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通过研究城市桥梁中当桥墩在重型车辆撞击下的受力状态及车-桥的碰撞机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3种不同车速车辆垂直撞击桥墩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表明:桥墩被撞击位置处的应力先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时,既又随之减小,符合混凝土的弹塑性破坏;并且车速越大,桥墩局部达到的应力及位移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预应力箱型梁桥遭受超高车辆撞击下的损伤,将此类撞击的数字仿真与试验对比研究了箱型梁桥上部结构动态响应.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精细化预应力箱型梁桥上部结构的三维分离式模型和车辆与桥梁上部结构的耦合模型,在汽车以80 km/h速度正面撞击桥梁时,研究桥梁、汽车的破坏损伤和桥梁整体位移,分析比较了车速分别为30、50、80 km/h时,桥梁上部结构遭受超高车辆撞击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质量较大的预应力箱型梁桥上部结构遭受超高车辆撞击时,桥梁整体损伤较小,应主要研究其局部破坏;撞击过程中车厢的形变会导致车-桥之间撞击形式由正面撞击向冲切撞击转变;车-桥碰撞力值和桥梁撞击区域位移值均与车速成正相关,当车速为80 km/h时的最大位移值为165 mm.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立交桥等跨线结构物是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的主要途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车辆超载超高、道路交通标识设置不合理,驾驶人员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车辆撞击桥梁事故屡有发生。当桥梁构件被车辆撞击后,桥梁各部分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如何对损伤的质量进行检测以及进行安全评估将是受撞桥梁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受撞桥梁损伤检测以及安全评估能够够为桥梁是否需要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轻轨车辆为研究对象,考虑经常与公路发生交汇,利用碰撞仿真分析软件LS-DYNA数值模拟行人分别以20°、30°和40°角与轻轨车辆的碰撞过程.研究轻轨车辆优化前后与行人的碰撞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与轻轨车辆撞击前后行人的运动状态、偏离中心线速率及盆骨损伤值.优化结果验证了轻轨车辆外罩中垂面弧度越大越有利于将被撞行人"推开",为轻轨车辆前部外罩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高车辆与立交桥梁碰撞的高精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高车辆和立交桥梁之间的碰撞事故屡见不鲜,深入研究车一桥碰撞机理,为提出车一桥碰撞桥梁损害计算方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对超高车辆一立交桥碰撞进行了高精度仿真分析,并对不同车速导致的桥梁损害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车一桥碰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参数敏感性,以减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主梁质量、混凝土弹性模量、预应力损失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参数对主梁结构的影响,从主梁顶板、底板应力变化及竖向挠度变化确定各参数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即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主梁质量、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结构影响较大,混凝土弹...  相似文献   

