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广西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路设计要求日益提高,高等级公路设计中曲线超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我国现行的路线设计规范,结合日本的路线设计经验,介绍曲线超高在广西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六寨-河池高速公路所经路段是广西典型的山岭重丘区,文章从总体设计及路线、路基等设计要点出发,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介绍,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广西路网工程建设背景、路网工程建设程序、路线设计步骤,介绍了以公路运行安全、新征用土地数量、工程造价、地形地物、方便施工等为原则控制路线的设计方法,同时针对当前路网工程路线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广西灵川一三塘高速公路桂新立交桥桥面施工实例,介绍了聚炳烯腈纤维的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并通过成本对比,分析了用聚炳烯腈纤维混凝土代替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桥面防水层混凝土施工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
钟敏 《西部交通科技》2014,(5):27-30,56
文章结合广西公路旧路改建工作实际,介绍了存在复杂交叉关系的旧路改建项目的基本特点及解决方法,并以永福至鹿寨公路潮水至波寨段工程为例,提出了不同的路线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各方案对路线选线的影响,为今后广西区域旧路改建项目的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例,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的思路及原则,介绍了桂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与路线平纵横断面设计方法,为国内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梁体偏移后的纠偏复位及加固是桥梁维修加固中难度较高的一项技术,特别是连续梁的梁体纠偏加固工程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结合广西青竹立交桥G05联的纠偏加固实例,探讨了连续梁桥梁体纠偏加固方案的制定思路和实施过程,并详细描述了施工步骤和施工中应注意的细节,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为依托,针对其病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病害进行综合处治设计,可为同类型立交桥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广汇立交桥是苜蓿叶形完全互通式立交桥,是该区域交通的典型拥堵点。文章通过交通数据调查,分析了该立交桥交通拥堵的成因,从交织区域交通流的优化和提高匝道通行能力角度提出了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并利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该立交桥现状交通情况和优化组织方案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立交桥区域交通拥堵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型立交桥的交通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大型立交桥加固工程为依托,针对其主要结构部位的裂缝病害进行分析,探讨其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裂缝病害分级提出具体加固措施,可为同类型立交桥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址区的地形条件是选择隧道路线纵坡的重要影响因素,隧道路线纵坡方案一旦不能和地形相适应,会影响工程数量、造价及运营安全。文章结合广西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板可隧道工程实例,从通风、照明、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及工期等方面,对该隧道路段拟定的两个纵坡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提出了典型山区地形条件下的隧道路线纵坡设计的注意事项,为类似地形的隧道路线纵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沿河岸的山岭路线走向,主要考虑周边环境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施工条件、运营安全及环境保护、造价等因素,路线方案多分为两类,一是沿江的桥梁风景长廊,二是偏离河岸隐藏于大山之中的隧道通道。路线方案的确定,将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工期长短、车辆运行的舒适与安全性等,由于涉及到河流饮用水源等民生问题,河岸山岭地形的路线走向更为注重环境保护因素。文章结合处于典型河岸地形的广西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丹州路段路线选线工作实际,对沿河高架桥群路线及山岭隧道群路线的方案思路进行比选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地将与沿线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等产生交集,需正确处理公路与环境、景观的关系。文章介绍了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经过古龙山大峡谷景区路段的前期路线方案比选、后期方案优化及施工现场反馈情况,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路线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G72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广西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工程永福至黄冕段典型路线方案为例,针对老路指标低、事故黑点多等问题,比选走廊带、隧道、互通方案,优化线路平纵面,探讨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当前服务区系统平台间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缺乏高效的可视化管理手段等问题,通过研究3D可视化及IBMS智能化集成技术,研发了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综合管理可视化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方案的架构及技术路线,并以广西某服务区的智能化建设工程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智能停车场、智能监控、智能照明、智能门禁、智能消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为服务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立交桥满堂支架施工中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建立了立交桥满堂支架施工危险性分析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专家调查法建立各层次的风险判断矩阵,并根据各分区的权重值进行排序,从而实现对立交桥满堂支架施工事故的有效预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兴港大道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北侧,起点与钦(州)防(城)高速公路相连,终点接兴港大道立交桥,路线全长5.84千米。原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道宽度26米,双向六车道,左侧城市辅道宽度15米,右侧城市辅道宽度9.6米。因防城港市近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兴港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较多,加之行车道和  相似文献   

18.
长度5 000m的特长公路隧道方案选择和勘察设计难度很大,且隧道路线方案的控制因素很多。文章以广西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燕来隧道的勘察设计为依托,同时结合相邻省份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的建设运营情况,研究特长隧道的路线方案选择及相应的辅助坑道设计,为特长隧道路线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托广西某农村等外公路旧路改造项目,结合地方乡镇交旅融合发展需要,分别从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景观设计、服务设施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乡村旅游公路方案设计思路,经过对比分析各个方案的规模及投资估算,最终提出了设计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公路路线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公路使用价值的发挥,影响公路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GIS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公路路线设计问题的规范化解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就GIS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阐述公路路线设计原则,最后从选线、线路平面设计和线路设计这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GIS技术,旨在促进GIS技术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提升公路路线设计水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