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为实现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及时掌握溢油分布并调度船舶,利用空间信息平台开发船舶溢油避险系统。系统首先采用溢油预测模型对溢油范围进行分析预测,实现事故溢油信息的空间布局分析,然后采用船舶避险模型对溢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计算,提取事故影响海域内的船舶信息,最终在空间信息平台下集成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事故海域溢油信息的空间布局分析及事故海域船舶目标的提取,并在空间信息平台下事故海域范围内溢油扩散结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掌握船舶海上碰撞等事故导致的溢油事故、溢油分布范围,及时调度船舶救助,运用空间地理信息平台设计溢油规避风险系统。利用溢油扩散预估模型对溢油扩散海域面进行预估和分析,实现对船舶溢油空间分布实时分析,然后运用溢油避险模型模拟溢油事故扩散海域面积并计算,搜取事故中心海域附近各船舶信息并显示在信息系统。模拟结果证明,该研究分析系统可搜取事故影响海域及其附近的船舶及溢油事故油膜扩散空间信息分布评判,并实现溢油事故扩散情形空间平台实时、全方位可监视可预警。  相似文献   

3.
正3月23日,"两岸直航大型客船海上遇险联合搜救应急演练"在厦门海域举行。此次演练参演船舶8艘,参演人数200余人,首次采用了人员快速疏散装置——垂直撤离系统,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演练模拟两岸大型直航客滚船"中远之星"在海上发生严重火灾亊故,船方组织人员开展自救,并向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请求救助,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根据险情情况,协调有关救助力量进行救援。演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科目,即遇险船舶自救与险情报告,信息通报与应急响应,现场联合救援,以及善后处置。作为此次演练的一大亮点,遇险人员通过左右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广东海事局了解到,受寒潮冷空气影响,广东沿海海域风浪较大,2月20日,粤东的汕头、揭阳海域连续两船舶遇险,随时有沉没危险,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立即组织协调汕头海事局、揭阳海事局、南海救助局等海上救援力量和过往商船进行紧急救援,两船共计8名遇险船员全部获救.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运》2015,(3):78
日前,由青岛市研发的"基于自动识别(AIS)技术的个人海上搜救系统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生命自动搜救系统研发成功,并进入实验应用阶段。该项目研制的个人搜救终端设备配置在救生衣上,具有GPS和北斗定位功能。当遇险船舶发出遇险信号时,岸基站将接收到的遇险船舶信息通知岸基救援机构或过往船只前往出事海域进行搜救,遇险人员携带的AIS个人搜救终端设备发出的求救信号,能够自动定位遇险人员漂移的方位和距离,并显示在救助船舶电子海图上,缩短搜救时  相似文献   

6.
在海上搜救行动中,从事故发生直至救援力量到达,不可避免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期间在海流、波浪、海面风等海洋环境要素的作用下,遇险人员的位置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因此导致遇险人员的位置与救援力量应到达的位置存在差异。救援力量难以准确预判需要搜寻的遇险目标的确切位置,此时个人救生设备的配置和性能对提高搜救效率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商船配置的个人救生装备在人员搜救中起的作用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主体地位和人权意识逐步增强,海上人命安全和人命救助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发展精确定位的个人海上救生装备非常必要。AIS信标具有精确定位功能,且该信息能显示在有AIS显示功能的雷达图像、电子海图上,可大大提高海上遇险人员的获救几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遇险目标漂移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海上搜寻与救助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遇险目标漂移计算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成为海上搜救研究的热点.采用ADI模式建立广东省毗邻海域二维流场模型,对遇险目标漂移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较好.可为该海域遇险目标搜寻与救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北斗系统已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为了解决海上作业人员遇险救援不便的问题,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立海上搜救体系,海上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报警定位终端,当人员落水遇险后,报警定位终端自动将海上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准确发送到地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及时协调海上搜寻救助力量对遇险者实施救援,提高施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17日,南海海域形成50多年不遇的强台风“珍珠”,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和怪异的移动路径,横扫整个海域,给正在该海域的越南渔船和渔民带来了深重灾难。5月19日晚17点19分,越南外交部照会我驻越使馆,称有多艘渔船及船上几百名渔民在东沙群岛遇险,紧急请求我国政府搜寻救援。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次海上国际救援行动随即展开。英勇挺进:向着强台风中心当日凌晨3点20分,比利时矿石船“庞贝”号在南海东沙群岛海域发动机失灵,以每小时6海里的速度向台风“珍珠”中心漂去,失去动力的难船随时有可能翻沉,8名船员危在旦夕。面对巨大的风险,交…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海域(指辽宁省海上搜救责任区)是海上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域,是交通运输部明确的水上交通重点监管水域。加强辽宁海域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应当全面研究事故规律,分析事故风险与隐患,明确主要事故类型及导致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基于风险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的理念,为有效防控辖区海上交通事故,辽宁海事局启动了海事安全监管"全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建设工作,收集了辽宁海域2000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海上救助系统的救助效率,本文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对事故点和海上救助基地网络中的救助点进行风险值与重要性量化,并以此为依据对事故点与救助点进行等级划分。由于不同风险等级的事故对救助力量需求存在差异性,本文根据高风险等级事故点救援匹配高等级救助力量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覆盖标准的关键点选择模型。最后,以渤海海上救助现状为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薛忠林  徐敏 《航海》2011,(3):58-62
船舶发生海难,船员弃船逃生,发生伤病求治等事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救援转危为安,取决于海上气象、海况条件的优劣,救助力量的专业水平,也取决于遇险船员的求生技能.遇险船员训练有素,救助过程中能熟练配合救助力量,将大大缩短救助时间,增加获救机会.本文针对海上拖救、海上人员转运、弃船逃生、火灾中与外援船舶的协作方面的救援,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末,最后一波强劲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东海海域风急浪高,海上发生多起险情。12月26日晚,在舟山大戢山附近水域,3艘船接连遇险,东海救助局2艘专业救助船连续作战,成功救起5名遇险人员。12月26日20:00许,东海救助局接到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信息:"DAHAIHONGYU"轮在大戢山附近进水即将沉没,船上4人穿救生衣逃离至驾驶台顶部待  相似文献   

