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晋德明 《中国水运》2014,(1):168-168,19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港口航道疏浚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环保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航道维护性疏浚对周围生态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环保疏浚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巢湖工程给出了航道维护性疏浚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整意义。  相似文献   

2.
航道疏浚工程是按照一定的深度和范围对航道或者港口水域进行挖掘从而对水底的淤泥、砂以及岩石进行清理的港口工程,也是改善航道、港口水域并对其进行改善的主要工程手段之一。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不仅和疏浚物质的特点以及施工区的水文、气象、地理环境有关,还和船舶施工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需要充分的利用船舶施工工艺保障航道疏浚工程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通过一个工程案例,分析船舶施工工艺在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如何从管理学的角度认识航道疏浚的风险及如何控制风险;方法:根据疏浚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分析航道疏浚风险的主要种类、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如何防范、化解航道疏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危机以及如何减少所造成的损失;结果:提出控制航道疏浚风险的策略和措施;结论:对航道疏浚的风险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和认识,防控风险,确保疏浚工程目标的实现,促进航道疏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作业,是港口航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疏浚工程的主要施工方式,从技术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多角度、广范围、深层次的研究理念进行剖析和论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港口航道疏浚工程领域的施工作业管理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策略和实施办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运交通的发展离不开航道工程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航道等级的改变,航道泥沙状况以及水动力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航道淤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整治和疏浚。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的航道疏浚方法,主要对其中的耙吸式航道疏浚方法以及绞吸式航道疏浚方法进行探讨,为今后航道疏浚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那扶河及镇海湾出海航道工程是广东省江门市重点建设项目、大广海湾经济开发建设的重要工程,所以航道挖泥疏浚工程为航道扩能升级迫在眉睫,航道挖泥疏浚工程在航道扩能升级工程中的且具有调遣方便、施工简便、加快工程进度等优点,本文依江门地区那扶河疏浚工程施工实例,分析阐述了航道挖泥疏浚工程施工工艺在航道扩能工程中的应用工效,是可以给大江大河沿岸流域流域的航道升级工程、水运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疏浚工程对提高航道通航或排洪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边坡开挖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航道疏浚工程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在边坡开挖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边坡开挖的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航道疏浚工程中边坡开挖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秦维春 《水运工程》2017,(S2):59-62
疏浚施工作为有效解决航道问题的方法之一,只有准确地掌握疏浚工程的施工要点,提高施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并选择合适的疏浚设备,疏浚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水运航道周围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航道周围地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对太平口水道历史水位分析、自然条件研究以及今年枯水期水位的探究,从而选择合理的疏浚船舶及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作业,保证太平口水道枯水期顺利通航。  相似文献   