7.
桥梁船撞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桥梁在船舶碰撞时受到的动力载荷和响应是复杂的动力非线性问题,在分析碰撞仿真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借助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仿真分析了船舶撞击桥梁主塔的基本过程,得到了船舶与主塔碰撞时碰撞力、能量转化及结构变形的时间历程,所得结论对桥梁设计与碰撞后损伤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交通量增加.主梁出现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出现严重腐蚀的情况时,梁板桥的主梁会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或者当主梁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桥梁净高不够.车载货物超高对主梁撞击出现的病害等都严重威胁桥梁的使用安全。此类情况运用粘贴钢板这一工艺非常适合.它既不需要改变主梁的结构尺寸,而且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也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9.
结合喀腊塑克特大桥工程实例,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桥梁模型,对主梁混凝土容重、主梁刚度和锚下控制应力等三个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成桥阶段结构线形和受力状态的主要参数.得到了各参数变化时,成桥阶段下主梁竖向位移、主梁轴力、主梁弯矩和斜拉索索力的相应变化值.同时,计算结果表明:主梁混凝土容重和锚下控制应力为主要影响参数,主梁刚度为次要影响参数.所得结果可为该桥的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桥墩在重型车辆撞击下的安全性能, 建立了重型车辆-桥墩碰撞精细有限元模型, 研究了撞击速度、桥墩直径、上部结构边界条件和货物高度对桥墩破坏模式和内力分布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车辆碰撞力特征, 并基于车辆初始动能耗散特点提出了碰撞力简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重型车辆碰撞过程可以分为保险杠、发动机和货物撞击桥墩3个阶段, 碰撞力在前2个阶段主要集中在0.9 m高度处, 而在第3个阶段主要分布在2.7 m高度处; 在重型车辆撞击下, 不仅桥墩端部会出现严重损伤, 碰撞部位附近也可能发生严重的局部冲剪破坏; 由于忽略了碰撞荷载的动力效应和车辆与桥墩的耦合作用, 采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中建议的等效静力设计方法难以获得桥墩的实际撞击响应; 撞击速度对桥墩内力和碰撞力的影响最显著, 货物高度的不同会改变碰撞力的空间分布, 但不会影响桥墩的最大内力响应; 重型车辆的初始动能存在6.5 MJ的阈值, 当初始动能小于该阈值时, 车辆发动机和保险杠的碰撞作用对桥墩动力响应起主导作用, 反之, 后部货物的碰撞作用控制碰撞力峰值; 碰撞力简化模型和精细车辆模型预测所得桥墩最大内力响应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 且计算耗时从6~7 h缩短到4 min。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性能对桥梁结构有很大的影响,简支梁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常见桥型之一。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在高速公路运营阶段,简支梁桥由于施工和养护等原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缺陷和损伤,桥梁结构功能受损,耐久性降低,桥梁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年限。以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钢筋砼简支梁桥的典型病害成因分析,提出简支梁桥的加固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箱梁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通过调整σx、σy,可以对主拉应力进行控制调整,从而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并以此作为依据,结合具体工程,对混凝土箱梁桥腹板裂缝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今后的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立交桥工程的增多,分析和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空间结构问题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结构及受力特点,总结和阐述了当前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结构力学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梁格系理论对应力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结构的一般受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注重分析了结构的预应力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任钢  肖杰  丁颖 《北方交通》2012,(5):99-102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应用较多的64m下承式板桁半结合桥,通过改变混凝土与钢桁梁之间连接刚度以及剪力键分布距离来分析比较其对混凝土应力的影响,计算表明,连接刚度的增加,混凝土板的轴向应力随之增加,但弯曲应力影响较小。通过剪力键布置间距减小,纵梁上方处混凝土板应力影响较大,而混凝土边缘以及中心线处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求混凝土箱梁桥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引起开裂的破坏机理,采用现场监测与理论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低温、高温季节,以及夏季阵雨引起大幅降温等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及引起的温度应力,并与车辆荷栽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力学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大幅降温条件下产生的拉应力要明显大于日变化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由实测温度场得到的拉应力峰值出现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大幅降温引起的铺装层拉应力要大于车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设计中要重点考虑温度荷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板坡长江大桥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主城区,结构采用连续梁与连续刚构混合连续体系,主跨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之首。结合该桥设计及施工特点,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结合有限元步进法对石板坡长江大桥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张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对桥梁的竖向变形与轴向变形都有较大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预应力损失使该桥混凝土梁的应力减小,钢梁的应力增加。  相似文献   

17.
结合梁斜拉桥拉索锚固在桥面两侧的钢主梁上,造成桥面板有效宽度分布不均匀.文中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研究背景,建立典型节段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钢主梁与桥面板间的滑移,计算分析了多种荷载工况下桥面板中应力分布及有效宽度,探讨了抗剪连接程度对桥面板有效宽度的影响,确定了结合梁斜拉桥最佳抗剪连接程度.  相似文献   

18.
连续箱梁跨中合龙段箱梁顶板纵向裂缝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跨合龙段顶板出现的纵向裂缝,根据现场检查资料并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生混凝土顶板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上对箱梁温度梯度和车辆轮载作用考虑不足,导致箱梁顶板产生的混凝土横向正应力超过其抗拉标准强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