14.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架构,自主研发我国的海上安全与通信系统,以更好地保障海上生命和财产安全,掌握核心安全数据信息,及时有效地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实现时间域、空间域和数据域的三维信息通信与交互,为船舶提供全时域、全海域的高保密性以及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和监视服务。系统通过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收发扩容技术、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架构设计和基于北斗技术的海上安全与通信机制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北斗技术的全球海上安全与通信体系。系统可实现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海上安全信息监控、区域选择性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与接收、特别业务及海上常规数据通信等功能。开发该系统对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加强安全数据监控、保障海上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请求救援!请求救援!"17日下午3点45分,海事部门接到遇险报警:"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施工水域153#墩平台,一施工人员不慎落水,请求立即救援!"接报后,江门港口海事处立即启动突发应急预案,派出7名执法人员兵分两路赶赴现场,10分钟后"海巡09437"船到达事故水域,立即组织开展营救,落水人员成功被救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涉海突发事件概率频频上升,受极端天气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海上安全呈现复杂多变的形式,救助遇险种类在多元化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每年我国海域出行船舶因机械故障遇险而出动救助的次数屡屡攀升,这类救助必须采用拖带救助模式。该模式作业难度大、操作复杂、风险较高,尤其面临大型船舶救助需要非常缜密的计划与严格的操作。为了降低风险,强化工作效益,应在海上救助前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排解,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基于此背景,笔者对海上救助拖带作业风险评估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7月4日15:29,东海救助局接获遇险信息,空载货船"荣海79"轮在福建南日岛北面水域触礁搁浅,13名船员弃船登筏逃生,亟待救援。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指派遇险位置附近水域待命的大马力救助船"东海救111"轮和专业救助直升机"B-7328"前往现场救援。16:32,"东海救111"轮抵达现场,该海域受气旋和西南季风影响,现场风力达6级。  相似文献   

18.
正3月4日0150时,越南籍货船"NAM PHUONG 18"轮在防城港企沙口外海域搁浅,压载舱进水,船上共有13名越南籍船员遇险。广西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有序组织救援行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广西海上搜救中心副指挥长、广西海事局局长黄军根先后对应急处置做出批示和指示,要求指导遇险人员做好自救准备,科学施救,防止次生灾害,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月5日2345时,经全力救助,"NAM PHUONG 18"轮在现场浮吊船、过驳船、拖轮等多种救援力量的协助下成功脱浅,险情得到了妥善处置。救助中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19.
船舶在遭遇严重险情事故时,需要在一个适当的海域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稳定险情事故的状况,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升级。作为国家海上交通安全的主管机关,海事部门在接到遇险船舶的避难申请时,如何根据险情事故的具体情况对可能作为避难场所海域面临的风险做出全面评估?文中尝试分析船舶避难场所选择的基本原则、考虑因素和评估指标,为科学评估和选择船舶避难场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向阳  王子维  冯伟  王翀 《船舶工程》2023,(S1):378-380+388
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的风险因素会导致油气泄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综合考虑多维风险因素,建立1个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促进管理以及确保平台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海上油气平台风险因素主要涉及人员、设备、生产介质、作业、环境5个方面,采用质量安全健康环境(QSHE)风险矩阵对每种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和范围,根据历年评估数据及专家经验,综合确定每种主要因素下的第2因素所占权重及分数,形成海上平台特有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