9.
疏浚工程是航道建造与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以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维护疏浚工程为例,探讨目前在航道疏浚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以期能为今后的航道疏浚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出海航道疏浚施工是河道防洪减灾、保证汛期船舶航海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在航道疏浚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依托广东省江门市那扶河及镇海湾出海航道疏浚工程,阐述了内河航道疏浚防污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通过本项目疏浚施工实例,切实有效的降低了航道疏浚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可为长江流域出海航道疏浚防污染治理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疏浚施工作为有效解决航道问题的方法之一,掌握疏浚工程的施工要点,提高施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并选择合适的疏浚施工技术,疏浚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本文以2016~2017年度长江中游太平口水道航道应急维护疏浚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太平口水道历史水位分析、疏浚工程前期施工措施、疏浚工程工艺流程、疏浚工程技术方法的探讨,以期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中深入分析了内河航道疏浚对生态影响机理,包括航道疏浚中悬浮物浓度过高对生态的破坏、疏浚土污染扩散和疏浚弃土水、陆域处理三个方面。提出内河航道生态疏浚定义、内涵和关键问题。结合西江虎跳门航段疏浚工程以及上海苏州河整治工程,探讨实现内河航道生态疏浚的途径,包括施工过程控制,污染物控制,疏浚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李波  付桂  高梁 《水运工程》2022,(11):178-183
结合近年来长江口航道维护疏浚土利用现状,从疏浚土的处理模式、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效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3方面:分期实施,适应不同工程阶段的航道疏浚土特点;权责明晰,创建疏浚土利用的沟通协调模式;合作共赢,探索疏浚土利用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一段时期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发展方向及建议,针对“十四五”及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可持续问题,提出实施横沙浅滩(N23潜堤以东)滩涂整治、横沙六期至八期加高整治工程,以及在深水航道南北坝田区修建大泥库等疏浚土利用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上海市滩涂资源整治与保护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我国海洋疏浚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丽  范小晶 《水运工程》2017,(11):209-212
目前,维护疏浚已成为内河航道主要的养护方式之一。由于大多航道两岸的护岸建设年代久远,所以很难收集到完整的航道沿线护岸资料。为此,维护疏浚既要改善航道通航条件,又要保证航道沿线两岸岸坡稳定和建(构)筑物结构安全,成为维护疏浚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上海市2010—2017年已实施的近百条内河航道维护疏浚项目的工程经验,总结维护疏浚过程中岸坡稳定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5.
着重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疏浚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以区别于一般的疏浚工程监理,据此总结航道疏浚工程监理的技术控制要点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疏浚是川江航道治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川江航道治理产生的疏浚土未进行有益利用,简单粗放的疏浚土处理方式不仅造成泥土资源的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分析川江航道疏浚土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探索疏浚土改善环境和工程利用的2种途径,提出表层砂卵石疏浚土上岸作为建筑材料、底层砂卵石及块石疏浚土构建生态涵养区的利用方案,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生态效果,可为类似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及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一心 《水运工程》1996,(10):132-137
信江航运工程是以航道渠化和疏浚整治为主体的综合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它包括三个梯级四座枢纽,即界牌枢纽,貊皮岭枢纽,虎山咀枢纽和双港枢纽。渠化自贵溪流口皮阳双156km天然航道,形成三级航道,以疏浚整治等工程治理自双港至湖口148.6km的湖区航道,逐步形成三级航道。  相似文献   

18.
系统评估2018年长江上游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实施效果,为今后航道维护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基于年度水情及航道疏浚滩段分布情况,分析维护性疏浚方案设计、施工时机和频次、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及航道可持续性等。结果显示,2018年长江上游干线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总体效果良好,滩段选择及疏浚方案设计与河道演变规律基本适应;疏浚时机及频次基本合理,最大程度地缓解了与通航的矛盾;但由于维护性疏浚未大幅改变河道水流特性和河床边界,因此天然河段浅滩航道可持续性较差,仍需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其他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资源量和上海市滩涂造地需砂量,掌握疏浚土资源的供需关系。结果表明:1)深水航道疏浚土是可用于吹填造地的清洁泥沙资源;2)"十三五"期,深水航道疏浚土总产量约3.15亿m~3,不能完全满足上海市吹填造地约4亿m~3的疏浚土实际需求量;3)深水航道北槽段的疏浚土可满足横沙东滩圈围工程需要,土质较好的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可供应至长兴岛、浦东机场的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尚有富余的深水航道疏浚土可作为南汇东滩圈围工程的补充砂源。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十三五”期全国重点水运工程项目,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于2020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利用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工程现场资料分析表明,工程实施过程中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呈现5个特点:1)疏浚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基建期疏浚工程量与设计预期基本相当;2)新航槽尺度如期实现疏浚贯通,沿程成槽效果有所差异;3)疏浚施工过程管控规范,克服作业水域通航密度高等多项施工难点;4)疏浚土处置合规且部分用于整治建筑物袋装砂充填料,弥补短时用砂不足;5)南槽5.5 m临时航道及时疏通,确保施工期船舶通航安全。同时展望南槽6 m航道运行维护管理要点和后续进一步开发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