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基于甘肃省某防沙治沙生态公路项目对沙漠公路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选择了草方格防沙固沙措施。该措施确保路基边坡的施工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对延长沙漠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了沙漠公路远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选取典型路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复合型纵向沙垄分布区的不同地貌单元与部位,如沙垄垄体及垄间低地,沙垄的迎风坡、背风坡及垄顶等,公路的沙害形式及其强度等差异很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地形起伏影响,导致在不同地貌单元与部位上,风沙运动特征明显不同;二是在不同的路基断面形式上,公路沙害的形式及其强度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两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使得调查路段上的公路沙害表现十分复杂,可划分出多个不同的区段.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也对防沙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蔡欣宇  汪平  周晶  高振燕  赵满喜 《公路工程》2008,33(2):22-24,31
依据荒漠藻固沙结皮与风沙学基本原理,针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环境特点,分析了省际通道公路建设取沙过程产生的地表植被剥离、沙丘活化等环境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风沙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取土场扰动减缓措施与沙障恢复技术。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固定取土场边坡和底部的流沙,并有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改善土壤营养成分,促进植被恢复,是一种成功的取土场固沙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S233线塔中-且末沙漠公路防沙体系,经受了10年的流动性沙丘侵蚀,在光建不养的情况下,防沙体系已逐渐失去防沙功能.很多路段积沙上路,给过往司乘人员带来不便及安全隐患.该路段第一次对防沙体系进行恢复,介绍了阻沙栅栏和草方格沙障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风沙地区公路取土场施工的环境影响与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荒漠藻固沙结皮与风沙学基本原理,针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环境特点,分析了省际通道公路建设取沙过程产生的地表植被剥离、沙丘活化等环境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风沙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取土场扰动减缓措施与沙障恢复技术.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固定取土场边坡和底部的流沙,并有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改善土壤营养成分,促进植被恢复,是一种成功的取土场固沙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锡乌穿沙公路修建在库布齐沙漠高大的流动沙丘区,风沙流侵袭与沙丘整体前移埋压公路是主要沙害形式。现有防沙措施是沙障保护下的人工植被及封育恢复起来的天然植被构成的综合防护体系,固沙及阻沙效益明显。文章重点介绍了防护体系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沙漠地区公路工程日渐增多。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少雨、风大沙多、流沙蔓延,给公路建设及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困难和危害。目前我国已在一些沙漠地区修筑了沙漠公路,虽已取得不少建设经验,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沙漠地区沙自身工程性质的特殊性,沙漠地区公路的选线、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及防沙和固沙措施对于保障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通畅安全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8.
沙漠化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沙漠化同样危害着正常的交通运输,风沙时常阻断公路,降低行车速度和公路的使用效能。文章通过对防沙体系机理研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工程设计方案,对类似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五道梁至雁石坪风沙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五道梁至雁石坪风沙特点及沙害的严重程度,采取阻、固相结合的措施,在铁路路基两侧设置石方格沙障、喷洒固沙剂和挡沙栅栏,有效地防治了沙害,为高原旱寒地区铁路治沙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临策铁路路基沙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光 《路基工程》2008,(1):163-164
临策铁路位于我国西部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和巴丹吉林沙漠北部边缘,途经地段多为戈壁荒漠,处理沙害是该线路基工程的重点,论文对临策铁路不同地段沙害特点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进行探讨,并简述了路基采用植被防沙、石被防沙和明洞防沙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各领域(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经济、汽车工程和机械工程)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具体对策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从事公路交通行业的学者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基础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对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在日照冻融变化强烈、风力强劲的高原砾质荒漠环境下,以PE防风固沙网为平面防护,结合HDPE高立式防风栅栏的立体防护,构成新型综合防风固沙体系,具有抗风蚀性能强及环保等特点;现场观测及风洞试验结果证明:其防风固沙效果良好,工程可靠,可完全替代传统草方格等措施,并能显著减少养护工作量。对类似生态脆弱、沙害严重的地区,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密至罗布泊铁路岩盐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文 《路基工程》2012,(2):111-113
介绍了哈罗线岩盐的工程地质特征与载荷试验结果,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岩盐对路基造成了工程危害,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路养护管理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高速公路机电设施养护评价是"预防性"养护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缺乏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养护评价标准,如何科学的实施系统评价、分析系统质量问题是交通工程行业正在探索的难题。因此,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养护管理缺乏科学的评价依据。从机电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和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电工程养护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基于机电工程的特点,从评价目标入手,以评价体系为框架,分析评价指标,简要介绍评价方法,初步搭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面临的人与自然和谐、交通安全与效率、环境污染、人居条件等突出问题,分析了城市密实路面铺装材料与增加地表渗透,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减少热岛效应,实现部分尾气分解等社会发展需求的不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多孔材料作为新一代环保型路面材料的设计理念,以改变路面仅具有单一通行功能的现状,使其兼具通行与透水、降噪、低吸热、减小汽车尾气污染等环保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以多孔结构为主体或基体具有透水、降噪、低吸热、减小汽车尾气污染功能的4种路面材料的设计、性能、功能和局限性,并进一步论述了环保型多孔路面材料的设计理念、研究进展与设计架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多孔路面材料的功能与性能协同设计方法、多孔结构的力学模型、行为理论等关键内容需要开展系统研究;其应用不仅能够拓展路面的功能,引发路面技术的变革,同时能够丰富和发展现代道路工程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带动现代道路工程技术进步和相关社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宁环城高速公路K18路堑滑坡形成机制与综合处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是南宁盆地高等级公路建设和营运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运用工程勘察与数值计算等手段研究了南宁环城高速公路K18路堑滑坡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和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边坡属不良地质结构的顺层折线中型滑坡,主要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入渗和路基开挖;在饱和状态下,稳定性系数平均为0.88,属于不稳定边坡,危及公路的安全。针对滑坡特点和工程环境条件,研究应用以锚拉桩 预应力锚索轻型支挡结构为主,辅以排水、绿化的综合原位处治工程措施。实践证明,该处治对策具有安全可靠、保护环境、节约投资和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治理费用比传统单一技术措施节约30%,对南宁盆地类似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房浩  王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49-152,220
该文针对细砂路基施工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以细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基础,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从材料与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安全管理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细砂路基填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为同类型工程实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代建段及迎宾三路隧道管理中心基坑工程的特点。叙述了基坑工程的围护、地基加固、降水、接缝处理、支撑等施工技术措施和周边管线的保护。通过施工监测,证明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宋旭东 《路基工程》2011,(4):113-116
泥岩是由粘土矿物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多具有膨胀性,对隧道和路堑工程有较大的影响。对兰武铁路永登地区泥岩工程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阐述了泥岩的物质构成、物理力学指标,分析了泥岩的膨胀特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峰  周富华 《路基工程》2020,(4):222-226
对广西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沿线路堑边坡炭质岩工程特性进行研究,阐述了炭质岩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指标,分析其强度变化与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关系。进行有机硅固化剂封闭坡面和喷混植生防护试验,固化剂对降低炭质岩的亲水敏感性和保障边坡稳定具有一定效果,较传统防护措施更容易实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