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纯电动汽车是当前缓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然而,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却受到续驶里程较短等瓶颈问题的制约,难以得到有效普及。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和综合行驶性能,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方案及其系统分析方法。采用一种表征动力源部件与机械耦合机构节点之间内约束关系的通用矩阵式拓扑设计方法,系统探索基于基础构型方案的所有可行性备选构型,获得各备选构型的输出特性,并自动生成备选构型的拓扑结构表达式和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对所有备选构型的最佳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能进行仿真,通过比较备选构型的性能以筛选获得综合性能出色的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对备选构型的最优能耗经济性与极限最优动力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共获得25种满足能耗与动力性能筛选条件的构型;以单电机驱动构型方案作为参考构型,最终得到5种最优能耗经济性与最优动力性能均优于参考构型的优化构型方案解集,其中具有最佳经济性和动力性构型的0~120 km·h-1极限加速时间为10.973 1 s,最优能耗经济性为13.610 6 kW·h·100 km-1;该方法能够有效筛选获得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优异的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和综合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2.
围绕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多方案决策问题,引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三标度法来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随后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中的模糊折衷型决策算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排序。上述算法在对公路可行性方案决策过程进行模拟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模糊元素的线性性质,可最终获得问题的解析性结果,成为使目前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方案决策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背景分析,阐述其路线走廊选择、路线方案拟定,初步分析城市规划、工程地质、重点控制性工程、环境敏感点、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对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分析表明: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方案的选定需要有大局观、全局意识,只有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4.
柯水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317-320,324,400
在阐述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影响因素的同时,介绍了一种综合交通枢纽选址的方法,根据交通四阶段模型产生出若干备选方案,并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综合评价最高的作为最终方案,同时提供了一个算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关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选址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算法的停车诱导与交通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停车诱导和交通流控制双重目标函数约束下,建立了停车诱导与交通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首先,以备选停车场泊位饱和度和路段交通流饱和度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分层搜索模型,确定停车场初始解集.然后,采用模糊优选方法进行初始备选方案的排序研究,通过隶属函数对各备选停车场方案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备选方案与基准方案的贴近度数值求得最优解.最后,以安徽省铜陵市中心城区某停车小区作为计算实例,证明了停车诱导与交通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能够成功地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6.
道路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实用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灰色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最优方案和备选方案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对立交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最优桥型方案的确定是桥梁初步设计阶段的关键内容,决策结果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开展和实施。目前山区桥型方案的确定主要以经验判断为主,可采用的理论方法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一种山区桥型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从经济、技术、社会3大方面综合考虑影响桥型选取的多种因素,选定12个评价指标,构建山区桥型方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桥型评价指标权重以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造加权灰色关联系数决策矩阵,并采用逼近理想解法计算各备选桥型方案与灰色关联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最后以相对贴近度的大小作为评判依据进行优劣排序确定最优桥型方案。运用该评价模型对贵州普安县山区某公路3个备选桥型方案(A_1~A_3)进行比较,获得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A_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A_2)和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A_3)3个方案的贴近度分别为0.597 7,0.315 6,0.400 3,优劣排序为A_1A_3A_2,即第1方案为最优方案。将该桥型方案应用于实际桥梁建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为山区桥型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量化评估公路钢桥预制构件工厂化制造中的多属性信息以制定符合实际建设需求的最优制造企业方案,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TOPSIS法的公路钢桥制造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与表征公路钢桥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特点,提出预制生产模式下公路钢桥的层次划分方法,依托钢桥制造方案的属性建立备选制造企业的多属性评价体系;其次,基于制造任务信息模型和制造企业信息模型构建钢桥制造匹配模型,通过本体推理得出备选制造企业;然后,采用三角模糊数和0.1~0.9标度设定法计算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属性权重并构建初始多属性决策矩阵,提出改进的三角模糊数-TOPSIS法对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规范化多属性决策矩阵进行数学描述并求解得到综合接近度指数,从而实现备选制造企业的优劣排序;最后,将该决策评价方法应用于具体实施案例中,对4种备选制造企业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综合接近度指数依次为0.918,0.745,0.797,0.203,其中,方案1为最佳制造企业策略,方案3可作为次优策略备选。