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中,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SMA的出现,改变了混凝土桥梁沥青桥面铺装的质量,全面地提高了沥青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由于SMA混合料具有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过程,从优化矿料级配、改善矿质集料的路用性能、合理选用配合比设计指标、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高温稳定性(车辙动稳定度)的方法,结合试验实践指出了设计过程中提高高温稳定性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浅议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相似文献   

4.
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止雨水下渗等要求,宜选粒径较小、空隙也较小的密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相似文献   

5.
详细论述了按照最大理论密度标准级配设计出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点,以及体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总结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合理级配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沥青混凝土(AC)、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和开级配摩阻层路面(OGFC)等新型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柞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为AC-16沥青混凝土,从工程实际分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AC-16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范围的规定过于宽泛。在提出该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对上面层两种AC-16典型级配形成的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适用于该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AC-16沥青混凝土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的理论和试验分析,对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级配组成特点进行研究,同时。比较断级配和完全断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不同,由此可断定断级配沥青混合料是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混合料型式。  相似文献   

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防治、集料级配与混合料试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及平整度的控制、线路的测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自检情况和质量问题处理情况研究了路面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10.
娄新高速公路起点至茶园互通段为利用原潭邵高速公路娄底连接线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上面层采用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同时在基层顶面设置一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系列试验,研究了新型橡胶沥青的贮存稳定性、级配设计、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橡胶沥青突破传统橡胶沥青只能采用间断级配和高油石比的局限,采用了连续级配和低油石比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均能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重裁交通特点,结合我省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国外级配微分布研究成果,讨论现场热拌沥青混合料离析,尤其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热料仓级配离析控制的重要性,提出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设计、粗细集料作用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屑代砂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本保持沥青混凝土矿料中粗集料的含量及其级配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细集料中石屑所占比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石屑代砂后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在沥青混凝土中利用石屑大比例替代河砂的可能性,取得了具有实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工艺是不同的 ,在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现场施工工艺 ,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 ,进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路面石料质量要求及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由级配矿料和作为粘结剂的沥青共同组成。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大家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沥青性能和配合比设计研究两个方面,沥青优中选优,甚至采用改性沥青等工艺。的确作为粘结剂的沥青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质影响较大,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石料在其中起到骨架作用,石料的规格、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对沥青混凝土同样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将适当用量的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分别掺入AC-13和SMA-13两种级配中设计成7种沥青混合料.通过试验比较了7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能明显地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其增强效果优于聚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用有限元软件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沥青层厚度、沥青层模量对裂缝发展的影响。在沥青加铺层设计时,可通过添加改性剂、改变集料级配或混合料组成等措施提高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7.
1废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基层构造机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柔性结构,由级配矿料和沥青组成的具有一定密实度的板体结构,由沥青将矿料粘结成整体.沥青混凝土结构柔性取决于沥青.在自然环境下,受空气、阳光、温度的综合作用,沥青质和胶质逐渐失去原有性能,使路面产生脆裂、松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等因素对其体积性能(空隙率)和表面特性(构造深度)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与密水性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了级配组成中对混合料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试图寻求最佳的级配形式,以指导实际沥青路面工程的材料设计。  相似文献   

19.
矿料的配级类型是保证公路路面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它可以保证路面在承受和传递行车荷载作用时,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性能,并提高路面的抗压、抗弯、抗磨和高稳定的特性,从而提高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单层沥青混凝土的材料级配要求、生产配合比的确定、施工注意事项,并分析单层沥青混凝土在二级公路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