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概念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ETC具有免除现金交易、不需要停车等优点,可有效提高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并简化收费系统管理费用,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手机支付停车费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停车行业的现状,讨论了路边停车收费的必要性和意义,简单分析了传统的咪表系统,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使用咪表进行路边停车自动收费的方法。本技术是对路边停车管理技术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赵述萍 《交通标准化》2009,(14):102-102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沪苏浙皖闽赣综合交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浙江省计划将在今年年内全面启用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并接通上海市,加之去年底江苏省已率先与上海市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对接。这将意味着今后驾车出行,只需配备不停车收费系统识别系统,就可在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畅行无阻。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射频识别(RFID)的工作原理,介绍了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对RFID技术在交通行业不停车收费(ETC)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9,(22):60-60
目前,原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吴忠泽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上透露,截至今年8月,全国有10多个省(直辖市)建设并开通了600多条不停车收费车道,用户发展到60多万,已经有15家企业能够按照中国不停车收费系统标准生产车道设备和车载机,不停车收费系统产业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交通标准化》2009,(18):69-70
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北京市电子收费系统也进一步完善,年内100条不停车收费(ETC)车道的改扩建将完成,新竣工的三段高速将同步开通44条ETC车道,全市高速路网不停车收费站点覆盖率将达到70%。  相似文献   

7.
基于停车行为的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中停车收费费率政策重要性的分析,指出统一的停车收费标准对于城市的不适用性.一个合理的收费费率应该根据其对静态和动态交通综合优化程度来确定,而停车行为特征的隐含因素正说明了动、静态交通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具体区域的停车收费费率如果基于其停车行为特征来进行调整更具有合理性.以上海市闸北区的停车研究为例,对基于停车行为分析的停车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从7月1日零时起,广州市路内停车场(咪表自动停车设施和路内人工停车场)和商场等场所的停车费,正式按照广州市物价局的最新标准收取。同时,原以1小时为单位计算的停车费改为按半小时定价收费。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停车收费定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停车收费定价是城市停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停车政策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对公共停车收费的目的,定价依据和原则尚未有统一认识,价格制定亦缺乏理论依据,不尽合理。为此,以经济学原理和收费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公共停车收费的必要性,目的,提出了定价依据和原则,然后根据平均成本定价理论,并考虑停车需求的时间差异,给出了一种计算公共停车收费价格的两阶段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0.
首先通过分析宁波市现状停车系统存在的问题,论述进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结合国内相关城市停车收费管理经验,提出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优化思路,结合现状宁波交通特征,从停车收费区域划分、停车设施类型划分、停车收费时段划分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案,以缓解宁波所面临的城市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分析居民区停车行为及制定合理的居民区停车收费价格为目标,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居民区进行停车调查,在对居民区停车调查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居民对于停车费接受意愿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停车收费价格可以使停车设施合理有效利用,这一结论对北京市居民区停车收费价格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停车需求与停车供给不平衡而导致的停车困难问题,以苏州市观前区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对苏州市历史街区停车供需现状、管理现状和收费现状的梳理,说明解决当前历史街区相关停车问题的必要性。从规划管理、停车收费价格、智慧停车与共享停车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从而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不仅为姑苏城历史街区停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对其他城市解决停车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因停车收费引起的交通拥挤、延误等问题不断出现,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成为全国正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甚至道路、大桥和隧道的收费系统。文章分析了国外ETC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ETC的架构、存在的问题、关键技术,并预测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停车收费管理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有效利用停车资源,并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本文以新加坡、纽约、东京为例,梳理国外停车收费管理做法,总结出国际停车收费"市场化、差别化、信息化、规范化"特征,以期为国内城市停车收费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调控小汽车通勤出行,对深圳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及其立法保障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对深圳市交通拥堵状况和停车收费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分时"差别化的停车收费调整总体思路。重点针对小汽车通勤出行停车时间长、进出停车场时间集中两个特征,提出两种停车收费调整方案——交通方式转移和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征收行政性收费——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并将提高停车收费后停车场经营者新增的收益纳入市财政。最后,从制度层面探讨落实停车收费方案的相关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炳 《山西交通科技》2003,(10):129-131
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组成、类型以及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太旧高速公路MTC和ETC相结合的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简要地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组成、类型以及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太旧高速公路MTC和ETC相结合的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简要地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ETC)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停车需求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拥挤问题,它采取的是以"静"制"动"的策略,停车需求控制最重要的内容是停车收费,分为路外停车收费和路边停车收费.通过研究证明,应加紧研究停车收费定价模型,这是解决交通问题很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中心区制定的路边停车收费费率不尽合理,路边停车泊位周转率低,路边乱停车现象十分严重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行状况和路边停车实况调查及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在确定城市路边停车收费目的的基础上,考虑停车者对路边停车收费的容忍度函数,建立了以调节道路交通量、调节停车位供求关系及规范停车行为为目的的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收费定价模型,设计了用于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并以苏州市观前地区和无锡市商业区路边停车收费实况为例进行模拟分析,其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本模型能够有效地计算我国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收费的最佳费率。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路内停车秩序、促进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提升,深圳市重新启动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工作。从实施目的、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深圳市路内停车收费管理的实施情况。路内停车收费费率定价遵循平衡路内外停车使用、制定合理比价关系,以及区域差别、分时差别的原则,建立了路内停车收费与动态交通运行联动的调节机制。管理模式层面,成立专门机构,通过取证权外派方式解决执法警力不足问题;收费技术层面,采用无纸化电子收费,避免利益冲突;执法方面,严格规范执法流程,对首次路内违法停车采取弹性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