所提出的公路钢桥制造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公路钢桥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企业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实现自动化决策,为钢结构桥梁的自适应、自治生产奠定基础,提高公路钢桥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自治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从小样本、不确定和不完备信息、相对最优决策等方面分析了灰靶决策用于边坡处治备选方案优选的可行性,考虑评价目标权重的影响定义了修正满意效果值,构建了基于修正灰靶决策的边坡处治备选方案优选模型,以潭邵高速公路边坡处治工程为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更全面地考虑优选过程的特征、更充分地利用专家咨询意见,使优选结果更科学、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如何从若干套备选综合交通规划方案中,利用数学定量评价方法,选出相对最优方案这一定量评价的意义与科学性,阐述了评价的原理,构建了综合交通规划设计方案定量评价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纯电动车动力系统的参数匹配方法。该方法以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100km电耗等多个整车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以传动比为优化变量建立参数匹配优化模型;再以该车型的最基本性能指标作为约束条件得到传动比的可行域,在可行域中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求出固定传动比变速器和两挡变速器两种情况下的Pareto最优解集,作为备选方案集;综合对比不同电机的备选方案集,确定最终的参数匹配方案,并进行样车的开发。转鼓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车辆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验证了所提出的参数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涉及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结合二广国家高速公路湖南段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过程,具体分析、探讨路线方案布设的部分主要影响因素,浅谈该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路线方案的拟定和比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Vague集的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通式立交方案评价是立交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方案比较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综合评价又是设计中的关键。根据模糊集的推广形式—Vague集,提出基于Vague集的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Vague集之间相似度量,得出最优方案与各备选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从而寻求对立交方案评价的量化,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陕西省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过程,具体分析、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该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路线走廊方案的拟定和比选过程,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在出行前最优路径选择准则方面表现出多目标性及多属性的特点.为满足驾驶员的偏好来选择最优路径,文中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求解备选路径属性权重向量;结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WAA(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ing Operator),计算各路径的综合属性值,据此选出最优路径.实例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沥青搅拌设备使用过程的问题,采用系统可用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进行可用度权衡需考虑的问题和详细步骤,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备选方案,比较后获得最优方案。简要介绍了利用最佳费用曲线模型对可用度与寿命周期费用间的综合权衡。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分析过程,由此论证了系统可用性方法应用到沥青拌和设备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交通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陕西省潼关至宝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7):40-45
针对高速公路边坡施工备选方案的组合灵活、方案繁多问题,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提出双层决策模型,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通过上层精简总方案数量、下层优选最佳方案,以达到简便快速决策施工方案的目的。以周口~南阳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基于上下路堤填料、护坡方式、坡率优化等边坡施工技术进行方案分类分组,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双层决策模型,优选出最符合工程特征的方案。比选结果表明了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可以普遍广泛应用于多组合方案决策问题中。  相似文献   

19.
交叉路口是自动驾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复杂交通场景,采用高精度地图方案成本高昂,而仅通过车载传感器难以有效识别路口形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拓扑地图与视觉可行驶区域检测技术的路口局部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基于开源拓扑地图采用A*算法规划全局导航路径作为引导线,然后通过语义分割技术识别当前可行驶区域,并结合车辆实时定位信息,在路口确定局部路径的起点、终点与一组备选控制点,最后采用贝塞尔曲线插值方法,得到备选路径的曲线簇,根据多维度加权代价函数结果选取最优局部路径,进而实现车辆在路口转弯过程的自动驾驶。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在路口处有效规划出局部路径,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在路口处的通过能力,路口通过率可达99%。该策略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量产降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刻画居住选址备选方案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选取通勤成本、住房成本、小区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等效用变量,构建了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利用2005年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弹性分析,研究了效用变量改变所引起的备选方案选择概率的改变.结果表明:配对巢式Logit模型具有比传统多项Logit模型更优的统计学特征,并且能刻画空间相关性随备选方案之间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性;较之以往研究中仅假定相邻空间存在相关性,该模型更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