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交线网评价是公交线网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原则,从公交线网的换乘枢纽、线网布局两个方面分层次对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指标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的一般性评价方法,构建了公交线网合理性评价和换乘枢纽协调性评价的理论框架,以期能为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评价及布局规划和优化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交线网评价是公交线网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原则,从公交线网的换乘枢纽、线网布局两个方面分层次对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指标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的一般性评价方法,构建了公交线网合理性评价和换乘枢纽协调性评价的理论框架,以期能为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评价及布局规划和优化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具有复杂网络的特性,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研究了常规道路公交线网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特性的影响.通过应用复杂网络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对此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常规道路公交线网可以用来弥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存在的先天不足(比如投资大、密度低等).以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对比分析了其作为一个独立网络系统和在常规道路公交大背景环境下的关联网络系统所呈现出的不同网络特性.研究表明,常规道路公交线网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平均最短路径、网络效率、网络费用等网络特性有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北京市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共赢,促进城市发展的观点,从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调整、交通枢纽调整和起讫点的确定3个角度分析了实现共赢的途径,并针对北京交通现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运量公交是一种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之间的公交系统。在明确中运量公交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促进常规公交转型升级、完善公共交通结构层次、发展"绿色交通"三方面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中运量公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了中运量公交在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并对规划过程中的制式选择、路权保障与道路交通影响、常规公交线网调整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6.
德国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衔接的布置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衔接效果同其周围的公交线网与换乘通道的布设方法有密切关系.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分类列举了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线网与换乘通道布置的典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剖析.提炼出4条可借鉴的经验:① 当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线路较多时,按单向循环线设置这些公交线路的走向比较有效,可以减少公交车之间的交织行为,提高车站附近道路的通行效率.② 在轨道交通车站布设公交单向循环线的方法很多,除了利用公交车、出租车及自行车站外,还可利用街坊、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小型公共设施、绿地道路、道路及交叉口加宽、立交桥下空间等实现公交单循环线. ③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距离应尽量缩短.④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换乘通道尽量避免与车流和其他人流交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处于过渡期,客流量未达到人们预期的要求,轨道交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情况,通过对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客流量偏低的原因分析,提出在轨道交通建设过渡期使单条或少数几条轨道交通线路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基本对策有:发展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配合成网;优化调整地面常规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有机衔接;政策引导,使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共赢。  相似文献   

8.
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针对当前公交线网调整的必要性,从公交站点,公交线路及公交线网等三方面研究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常规公交线网的调整问题。剖析了由点到线到面的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方法。基于轨道交通M8线的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分析了沿线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处于过渡期,客流量未达到人们预期的要求,轨道交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情况,通过对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客流量偏低的原因分析,提出在轨道交通建设过渡期使单条或少数几条轨道交通线路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基本对策有:发展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配合成网;优化调整地面常规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有机衔接;政策引导,使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共赢.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宁波市"轨道—公交"联运一体化的调整方案作了综合归纳和详细阐述,分析了5种宁波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和3种公交站点优化模型,并且从技术路线等方面分析了宁波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的具体优化实施方案。根据宁波市"轨道—公交"联运一体化线路优化经验,对其他同类城市接驳优化提出建议,并指出宁波市在"轨道—公交"联运一体化建设、统筹、实施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网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轨道交通车站的接运公交特点,运用TransCAD软件,通过对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网络图层的创建、轨道交通接运网络的指标设定、数据准备,以及用交通分配模型来估计交通路网上的交通流量等,给出接运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并结合北京地铁13号线的望京西站,实证分析接运公交线路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日本东京中心区道路公交近40年来在其综合交通运输中的功能定位及其功能变化,分析了在轨道交通网络成型条件下道路公交在线路长度、站间距和空间布局上的特点,并着重研究了短驳线和长线布设的原则。大城市公交线路布设和调整时应遵循的原则为:以大型交通枢纽为中心分片放射状布置;短驳线的布置应根据服务客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站间距;适量设置长线,以弥补轨道交通覆盖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开通前后,部分原有的道路公交客流向轨道交通客流转移,造成居民出行结构发生变化.在居民公交出行显示性偏好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开通之后出行者的出行时间、费用等的变化情况,构建道路公交和轨道交通方式的效用函数和方式竞争选择模型,为轨道交通6号线所在客运走廊上的公交线路调整提供依据.建议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方式竞争选择的调查数据有效样本扩大到200个以上.对于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的竞争关系要准确把握,公交线路调整方案不能操之过急,需逐步调整实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走廊上道路公交线路调整目标与策略,以及两者网络衔接形式,提出了线路调整措施制定流程。研究各功能层次线路筛选标准,划分线路层次;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次吸引范围和土地增值效应,研究走廊宽度,对走廊内线路几何、供给和需求特性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分层聚类,筛选待调整线路;依据两种分类方式对线路进行交叉分类,结合调整形式提出各类道路公交线路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供电系统各种母线电流保护方案进行了分析。相对适用于小分区供电下的过电流级差配合母线电流保护方案以及大分区下闭锁型、电弧异常母线电流保护的方案,设置专用的母线差动保护装置作为母线主保护虽然投资略有增加,但利用专用的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及后备过流保护装置建立了主备的母线电流保护方案,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供电系统母线故障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CANopen作为轨道交通车辆总线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CANopen协议作为轨道交通车辆总线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对比分析CANopen和MVB各层协议,结合CAN及CANopen协议特点制定一套基于静态调度算法(RM)和CANopen协议的网络调度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证明使用该调度机制的CANopen网络能达到MVB性能,从理论上证明CANopen作为轨道交通车辆总线的可行性。通过搭建试验平台,模拟实际车辆网络和数据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及试验波形结果表明:基于本套网络调度机制的CANopen网络能够达到MVB网络性能,证明CANopen作为轨道交通车辆总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短驳公交的特征以及出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建立短驳公交地理信息系统(G1S)数据库,对出行过程进行精确描述,提出改进的算法。最后通过上海普陀区某小区的计算实例将本方法与常用的其他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对本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李橘云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3):10--12,13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两大主要方式,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从出行时耗、出行费用、出行OD分布3个方面分析轨道交通走廊内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主要竞争客流范围,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6项对策,包括另行安置、走向调整、站点调整、长线截短、保留竞争、新增加密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常规地面公交起讫点与轨道交通吸引半径的关系,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黄岛段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地铁线与常规公交线路接驳问题。对已有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和新增接驳公交线网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的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多模式分层次的公共交通结构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在出行方式中的分担比例;另一方面,常规公交为城市轨道交通集散客流,降低两者之间不合理的竞争,达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双赢,为乘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