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及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探讨中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面向高铁工务、电务、供电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需求,按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综合应用"原则,融合发展综合巡检和搭载式检测设备、统型固定监测装置和小型专业检测仪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与此同时,加强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数据处理、融合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演变规律和预测其变化趋势,并依据设备技术状态进行预防式维修养护。最后,针对我国现有检测监测体系,从综合检测技术、综合维修管理技术和检测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提出创新意见。  相似文献   

2.
书讯     
《普速铁路工电供一体化基础知识》《高速铁路工电供一体化基础知识》正式出版本书为适应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需要,结合普速/高速铁路特点而编写。全套共2本.分4部分,包括:工电供设备基础知识、检修基本作业及要求、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一体化管理实践。重点突出基础设备知识及检修作业相关内容介绍,探讨一体化管理,既可供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护人员学习,也可供铁路工务、电务、供电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借鉴、学习参考。本书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闭有限公司主编。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不断增长,设备状态、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维修工作量不断增加,既有的铁路养护维修体制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要求,建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体系迫在眉睫。2017年10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立项"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及综合维修体系"改革和发展重大课题;2018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立项"工电供专业融合改革体制机制及综合维护管理体系研究"重点课题,组织多方专家共同开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是实现基础设施状态全面感知安全风险预警、设备状态准确评价、故障诊断预测、趋势变化分析,推进实施精准维修和预防性状态修,以及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铁路持续安全运营的重要技防保障。在分析国内外工务、电务、供电专业检测监测系统现状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和工电设备修程修制改革要求,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框架,并对该体系功能应用和主要发展方向提出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逐步完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加精准、及时研判和科学评估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需求愈加迫切。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治理、挖掘、共享、应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大数据总体架构,提出干扰数据修正、动态波形数据精准对齐、海量数据融合及综合展示等关键技术。在较为完善的大值安全报警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实践,解决了工务、供电、电务等设备安全风险全面感知、设备状态准确评价、趋势变化精准预测等难题,为实现高铁安全超前防范和基础设施精准维修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随着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不断增长,设备状态、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维修工作量不断增加,既有的铁路养护维修体制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要求,建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体系迫在眉睫。2017年10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立项"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及综合维修体系"改革和发展重大课题;2018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立项"工电供专业融合改革体制机制及综合维护管理体系研究"重点课题,组织多方专家共同开展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生产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信号设备是控制列车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它包含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应答器以及纵横铁路全线的信号电缆,共同构建起铁路运营的神经枢纽。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工电供设备维修融合改革工作的推进,原有信号设备围桩阻碍工务路基排水的问题凸显,造成"电务要装,工务要拆"的矛盾局面,面临着安全防护和路基排水无法兼顾、阻碍大机捣固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养修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经过修程修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重检慎修的理念已深入基础设施管理,科学开展检测监测、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是落实重检慎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分析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现状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管理组织架构、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方案、检测监测数据统一管理方案等建议,为更好地执行动态检测、及时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指导养护维修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析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数据信息化需求,结合物联网架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状态检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对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的检测监测信息的管理、控制和运用,有利于提高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为实时准确地掌握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分析预测其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各类设备病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建立了面向全路的检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形成了检测数据的集成管理、处理分析、评估决策的综合分析应用体系,为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集成管理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工务、电务、供电基础设施动态检测数据的统一管理,为后续的数据综合分析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重载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线路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工作量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线路维护检测方式和技术已很难适应当前铁路的发展步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介绍国外铁路线路维护检测先进技术和装备,为提高我国铁路维护检测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建立状态修等新型铁路维修体制出谋划策,以解决繁忙运输与线路维护检测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牛道安 《铁道建筑》2020,(4):5-8,16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保障和科学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的重要依据,对我国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铁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内联调联试阶段和运营阶段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对海量检测监测数据的分析运用。提出了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如检测装备统型融合和智能化发展、检测数据管理和分析共享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多源数据智能分析应用等,对完善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供电应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提升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供电设施维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多条已开通高速铁路供电维修的设计经验及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编写心得,对我国高速铁路供电维修的机构设置、总平面布置、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应用等主要技术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使用的综合检测列车是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装备专用检测系统,对线路和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轮轨和弓网接触状态及列车有关指标等进行高速动态检测.具有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在线数据集成、综合处理和分级评价等功能,是保证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正常运营的重要技术装备.此文根据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使用现状,对综合检测列车高级修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在铁路工程建设期间摊销的高级修费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是高速铁路成功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根据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要求,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对"三网合一"的测量原则进行了论述,并系统研究了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布网原则、测量方法和精度等技术标准及确定原则。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实践验证了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前中国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方式的介绍,引申出集中监测和分析高速铁路钢轨电力牵引回流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速铁路钢轨电力牵引回流集中监测的方法,为保障高铁运营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号召下,铁路行业正经历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融合,将全面提升铁路建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建设向"智能建造"转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铁路路基工程信息化技术成果,详细阐述了铁路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系统功能、技术方案及其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铁路路基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铁路路基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为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旅游铁路对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旅游铁路的快速发展。文章研究将视频监控、蓝牙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旅游铁路消防安全管理;结合都江堰—四姑娘山旅游铁路(都四线)示范工程,建设了消防系统智能运营维护平台平台,重点实现人员自动检测、定位和跟踪,消防设备设施状态实时监测和预警,以及灾情现场火灾参数动态监测与预警,能够极大地增强旅游铁路消防系统运营维护能力,并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准确可靠救援指挥参考信息,为旅游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工务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养护技术升级改造为背景,梳理总结我国铁路路网规模、运营速度、轨道结构、检测技术、维修策略、作业手段等方面发展的主要历程,阐述我国铁路工务线桥结构现代化、作业手段机械化、维修管理科学化的养护维修理念,最后从推进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维修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维修手段、积极推进运营维护智能化等四个方面展望铁路工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