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降低柴油机的排放,满足当前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分析了更高轨压燃烧系统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在同一台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高轨压燃烧系统匹配不同的气道方案、燃烧室方案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轨压燃烧系统能够使发动机中、高负荷区域碳烟排放降低约20%,小涡流比大流量系数的气道、扁平化燃烧室结构方案能够使发动机性能更佳。相对于原燃烧系统,高轨压燃烧系统WHSC测试循环碳烟排放降低了约60%,发动机排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之间的匹配影响发动机性能.本文制定了一种国六发动机增压器选型试验方法,按照动力性、边界条件、排放、经济性依次进行判断筛选增压器,当增压器不能满足优先度较高要求时,不再对该增压器进行后续比较.通过试验,从参与选型的4台增压器中选择出了最适宜发动机的增压器,满足发动机性能需求;提高了增压器选型与匹配的选优...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作为通信和指令控制的上位机,组建了一套进排气系统多点压力、温度的自动采集和记录测试系统。使用该测试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进排气组件进行了匹配性研究,经过系统的压力、温度对比试验,针对具体一款发动机找到最佳的进排气组件,有效地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同时该测试方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发动机匹配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客观、量化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合适的动力总成对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Cruise仿真软件对匹配某款微卡的几款发动机在不同传动系速比下进行了整车性能分析,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前提下,选出了最佳的发动机匹配方案,使燃油经济性最低,并满足了最新的法规油耗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微型客车在匹配新的发动机初期,三元催化器设计方案HC排放超标问题,文章论述了催化器设计改进的4种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5种设计更改方案,最终满足了常温下冷启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Ⅰ型试验)HC排放限值(0.1 g/km)的百分比要求(工程目标为此限值的50%).催化器结构(主要为载体距离排气歧管距离)及配方(铂(Pt)、钯(Pd)和铑(Rh)3种贵金属的比例)对发动机的排放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控多点喷射LPG发动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对NJG427发动机进行电控多点LPG发动机改造的总体设计方案,对电控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进行了设计,进行了大量的发动机性能和排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切实可行,电控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改造后的燃气发动机性能指标和排放都达到了预定设计目标,满足轻型货车、城市中巴和支线公交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按照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的试验方法,对采用了EGR和DOC技术路线的某六缸增压柴油机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该技术方案对该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本相对低廉的EGR+DOC技术路线可以满足该柴油机的国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G125摩托车用汽油发动机156FMI作为样机,提出了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总体技术方案。对电控系统的转速和负荷测量方案进行了设计,对转速信号轮、节气门体、氧传感器、喷油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选型、安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发动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电控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优于原化油器式发动机,整车排放满足欧Ⅲ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CNG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开发及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了一种燃气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将某电控汽油喷射式轿车改装成CNG/汽油两用燃料轿车,并进行了控制方案研究和优化匹配试验。该车燃用CNG时的排放指标达到欧Ⅱ法规的要求,整车动力性满足企业标准,在燃用汽油时仍保持了原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提高国Ⅲ柴油机排放水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安装EGR和DOC+POC耦合式后处理装置,对一款国Ⅲ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改造和排放升级试验.通过调节EGR和供油参数,对改造后发动机的ESC十三工况点分别进行了排放优化,并按照优化结果进行了ESC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通过改造和优化,ESC排放水平能满足国Ⅳ限值.同时对EGR和供油参数的调节以及后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1.
对燃料电池及纯电动汽车两种技术方案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分类、辨识和分析,并对危险源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需要的管理思路,以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确保实验室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内乘用车排放试验室现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中对不确定度的定义和评定要求,将尾气排放测试系统、底盘测功机等仪器和设备、环境条件、标准物质、试验操作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度用于评定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精度,通过计算得到了碳平衡法油耗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且表明了该结果的置信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对载荷谱的需求,本文介绍实车动态载荷谱采集、处理、分析和特征提取的方法,为进行实验室整车道路模拟试验以及CAE仿真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孟良  李洧  詹兴泉 《汽车工程》2003,25(2):142-146
运用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特性,利用道路(天津市)状况下特定车型的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分析和研究了道路车辆排放性能;通过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道路车辆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测量车辆排放并与ECEl5工况所得到的结果比较、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道路下的车辆实际排放要多于实验室测量。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基于PLC控制的移动电站性能评估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完全实现了移动电站性能测试自动化,对我军移动电站招标测试工作有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实验室建设中与PLC相关的硬件、软件部分。  相似文献   

16.
Rollover mitigation for a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 has a high probability of rollover because it is usually loaded heavily and thus has a high center of gravity. An anti-roll bar is efficient for rollover mitigation, but it can cause poor ride comfort when the roll stiffness is excessively high. Therefore, active roll control (ARC)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optimally control the roll state of a vehicle while maintaining ride comfort. Previously developed ARC systems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cost, complexity, power consumption, and weight. In this study, an ARC-based rear air suspension for a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 which does not require additional power for control,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The rollover index-based vehicle rollover mitigation control scheme was used for the ARC system. Multi-body dynamic models of the suspension subsystem and the full vehicle were used to design the rear air suspension and the ARC system. The reference rollover index was tuned through lab tests. Field tests, such as steady state cornering tests and step steer tes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ol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state wer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7.
金祥曙  周晓军 《汽车工程》2007,29(2):146-148,108
依据材料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对汽车驱动桥半轴的疲劳寿命进行预估,结合随机载荷谱处理技术给出了室内试验强化系数的理论模型,研制了汽车驱动桥室内强化试验系统,并对某公司5 t ZL50DWB装载机车桥等多个产品进行了试验。分析表明理论模型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底盘测功机台架与实际道路的滚动阻力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车轮在台架上滚动阻力的分析,建立了车辆台架检测滚动阻力修正模型.以某型汽车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验证.利用该模型求得检测车辆在任意滚筒直径的底盘测功机上的加载功率,其精度满足测功机检测规程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混合动力系统零部件选型设计原则和整车在运行条件下的功率、扭矩需求,确定了动力系统的发动机、SSG、轮毂电机和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并进行了优化匹配、建模仿真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动力系统可满足整车的性能要求,所述方法和所得结果为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保险费用,要求车辆的主要结构在低速碰撞过程中不会产生永久性破坏。因此,文章基于RCAR试验标准,建立了某车型的低速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该车型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前保险杠的吸能盒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系统试验与整车试验,验证了设计结构的有效性,为相关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