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江西省实施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背景下,结合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九江市环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分析港口发展现状、相关规划与未来发展机遇基础上,对九江市环鄱阳湖地区港口进行了发展方向、规划思路与发展定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上康 《世界海运》2012,35(10):7-11,28
针对南通港口物流存在的物流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物流增值功能不强、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且服务能力弱、物流成本偏高、集装箱货运周期长、港城信息网络化水平不高、港城一体化发展水平低等问题,借鉴新加坡、鹿特丹、上海的港口物流与港城发展经验,采用对比分析法和产业集群理论,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与发展对策等方面提出南通加速港口物流转型发展,促进港城一体化协调互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广东动态     
《广东造船》2012,(4):12-15
"2012珠三角科技交流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广佛两地召开8月23日,"2012珠三角科技交流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与佛山两地举行,论坛主题为广佛船舶配套产业的横向协作与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巨锦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文分别作了专题报告。近百家的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相关企业与机构约200名代表参加论坛与交流活动。本次论坛以推动广佛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解读海洋及船舶发展规划、新政策、分析新趋势、探讨新发展、发布需求信息以及组织与会代表到企业考察交流,  相似文献   

4.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3):200-200
国家海洋局2012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指出,全国2011年全年共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4100本,确权面积17万hm20《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是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海洋发展系列年度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中国海洋发展的周边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极地科学考察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化》2011,(6):13-13
第四届中国仓储物流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于2011年5月21—24日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仓储物流业的120多名代表云集重庆,共同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新亮点,交流开拓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新对策。会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向与会者分析、解读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照港)为突破集装箱运输发展瓶颈,先后与青岛港、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集装箱业务,加快集装箱运输发展。然而,与邻近港口相比,日照港仍存在发展规模较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丁永健  鄢雯 《集装箱化》2011,22(4):17-19
1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随着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成为支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国内与国外的交通纽带,也是国家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条件和投资环境。当前港口发展直接关系着腹地经济的兴衰。随着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集装箱港口作为集装箱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成为衡量港口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日益繁荣,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的协同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而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的协同发展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就业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两者之间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研究策略,希望为我国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省沿海港口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与地区生产力布局高度相关的港口发展格局。当前,广东省港口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对未来港口发展方向和思路进行重新梳理。针对广东沿海港口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导向,对广东省沿海港口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为相关行业部门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舰船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船舶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主要有船舶焊接技术现状、铝合金焊接材料发展、钛合金焊接材料发展、铜合金焊接材料发展、新型焊接材料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本文提出在造船业中应重视焊接机器人、数字化焊接电源和激光、搅拌摩擦焊和高效焊接等新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江巍  江学淮 《船舶》2014,(5):107-113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选取3项投入指标(从业人员的平均数、船舶工业企业的个数、造修船的基础设施)和2项产出指标(船舶工业的总产值、造船完工量占全国的份额),对2010年至2011年我国主要造船地区船舶工业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的结果表明:相比于2010年,2011年我国14个地区船舶工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平均值都有所提高,船舶行业的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其次上海的船舶工业的超效率值远高于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的造船产业、修拆船产业以及船舶配套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序列图及量化结果均表明,江苏船舶产业是以造船产业为主,而船舶配套产业与修拆船产业跟不上造船产业的发展,整个船舶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然后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江苏与全国船舶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江苏造船与船舶配套产业略占有优势,但修拆船产业较薄弱。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大为 《中国修船》2008,21(2):13-15
随着全球船舶市场的全面发展,我国修船市场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不断进步,并且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世界船舶市场的现状分析,以及我国船舶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及现实发展中的不足,结合大量数据与相关理论为我国修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措施,有利于我国船舶’业的进一步壮大。  相似文献   

14.
杨俊生(1890~1982年),是我国造船工业著名的实业家,大中华造船厂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该厂厂长。他忠诚爱国,一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造船事业呕心沥血。他设计建造了大批内河及沿海船舶,教书育人培养了许多造船人才,为我国发展造船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本文简要回顾了杨俊生的崇高理想和主要业绩。  相似文献   

15.
以构建船舶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途径,以科学的评价办法和指数化的表达形式为手段,研究并提出了中国造船发展指数的概念,以期达到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船舶工业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胡云平  张常汉 《中国水运》2006,6(4):159-162
随着世界船舶工业的东移,针对目前“长三角”的船舶工业结构中投资规模过大及重复投资,资本密集的大型修造船坞、硬件设施缺乏,低水平的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结构优化不合理,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链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船舶检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长三角”区域船舶工业合理发展的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两年来的中国和世界海运经济发展,介绍了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现状和两年来的发展,回顾了这两年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及其对航运业和海运贸易的影响,指出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应对此次造船订单和产能危机,总结了可能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8.
程望同志(1916~1991)是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创业奠基人之一,是建国后第一任船舶工业局局长。生前在军工、船舶、航运等部门担负领导工作。他成功地贯彻实施了中央对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步骤,使船舶工业为海军建设、航运、船舶出口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在全国海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诚信待人,知人善任,尤为海事界人士爱戴。从1952年起连任了六届(第二至七届)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并长期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程望同志为新中国造船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是一座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世界船舶工业分布、产业集中度的分析,说明船舶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在分析了船舶产业集聚的特点和中国船舶工业现状之后,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集群化建设,构筑大基地;集聚式发展,组建强集团;开展错位竞争,使船舶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等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技术创新对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对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差距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推进技术创新的主要思路和重点方向,并给出了依托技术创新实现造船强国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