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依据激励相容理论,指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一体化开发模式有利于土地增值效益返还和提高两者的综合收益.从上盖物业、沿线物业和偏远区域3个维度对一体化开发项目进行市场定位,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圳地铁BT模式的创新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依据激励相容理论,指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一体化开发模式有利于土地增值效益返还和提高两者的综合收益一从上盖物业、沿线物业和偏远区域3个维度对一体化开发项目进行市场定位,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鉴于当前轨道交通一体化综合开发滞后于地铁线路建设进度的客观条件,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已成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及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核心主导角度出发,提出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到一体化实施阶段的关联性,利用土地功能混合使用与公共交通高效换乘的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土地开发范围和实施模式进行控制、激发和引导,实现城市功能集聚、空间整合和引发城市区域立体化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旨在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反思并提出建议。因此,研究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模式,对于目前我国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空间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目前北京轨道交通上盖一体化、沿线地下空间一体化、站域综合体一体化开发、沿线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典型案例,对其相关政策、体制、投资、开发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一套“统一主体,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的开发模式,提出需要大力进行政策、体制、立法的创新,进一步助推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物业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物业开发案例,结合作者在设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车辆段开发进行归纳总结,提出3种模式:地毯模式、地下掩土模式及高架模式.从投资决策与收益、土地性质与使用权属以及消防3个方面,对车辆基地物业开发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以翔实的数据和图片,介绍国内外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6.
王耀 《铁道勘察》2022,(1):101-104,1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成为城市立体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充分疏散地铁客流、有机结合周边地块并服务于附近大规模居住人口,在北京地铁6号线常营站建设项目中采取一体化开发的建设模式,通过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与周边物业公司开展合作,最终确定前期通盘规划、中期同步施工、后期一并交付的开发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无锡市中心TOD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核心商业区的现状调研分析,结合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规划,并借鉴国内外一体化开发案例经验,深入剖析该城市核心商业区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构想方案,分析既有建筑的改造和一体化开发后对商业及交通带来的影响。希望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契机,为实现更便捷的换乘功能,提升城市商业体整体价值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实现GIS互操作的最佳途径之一.就如何利用WebGIS实现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建立基于WebGIS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模型,为开展基于WebGIS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发展迅速,近年来"TOD"开发模式进一步引领了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浪潮,打造了一批土地集约化、功能多元化、生活便捷化的城市轨道微中心,充分实践了"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依托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站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场地、模式、功能、工期、资金5类问题,研究提出协调利用棚户区改造的"一次性招标"等政策,实现"合并用地、综合功能"的轨道交通综合一体化开发创新模式。该项目有效推进地铁建设、解决历史问题、节约地铁投资、满足居民需求,在经济、社会和实践等方面成果斐然,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多方共赢,可为后续类似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铁路产业相关企业物资采购供应模式的现状,通过剖析现代物流理论中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提出了组织和新构"横向一体化"的铁路物流与供应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探讨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进行控制与储备的规划保障政策,论述分阶段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可开发土地进行储备,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用地支持,保证政府筹集地铁建设资金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费用高,因此大家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期望也越来越多,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效益作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融资途径。香港的成功经验激励着大家对"轨道+物业"发展的追求。但鉴于政策、规划管理体系、轨道建设运营制度等众多约束因素,国内城市轨道交通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实施艰难无比。通过项目实例研究,从规划、轨道财务、市场等全景角度探讨轨道交通TOD的协调框架和策略,目的是促进"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城市、轨道财务、市场三者协调发展,使得轨道TOD发展理念下"轨道+物业"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与城市一体化规划,需要精细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采集城市站点周边土 地利用及空间分布数据,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开展站点域尺度的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性研究。首先,运用 K-means 聚类算法挖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性的形态模式辨识方 法;其次,基于 TOPSIS 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性的量化评分方法;最后,以北京轨道交通网 络作为案例,分析得到土地利用梯度特性的 5 类形态模式以及各站点土地梯度特性的量化评分,为促进轨道交通 与城市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停车场建设存在的问题(规模大、占地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阐述停车场综合开发的概念和意义;比较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某停车场综合开发中的停车场布置方案,对停车场上盖物业的综合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城市未来轨道线网建设资金需求,形成地铁"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上市融资-轨道建设"的良性循环,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对地铁沿线土地储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分析项目管理在地铁沿线土地储备业务中的应用,明确项目管理中各类机构定位,理顺工作流程,通过规范计划管理,考核机制、收益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序推进地铁沿线土地储备业务。  相似文献   

16.
"交通引导发展"模式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引导发展(TOD)理论源于美国,是一种倡导"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的土地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外多数TOD研究和实践都基于相对微观的社区层面。而将TOD理论应用于全市域层面,以此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空间结构,引导沿线土地开发将更具意义。对TOD的内涵及实现TOD理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概念误区,引用国外成功TOD的实践经历,探讨适合我国发展的TOD模式,并设计出基于TOD模式的车站及周边土地规划策略,在实施TOD过程中,应制定灵活变通的策略及行动方案,集合政府部门、交通运营机构、开发商及科研部门共同完成。尽快制定沿线土地供应计划是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推行TOD理念必将改变现有土地政策及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公共交通导向土地使用的开发策略(TOD)理念虽已成为共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为深入分析以上问题,以昆明市为例,研究在城市现状及远景规划控制下,轨道交通周边的用地、人口、岗位分布情况,发现TOD发展理念并未很好地融合到我国现有规划体系中,实施中缺少轨道交通对建设用地分布的"强反馈"机制。提出总规、控规、轨道交通规划3个层面上的规划建议,以期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良性互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先验数据有限且存在不确定因素情形下,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空间分异的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云灰色模型和马尔可夫链的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系统云灰色模型,使用较少量的历史数据完成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各类性质用地面积变化曲线的粗略拟合;借助马尔可夫链进行系统状态划分,通过缩小预测区间以提高预测精确度;运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03-2015年南京市轨道交通1号线主要吸引范围内土地利用性质的空间分异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加剧了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的空间分异,其周边各种性质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趋势呈现出非平稳随机过程特性;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性质土地利用的影响方式与影响强度各不相同,其中,对居住用地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对公建用地吸引作用不明显,对工业用地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