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扩建工程是改善穿城高速公路与沿线城市关系、优化交通衔接的契机。分析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和矛盾,在借鉴相关穿城高速公路建设案例的基础上,以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段为例,进行改扩建工程交通衔接规划方案研究。提出交通衔接规划原则,研究主线改扩建、互通出入口布局优化、分离式立交及下穿通道改善及主要互通节点选址的方案,提高改扩建工程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服务于城市主城核心区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门户”,伴随主城区城市用地的拓展,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快速网络化,其将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新建出入口拥有更好的区位与衔接条件,而既有出入口与城市用地拓展矛盾初现,各出入口交通功能将发生转变,需要重新定位,以指导衔接节点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设计;二是城市内部交通衔接体系亟待完善,以提升对外疏导能力。探讨江门市主城区现状及规划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用地、功能定位及衔接体系,制定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方案,并结合功能的转变制定衔接道路新建及改建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及公路客运场站布局规划的调整,特别是客运场站的外移,给中心城市的公路旅客运输组织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原有的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组织模式,建立与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相适应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中,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由于其不同的交通特性,以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交通量分析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为此,从客货运交通的不同特性出发,对同时存在客货运交通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研究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规划项目中.对我国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正由个体集中发展向城镇群一体化发展阶段演进,城镇群内交通联系特征也由此发生明显改变,因此,交通规划编制思路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株洲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例,探讨在长株潭城镇群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立足区域视角统筹考虑株洲交通枢纽定位和重大交通设施布局。针对株洲市功能定位、交通设施布局和交通网络协调对接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组合、均衡、融合三大规划策略。以长株潭城镇群作为规划切入点,详细阐述株洲交通枢纽规划思路,城际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布局方案,以及道路、公共交通、绿道等城市间网络对接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是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过渡路段,也是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拥堵易发路段。目前的标准规范中对这类路段的设置标准并无针对性规定。为探究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规划控制要求,缓解衔接道路及节点交通拥堵,首先研究了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交通流特性;然后给出了系统的规划控制原则;最后分别对其主要组成部分的规划控制建议及交通组织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包括衔接道路的等级和横断面控制要求、出入口相交节点规划控制形式、衔接道路沿线节点及路段交通组织规划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混合型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优化模型和算法. 利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问题,其中上层模型是以方案总投资费用和汽车废气排放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并受占用土地规模和路段负荷度的约束,下层模型为确定型的交通网络平衡配流模型. 使用路段等级决策变量将问题离散化,并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基于路径的梯度投影算法进行模型求解. 算例计算表明,优化后的交通网络不仅拥堵状况得到显著缓解,而且路网内汽车废气排放量下降幅度也非常明显. 这都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和求解算法是一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环境下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影响决策因素的多样性,通过应用多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优选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进行决策评价,提出了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多层模糊优化决策方法模型.该模型通过专家决策将各个因素层次化筛选,并构建模糊矩阵计算出各层的权重.采用归一法经过模糊化运算得出最终结果.并应用实例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疏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优化与实施单行交通组织是充分发挥微循环交通网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降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饱和度的目标出发,考虑最大期望饱和度的限制要求,建立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的决策变量为支线路段的单向行车组织方案,优化目标为最小化干道路段平均饱和度和最小化干道路段饱和度超限量;下层规划在干道路段能力、支路路段能力和饱和度的限制下进行平衡配流。提出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前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上的交通状况,验证了微循环道路网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效果。该模型可应用在微循环交通网络中的单行交通组织,为单行交通组织提供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非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周期性运行特点,在深入考虑拥挤及换乘客流脉冲性到达特征的前提下,给出1个循环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费用及乘客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各运营线路发车间隔及发车时刻相位差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及运营企业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列车容量、站台容量、运营补贴等为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乘客换乘过程,有效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并确保各项服务指标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综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名  都春苗 《交通标准化》2008,(23):182-184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公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公路沿线城镇的主要进出口门户。因此互通立交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不但要满足交通需求,还要提供安全与舒适的运行条件,追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体现在设计中则是对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测设阶段细化互通立交区的综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公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公路沿线城镇的主要进出口门户。因此互通立交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不但要满足交通需求,还要提供安全与舒适的运行条件,追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体现在设计中则是对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测设阶段细化互通立交区的综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姜镇 《交通标准化》2014,(13):11-15
依据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城市公路网布局的新要求,通过节点选择、线路重要度密度最优树求解、基于可达性的公路网络布局完善等,形成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的城市公路网络布局方法,并以太仓市域快速通道体系布局规划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一级公路由于缺乏对接入的管理,造成接入口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使得一级公路成为事故率最高的公路.论文首先分析了一级公路的交通特性,然后对接入口交通特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政策管理和运营设计两方面阐述了接入管理在一级公路接入口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区外旅客的"路径-方式"综合分担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区外旅客的出行特点和各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对传统区外交通方式的划分和路径分配模型进行了分析.从区外旅客出行的效应出发,提出了区外旅客分担率的“路径-方式”综合处理方法,建立了区外旅客的“路径-方式”综合分担模型.分析和标定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及各运输方式的时间、费用评价值.该模型的适用条件是:OD对间各种运输方式的时耗差与市内各点至城市进出口的时耗差相差不太大(约1—3倍)且小汽车已普及并成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最后,用沪杭地区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中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商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围绕其自身的交通需求构建方便、高效的交通系统是其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首先分析商业综合体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两种典型模式。基于对天津市3个成熟商业综合体进行调查,分析出行高峰时段、车流量与综合体建筑规模的关系、客流来源区域分布、出行结构等特征。针对天津市商业综合体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建筑规模与周边交通条件相适应、与轨道交通车站之间设置便捷通道、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入口数量满足交通需求等交通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路网复杂度加大,精确路径识别将成为解决路网数据拆分的主要方法,概率路径识别将作为补充手段加以应用。研究和推广多义性路径精确识别是有效推行电子收费的核心,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拥挤,解决收费纠纷和拆分矛盾,提高运营效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