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船舶发电机之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是船舶发电机组稳定并联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文章结合多年船舶柴油发电机组修理及船舶电站调试经验,对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中出现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地介绍了并联运行的同步发电机组之间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配的调节原理,提出了基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船舶电站功率分配的数字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控制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数字PID控制算法二次调节发电机组,达到并联发电机组功率分配平衡的目的.经过试验、试验数据分析以及实际应用,证明该数字PID控制算法解决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并联运行发电机组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保证了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组之间长期、稳定、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某船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调压和调频调载原理,以及在双机并联运行时的无功分配和有功分配原理,针对两舷电站的发电机组不能长时间并联运行的局限性,提出发电机并联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增加一套均压/均功连接控制器以及修改少量接线,而无需修改原系统的软件,使任意并联发电机组之间均可进行有效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平均分配,从而能够长时间并联运行,提高供电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杨青 《船舶工程》2013,35(6):64-67
随着并联运行发电机组台数的增加,并联运行的组合快速增长,采用试验方法逐一验证各组合的功率分配差度变得不太现实。在已知各参与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稳态调速率、稳态电压调整率的前提下,本文推导了计算并联运行发电机组功率分配差度的公式。反之,根据要求的功率分配差度指标,本文给出了可以符合并联运行要求的发电机组的稳态调速率、稳态电压调整率的容许差别。在给定功率分配差度指标的情况下,随着并联运行发电机组台数的增加,发电机组之间调速、调压特性的容许差别会减小。有功功率分配差度对无功功率分配差度有较大影响,在确定并联运行发电机组调速、调压特性的容许差别时,功率分配差度的限值要按小于规范要求值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船舶不同容量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  张敏  王继涛 《船海工程》2014,(4):146-149
为解决船舶不同容量发电机组间长期并联运行时的电网安全和稳定性等问题,根据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试验步骤和数据分析,总结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规律,满足了船东对电站配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飞虎  高键 《船舶工程》2018,40(3):49-54
为了解决跨接线造成不同电站发电机组输出无功功率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虚拟功率下垂控制策略。该方案利用各机组的虚拟无功功率信息,修改虚拟无功电压下垂特性曲线的电压配置,达到提高虚拟无功功率分配精度的目的,进而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同时,通过自适应修改下垂增益对电压和频率进行二次调节,保证系统电压和频率不偏离额定值。PSCAD中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下垂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分配精度,并且提高系统频率和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7.
船舶交流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分配在船电工作中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依据CCS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就船舶交流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分配及调试的具体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综述。提出了问题,给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PLC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闯  吴志良 《船电技术》2009,29(2):31-34
监控系统以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300为核心,实现发电机组与电能分配的管理功能,上位机以MCGS组态监控软件为平台,通过相对容易的组态编程工作,较好地实现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工作状态监控的功能。通过船舶电站监控系统,可以直接控制发电机组的起停、加减速,并能为发电机提供常规保护和故障报警。系统以两套机组为例,可以完成发电机组的自动并联运行、有功功率的自动分配、自动起动、自动解列等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9.
同步发电机并联时的功率分配与调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艳红  张启平  李江 《船电技术》2005,25(2):22-24,38
本文简要介绍了同步发电机与不同容量的电网并联时的功率分配,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通过矢量图分析,得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同步发电机端电压变化与无功功率自动调整的原理,分析解决船舶并联运行发电机组某种无功功率分配故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PLC的网络型船舶智能电力控制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智能电力控制管理系统以施耐德可编程控制器M340和twido为核心,通过ModBus网络通讯方式,实现了电力负载分配、发电机组的监控、系统能量的控制管理等功能。系统以触摸屏作为可视化监控设备,较好地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控制和监视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可以直接控制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动、自动并联运行、有功功率的自动分配、自动解列等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发电机组的转速、电压控制原理以及有功、无功综合调控技术的控制原理;并通过实例介绍了采用该控制技术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实践表明,融合有功、无功综合调控技术的电站监控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实现了任意组态下,并联机组有功、无功功率稳定的自动调整,使得多个电站机组长期并联运行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3.
舰船电站自动频载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峰  徐正喜  罗伟 《船电技术》2003,23(4):15-19,47
采用集成电路实现舰船电站自动频载调节,从理论上分析了并联运行机组间的有功功率分配以及频差调节原理,论述了频差检测、功率差检测以及综合调差脉冲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通过理论分析,频差的控制与功率差的控制可以解耦单独控制,研制了一套可靠性高、调节方便的舰船电站自动频载控制装置,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分配发电机功率时忽略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差异性,较差的自适应性使控制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研究全新的大型舰船发电机快速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大型舰船发电机快速运行功率追踪结果,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分配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对快速功率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次研究的方法能够精准控制信号,维护大型舰船发电机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往,船用柴油发电机组装船前,均需在配套厂经过机组并联调试,有时往往要化很长时间才能调试成功,我们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从测得的单机组静特性曲线中,通过计算来预估功率分配差度,依次来确定并联调试方案,从而可大大缩短调试周期,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可免去配套厂的并联运行调试工作。为进行此计算,需引入“当量机组”这一概念,所谓当量机组,乃是各同步并联机组的总合。即虚构一台机组,使其功率等于各并联机组的总合,转速等于同步转速,调速特性由各机组决  相似文献   

16.
在逆变器均流控制方法中,下垂控制和平均功率控制都需要精确计算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角(频率)。在轻载和空载情况下,由于输出电流很小,电流采样和功率计算存在很大误差,有功功率环流会造成直流母线过压故障甚至损坏逆变器。本文采用电感电流代替输出电流计算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通过改变电感电流采样时刻提高了功率计算的精度。利用两台三相四线逆变器并联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证明运用该功率计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并联均流效果。  相似文献   

17.
船舶电力系统通常是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多机组并联运行容易发生功率传递,从而产生功率振荡现象。本文给出了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的数学模型,为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了非线性鲁棒综合控制器,并给出了将非线性鲁棒综合控制器应用于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两台柴油发电机组的功角差为零,抑制了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的功率振荡现象,改善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某船的实际工作案例,介绍了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时,因功率分配不均导致的功率因数波动、逆功率跳闸、非正常停机等故障,通过对调速系统的调速率及整个燃油回路的检查,排除了故障,有效保障了柴油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学会动态     
两学术团体联合召开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学术讨论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船电学组与武汉造船工程学会船电学术委员会于1985年6月17日至22日在北戴河联合召开了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学术讨论会。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问题,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多机组的船舶电站、坑道电站、钻井平  相似文献   

20.
陈辰  夏益辉  李哲 《船电技术》2013,33(6):15-18
针对不同补偿策略下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功率变化问题,从UPQC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功率交换的角度出发,建立了UPQC不同补偿策略下的统一功率模型,分析了不同补偿策略下UPQC串、并联补偿部分以及各补偿部分与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交换关系;提出采用最小视在功率补偿方式有效降低串联部分、并联部分和整个UPQC的视在功率,减小系统损耗并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仿真验证了最小化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