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设计的多用途船为长货舱型,主要载运集装箱、钢卷、大型机床设备、核电设备、风电设备、高铁等。由于货舱内不装载集装箱,长货舱主要载荷为散装货物的重量。长货舱型式已超出CCS规范直接强度计算工况的适用范围,不能隔舱装载,因此对货舱区结构强度做分析,主要考察点为长货舱。文章为长货舱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09,26(2):I0010-I0010
2月28日,价值30多亿元的核电和风电设备合同在大连签订,这是国务院颁布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后,装备制造行业签订的第一个大单。30多亿元装备大单的签订是“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具体举措,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体现,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秦萍 《中国船检》2010,(2):70-72,118,119
2010年1月中旬,"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政策被正式取消,我国风电行业开始从"跑马圈地"时代步入"全竞争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被称为风电设备制造业生命的风电设备质量必将成为竞争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业虽然经历了5年的爆发式增长,但核心技术的缺失始终是行业发展的软肋,为了提高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设备检验和认证的权威机构。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黄世元表示,认证是风电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风电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认证业的技术支撑。风电产业越是大发展,就越是凸显出认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和利用的速度加快,海上风电机组的腐蚀防护等关键性技术研究也变得极为迫切。通过对海上风电设备的腐蚀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海上风电设备的腐蚀机理,并结合相应的腐蚀检测手段对海上风电设备腐蚀现状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我国海上风电防腐蚀方面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总包方对于设备文件的管理要求,分析了EPC总承包模式下核电设备文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设备文件管理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海上风电设备对码头装卸方式和堆存方式的独特需求,在介绍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海上风电设备特点总结出海上风电设备码头装卸方式包括岸上设备吊装、船吊吊装、滚装、龙门架吊装,并指出堆存方式应考虑将堆场划分成若干区域,且在分区之间的道路应充分考虑运输车辆对道路转弯半径的要求。国内新码头的规划和设计应结合海上风电设备对码头装卸、堆存的独特需求,统筹考虑码头在不同时期、不同货种之间的综合利用和衔接。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09,(8):67-67
英国政府日前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国家战略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其主要内容以2020年为目标:到2020年40%的电力来自低碳领域,其中大部分为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预计将有700万家庭因此受益: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船型——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船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太佶  汪张棠 《船舶》2009,20(5):38-43
风电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目前对风电的开发利用已从陆地延伸到海上,由此,海上风电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风电设备安装船作为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关键装备,其开发利用也引起关注与重视。阐述了国内外海上风力发电现状以及风电设备安装船的需求,并提出一型风电设备安装船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及装备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文章总结分析了海上风电安装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国内外现有风电安装船(或平台)类型、主要机具、关键结构及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及设备发展趋势,为我国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和装备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氢点火器作为第三代核电站AP1000中的主要消氢设备,可防止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后氢气大面积的燃爆,维护安全壳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介绍了核电站用氢点火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国内外氢点火器的发展状况.认为如能开展氢点火器的研发,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在材料、化工、自动控制、测温、测氢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力,而且可以打破其他核电大国在点火器消氢领域的垄断地位,拓宽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必将为提高我国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和核电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容易未成熟收敛引起的核动力船舶设备故障诊断响应延迟、误诊、漏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免疫遗传算法用于核动力船舶设备的故障诊断:利用已知船舶设备故障征兆集合,选用概率因果模型,引入信息熵免疫遗传算法,求解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故障集合.某船用核动力蒸汽发生器与液压泵故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熵免疫遗传算法优化的概率因果模型不受故障样本的限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且模型故障诊断精度较高、寻优速度快.本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的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2.
鉴于船用核动力系统特殊的运行环境以及运行要求,其安全运行概念已经超出了核安全设计的框架,要加强其运行状态的安全评估。而核动力系统运行工况多变,运行状态存在多种设备的组合,以及各类设备健康状态的不确定性。本文概要介绍了当前核动力系统运行状态评估的背景,需求以及引发的下游问题,基于已经具有核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信息,运行信息,故障诊断的方法以及FMEA表,大量调研国内外技术发展以及剖析核动力系统技术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贝叶斯网络评估装置运行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核动力系统设计、运行的安全评估方法,弥补当前系统健康管理中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船用核动力装置技术状态综合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  蔡琦  蔡章生 《船海工程》2006,35(2):22-24
分析了船用核动力装置技术状态综合评估的特点,将船用核动力装置的技术状态评估分解为单元、设备、分系统3个层次,根据各层次技术状态评估的特点,确定了各级相应的评估模型,即灰色模糊评估模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模糊层次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海运在内的多模式联运体系是未来乏燃料外运的发展方向。我国滨海核电厂在初期就规划、设计和建设了用于运输核电厂大件设备的码头,多模式联运体系可利用核电码头转运乏燃料。为满足乏燃料转运需要,经调研和分析,结合船舶靠离泊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梳理出核电码头的改造内容。结果表明,各核电业主应聚焦核材料实物保护、船舶靠离泊条件、货包接卸工艺等方面,围绕码头平面尺度及结构、作业工艺、辅助生产设施和管理体系等内容开展核电大件码头的改造工作,以确保未来乏燃料能够及时外运。  相似文献   

15.
李泽  王徽华 《船舶工程》2019,41(4):140-144
中国海上风电是绿色能源的重要一支,现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其中大直径无过渡段单桩是国内海上风电场主流基础形式。为高效、安全的进行大直径单桩施工,本文通过研究一种单台起重机双钩空中翻身的技术,采用左右大张角双钩起重机、大吨位吊梁、翻桩夹具等手段,在仅需一台大型起重设备的情况,完成了大直径单桩的翻身起重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海上风电场建造成本和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作为滨海核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工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值得研究和探讨。根据核电安全法规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滨海核电厂海工建筑物的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将各海工建筑物的安全等级进行系统划分,明确核电厂海工建筑物设计标准需要考虑的内容,并总结海工建筑物设计标准的确定原则。结合国内在建的陆丰核电厂,确定该项目设计参数的标准值,对合理降低核电厂海工建筑物设计标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海洋核能装备,本文分析了海洋核动力平台正常电源故障工况的冗余性设计和应急供电的二重性问题,给出了对应的供电策略,能够保障核安全和船舶平台与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8.
徐超  石晶鑫  李德堂 《船舶》2015,(1):79-85
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着眼于开发丰富的波浪能,设计了一种以自升式平台为载体的新型波浪能发电装置。此新型自升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与其他波浪能发电装置相比,具有抗风、抗浪、连续、高效、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装置实施波浪发电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升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实际海况下能够正常进行发电作业,验证了该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可行性,波浪发电效率超过项目技术指标的15%,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自升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已经在多方面实现了突破,总体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汽轮机为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重要部件,对整个系统的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模块化建模思想,将汽轮机划分为通用子模块,主要包括流动阻力型模块、流动存储型模块和转子模块.建立这些通用子模块的详细数学模型,利用不同模块的组合可以开发多种类型的汽轮机,提高汽轮机建模的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汽轮机模型可以满足大工况变动要求,为...  相似文献   

20.
富丽娟  赵洪波 《水道港口》2013,34(3):204-207
为了从宏观上论证某拟建核电取水工程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依据大量实测资料,研究了该工程海区的水动力条件、泥沙环境以及岸滩冲淤演变特征。通过研究表明,该工程水域水动力不强、含沙量低、岸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外界泥沙来源较少,在合理布置取水工程后不会产生较强的泥沙淤积问题。此外还结合该区的波浪及底质特点讨论了取水口位置,并进一步给出了局部防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