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洪文 《工程科技》2003,(1):89-92,97
18信息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铁路信号闭塞系统,具有传输信息量大和钢轨上无机械绝缘的特点,能满足既有线提速及高速铁路对信号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该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安装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铁路超限检测的关键问题,论述建立铁路超限检测系统的基本内容,在分析铁路超限检测系统技术路线及各模块运作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以红外传感器与高速摄像机相结合的铁路超限检测系统,为铁路车辆的超限检测提供新的理念和手段。在明确铁路超限检测系统研究是以列车动态运行状态为背景的同时,提出系统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检测关系。本文对铁路超限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各部分的设置情况,并对铁路超限检测系统的模块进行分析,阐述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最终实现对铁路车辆超限状态的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Kalman滤波相结合的自适应滤波方法,采用递推算法逐步修正滤波过程,即根据采样得到的压力信号实时地对滤波参数进行修正,使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有效地跟踪信号的变化,形成自适应降噪过程,通过自动寻优,选择最佳尺度,使之能在背景噪声较强或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对管道压力信号进行有效的滤波处理,为准确检测管道泄漏和定位提供了良好基础.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信号处理的效率,在管道泄漏在线监测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是高速铁路普遍使用的轨道电路。文章分析了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故障原因,针对该轨道电路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和故障特点,提取了5个监测点的参数值作为特征参数,构成多分支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输出为5种常见故障,建立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故障预测模型,基于D-S融合证据进行决策融合,从而进行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故障预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的多分支BP神经网络的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故障预测方法的准确率和计算效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管道电流测绘系统(Pipeline Current Mapper)是一种用于地下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的装置,通过向地下管道发射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甚低频电流信号(接近直流)进行检测。针对检测的原理,开发出一种PCM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采用超高运行速度的单片机和D/A转换器编程产生甚低频正弦波信号,再经有源低通滤波器滤波和OCL功率放大电路的调整,最终输出频率可调的甚低频正弦波信号。最后,将设计的发射电路放在Proteus7.4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得到的结果,分析得出该发射电路能非常精确地产生PCM系统所需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管道泄漏信号的信噪比决定泄漏检测的可靠性,泄漏信号信噪比的提高取决于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的方法。复杂多变的工况环境,使泄漏信号的信噪比降低,泄漏信号甚至被噪声淹没。文中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对气体管道泄漏信号进行快速滤波,结合指数滤波器,能更好地消除不同强弱的噪声干扰,提高信噪比,为管道泄漏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铁路通信信号传输技术也逐步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铁路通信信号安全传输技术中的应用实现了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本文就现代铁路通信信号安全传输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宽频多道瞬态瑞雷面波法对某新建铁路隧道钢筋混凝土仰拱厚度进行无损检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其检波器、震源、偏移距、道间距等关键参数的最优设置,并采用全局最优法的遗传算法对频散曲线进行了反演,从而避免了目标函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同时又降低了对初始模型精度的要求。实践表明,测试结果与钻孔取芯数据较为吻合,印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科技》2020,(1):36-36,4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控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包括语音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模块;语音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电连接:显示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电连接;电源模块给系统提供工作电源;语音单元包括麦克风、滤波电路、单片机、功放、喇叭和键盘;控制单元包括DSP、过压过流检测电路、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霍尔传感器和IGBT逆变电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止等状态进行控制,电路设计简洁,稳定性好,语音识别率高且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智能机嚣人及工业控制等使用场合,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分析了基于导波频散检测频率优化选择及限制频率等问题,研究了检测参数选择问题。根据不同换能器荷载施加方式、管道实际情况等对导波激励影响,就管道中存在的轴向连续单损及非连续性损伤,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波形字典的追踪方法,分解损伤信号,评估损伤类型、大小等。文中研究了管道存在的变形损伤类型,分析了新导波检测可行性,为后续管道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感应线圈车辆检测器的感应曲线特征提取和交通信息检测的准确率,文章以感应线圈车辆检测器的感应曲线信号为基础,研究了感应线圈信号曲线的预处理方法,并通过基于中值滤波和聚类分析的基频漂移抑制实验验证,表明该预处理方法能很好地抑制噪声,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固定在管壁上的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监测管道遭遇打孔盗油、第三方开挖时引起的振动信号,通过特别设计的电荷变换、程控增益放大、滤波调理电路以及单片机与DSP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对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将管道遭到威胁的信息通过GPRS模块发送到监控中心。在长输管道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管道破坏事件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M对埋地长输管道外防腐层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PCM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检测过程中信号点的选择、地极的选择、信号的衰减与破损点面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注意事项 ,以提高检测评估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嘉兴市城市发展及市域铁路线网规划,在分析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速度目标值基础上,论证不同供电制式、信号制式技术特点及影响因素,推荐适合此项目的系统制式。  相似文献   

15.
<正> 6日 据全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94~’95新技术成果展示会上获悉,铁路通信信号将逐步实现现代化:一个以覆盖全国铁路分组数据通信网为纽带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启动,运用这种设备,千里之外的铁路分界口车站股道占有情景可清晰地显示在  相似文献   

16.
辛纬 《运输经理世界》2023,(19):133-13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通信系统已成为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铁路通信系统中,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基于此,对铁路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铁路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并结合铁路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期更好地保护铁路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为铁路通信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铁路物流中心向数字技术赋能的智慧铁路物流中心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为了适应我国已有的庞大的铁路网络及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在传统物流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等改造是较为经济合理的。对现有铁路物流中心的安全预警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原则和需求进行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及追踪技术,提出一种智慧铁路物流中心安全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在铁路物流中心完成智慧化的安全生产监控和灾害监测等任务,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和事故的及时预警,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从而推动安全预警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相似文献   

18.
铁路货运因成本低、单次运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钢材、汽车等长大笨重货物的运输中,但铁路货场存在占地面积大,对城市、交通分隔严重,对城市环境有较大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立体式自动化铁路货场的解决策略,即一种基于公路与铁路联运的立体式物流系统(下文简称立体式物流系统)以达到提高货运效率、节省土地资源的目的。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对传统铁路货场和以立体式物流系统为基础的铁路货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对比研究,量化评估立体式物流系统铁路货场的土地利用效率,验证立体式物流系统铁路货场的可行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各种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得出PCM+(多频管中电流法)的优越性,同时介绍了PCM+检测技术原理,详细分析了PCM+在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破损点严重程度评定和定位技术,及在管道整体外防腐层等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实际检验中得出破损点性质判定规律及如何根据信号图来判断缺陷方法。文中得出一些规律有利于提高PCM+在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缺陷检测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列车控制系统是现代铁路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则是今后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简单阐述无线传输列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和特点,阐明了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对现代铁路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