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通过有关试验的分析对比,认为在水泥剂量受限制的情况下混合料的粗细程度、集料的质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几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提出建议以使室内试配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有关试验的分析对比,认为:在水泥剂量受限制的情况下混合料的粗细程度、集料的质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等几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使室内试配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合理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严重开裂的情况,文章依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90d龄期的劈裂强度σsp限值以及劈裂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推知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限值。经水泥稳定碎石劈裂强度限值合理性检验以及施工、设计检验,推荐了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合理强度取值范围,对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通过有关试验的分析对比,认为在水泥剂量受限制的情况下混合料的粗细程度、集料的质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使室内试配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大规模利用拜耳法赤泥,将其作为砂石应用到公路基层,研究其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赤泥基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含水量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大而降低,7 d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综合考虑后选定配比:水泥∶碎石∶赤泥为5∶60∶35。1 km的水泥稳定碎石赤泥基层比相同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节省造价839 544.5元。因此,赤泥可作为砂石在公路基层中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利用雅泸高速公路石棉段大量堆积的石棉尾矿,对石棉尾矿用作水泥稳定基层集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开辟一条石棉尾矿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对石棉尾矿的基本物理性能和路用性能如表观密度、压碎值、磨耗值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石棉尾矿水泥稳定基层的配合比设计。研究表明:石棉尾矿的表观密度为2.65 kg/cm3,压碎值小于12%,磨耗值小于23%,完全满足水泥稳定基层集料的基本性能要求。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石棉尾矿水泥稳定基层的最优水泥用量为4%,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3.17 MPa,满足水泥稳定基层的要求;对石棉尾矿级配碎石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其颗粒呈立方体状,能够形成良好的嵌挤结构。因此得出石棉尾矿具有良好的嵌挤性和适宜的抗压强度,是较好的水泥稳定基层集料原材料。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我国高速公路常用的承重结构层,由于水泥用量不合理、施工工艺不科学,新建基层常常出现开裂情况,进而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采用新水泥碎石混合料CBG-25断级配设计理论,计算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并通过不同级配和水泥剂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级配和水泥剂量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实体工程实施效果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现场施工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快速施工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泥稳定碎石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了复合型外加剂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型外加剂有效地改善了水泥稳定碎石的各项力学性能和物理指标,缩短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养生时间,达到了提前铺筑面层、开放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1,66(6):59-62
为了全面认识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性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15年长龄期下强度发展规律的研究。通过对不同龄期的道路强度值进行拟合分析,揭示了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长期发展规律,建立了水泥稳定碎石龄期与强度之间更为广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受龄期影响,龄期越长,强度越大;前期强度发展迅速,后期强度发展规律缓慢;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稳定碎石浸水强度损失率越来越大,其强度更容易受含水率影响。为保证运营期的路面使用寿命,应注重前期的养生与后期的养护,并做好路面的排水。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呙贵春  王捷  陈飞 《公路》2007,(1):171-17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并对其各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水泥稳定基层的抗压回弹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述。阐述了建立两者关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两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类基层存在着设计指标、施工控制指标、竣工验收指标的不一致性,文章通过对水稳基层材料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龄期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顶面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找出强度与模量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都随龄期单调变化,而且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2.
彭伟 《路基工程》2021,(3):100-104
通过室内浸水膨胀率试验、CBR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设计了60 %钢渣掺量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材料配合比,对比研究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粗型C级配钢渣碎石材料承载力和体积稳定性最好,4 %水泥掺量的稳定钢渣碎石抗压强度满足基层强度设计要求;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养生前期力学强度增长速率大于后期强度增长速率,室内标准养生试件抗压强度较现场养生试件强度提高了17 %,16 %;干缩观测时间≥28天,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干缩性基本消失;冲刷时间>60分钟,水泥稳定钢渣碎石累计冲刷量曲线减缓,质量损失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碎石是路面基层中的常见材料,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法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现结合杭绍台高速工程介绍其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振动压实试验设计原理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辉 《中外公路》2006,26(6):174-177
采用公路基层施工规范推荐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较多的收缩裂缝。该文借鉴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筛选出9种集料级配设计方案,对其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缩试验,优选出干缩应变小、抗压强度较高的集料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分析了集料级配组成对抗压强度和干缩应变的影响,并对其集料级配的合理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水泥与粉煤灰的配合比以及水泥含量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6.
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由于刚性大,容易收缩开裂,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一般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受级配和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在固定级配的基础上,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掺加适量的纤维,以减少基层材料的刚性,增大其抗裂能力.鉴于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多,文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试验,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和较小的收缩系数.  相似文献   

17.
周岳华  刘欣 《公路》2004,(11):162-164
结合茂湛二期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材料及配合比设计,以及拌和、摊铺、碾压和养生等施工工艺.并总结了质量控制要点.供其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伟雄  张肖宁 《中外公路》2011,31(1):213-216
针对规范中没有对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中各筛孔变异性做出明确的要求,笔者基于无侧限强度的可靠保证率下的置信区间,提出关键筛孔的变异范围,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类基层设计指标、施工控制指标以及竣工验收指标存在的不一致性,该文通过水稳基层材料室内试验探究了不同龄期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指出了强度与模量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建立了两指标随龄期变化的对数回归公式,以及同龄期下模量与强度的相关关系,为实现设计指标、施工控制指标以及竣工验收指标的一致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控制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辉 《公路》2006,(8):34-40
运用级配设计理论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产生裂缝这一缺陷,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多种典型集料级配设计方案,通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试验,优选了抗裂性能良好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并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合理级配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