该代理服务具有穿越网络安全传输平台的正反向透明代理、内/外网的网络安全防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行为检测和安全管理等功能。作为铁路互联网和移动App项目中的传输桥梁,网络安全传输平台通用代理服务已在多个系统中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是铁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客运服务系统已实现互联网售票、电子支付等对外服务,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安全保障平台已成为保障客服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应用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和数据安全4个方面对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安全保障平台开展测试,研究其在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联调联试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针对现有安全保障平台的信息安全测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信息安全是铁路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铁路缺少统一、标准化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解决方案,伴随互联网发展,铁路出现一批面向互联网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该类信息系统的上线应用,生产系统不可避免与外网互联,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日益加大。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接入管理中心支持下的安全计算环境子系统、安全区域边界子系统、安全通信网络子系统保护三重防护技术体系结构,形成纵深防御体系。基于该体系并结合互联网信息系统的特点,对安全方案设计开展了研究,可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计具有铁路出行特色的互联网订餐平台,利用数据库读写分离技术、大规模并发处理技术、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结合客票系统架构,为铁路出行旅客提供在线预订车厢自营商品和沿途社会餐饮商品的服务。该平台已平稳运营近600天,累计接单300多万张,基本满足了铁路旅客在途用餐需求,解决了铁路出行旅客在途消费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难题,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改善了客运服务质量,为其他客运延伸服务的互联网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点多线长、管辖范围大,安全管理要求高的特点,研制了车务安全移动管理系统,采用J2EE三层架构,基于铁路安全网络平台的跨网数据同步和文件切片传输、HTML5、Jquery、智能移动等技术,在铁路内网和互联网之间建立安全移动管理平台,实现铁路车务安全移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铁路旅客服务信息处理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铁路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铁路旅客服务信息处理平台借助铁路现有的数据传输网,实现基于互联网、电话语音,手机短信等多种模式的旅客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就系统的总体结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实现方式和安全规范等进行研究,对系统的建设实施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铁路网络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携手金融机构,迈出惠民服务一大步,为旅客提供更加完善的出行服务。中铁网络公司作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为铁路创新发展提供全路性互联网平台;铁路保险公司作为总公司专业风险管理平台公司,为铁路企业提供优质的风险控制管理服务和保险保障。日前,两家公司整合市场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云平台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在铁路云平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下,提出一种铁路云平台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零信任访问控制策略,由代理程序、数据总线、安全网关和安全模块4个部件协同完成安全的数据传输,利用标记技术实现域内和跨域的细粒度强制访问控制,在保持原有安全部署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铁路云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提升铁路互联网服务应用水平,文章分析12306网站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现状,参考国外铁路互联网业务模式和内容,包括铁路产品和延伸服务的应用,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互联网服务的核心和延伸业务发展方向,并对铁路客运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业务内容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铁车站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立旅客铁路出行生态圈,构建高铁车站“互联网+”智慧出行平台,充分利用铁路站车商旅服务优势资源、融合外部服务资源、拓展服务范围、规范服务标准和打造商旅全流程服务。该平台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分布式部署框架和面向未来的WebFlux反应式架构,数据层采用MySQL+MongoDB数据库集群。与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兼容并蓄、相辅相成,为旅客打造定制化的人工智能行程规划推荐。平台提供站内客运升级服务、小交通接驳、餐饮、住宿、旅游、站车商业和文化娱乐等全流程服务,拓展铁路客运服务产业链,构建高品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全流程铁路客运商旅服务网。  相似文献   

12.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其提供核心载体和关键技术支撑,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和建设内容,对于铁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分析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及平台的战略政策和研究发展现状,结合铁路业务应用实际现状和信息化规划,提出铁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定位,并对该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服务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当前发展智能铁路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铁路通信网安全防护现状及安全管理需求,参考国家、行业相关网络安全管控技术,结合铁路通信网自身应用特点,研究适用于铁路通信网的网络安全管控平台系统架构,并对铁路通信网网络安全管控平台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铁道部、铁路局建立统一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接入既有成熟的各专业安全监测报警、人工检查和事故调查分析等信息,实现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三级联网和安全信息的共享,提供安全信息的综合管理、分析决策和信息服务;通过监测报警信息处置、安全检查信息处置、事故调查分析处置和综合分析处置4个环节,掌握全路安全动态,切实提高铁路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开发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优化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数据资源优化组织、相关专业安全监测系统数据接口方案及接口标准、安全预警分析和辅助决策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互联网快速发展引发的铁路网络安全严峻形势,为提升应对全国煤炭交易平台相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突发事件对平台业务造成的损害,提出了全国煤炭交易平台信息和网络安全建设及运行与维护(简称:运维)管理方案。该方案从平台及应用安全、硬件网络环境、日常运维、管理机制、业务系统安全保护、网络安全保护、新技术新应用、安全管理与防护机制等方面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建设,强化运维管理力度,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共同保障全国煤炭交易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助力铁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云计算技术、基于WebGIS构建铁路运营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铁路运营监控基础设施即服务、铁路运营监控平台即服务、铁路运营监控软件即服务3种服务模式.铁路运营监控基础设施即服务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系统设备组成云平台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硬件资源和计算资源.铁路运营监控平台即服务将应用服务平台以业务应用、GIS应用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用户.铁路运营监控软件即服务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资源.构建系统的关键是:应用服务的开发和实现、GIS应用服务的发布与调用、客户端开发和软件接口的实现和调用.系统开发完毕后的功能验证和测试结果表明:将业务处理、信息转换和共享以及安全管理等应用以服务的形式放在云平台,实现了铁路系统海量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按需定制,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7.
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分析产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在线旅游发展趋势,重点对铁路客运互联网业务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铁路客运互联网服务的重点措施和服务设计内容,并对铁路客运互联网服务平台结构进行了设计。本文的分析和设计对铁路制订并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铁路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2(7):F0002-F0002
在铁道部组织的铁路建设项目部管物资代理公司选择公开招标中。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以最低的报价和最优的技术服务方案一举中标。日前,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向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下发了中标通知书,双方在北京举行了代理服务协议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运站是物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之一,铁路货运站应大力开展物流基本业务、物流设施与设备出租服务、货运代理服务、物流地产业务、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市场和交易市场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内外多种交通方式联运应用经验,为实现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简称:12306)"一站式"购买联运电子客票,和一票制"一体化"出行,提出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的铁路旅程规划平台技术方案,设计符合铁路旅程规划业务及需求的铁路、铁空、铁公、铁水联运产品,阐述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旅程规划算法,并基于铁路电子客票二维码技术提出联运电子客票"融合码"智能出行方案,为将12306建设成为为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智能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