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越野车新设计开发的主减速器箱体在爬坡、打滑和高速工况下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其在爬坡工况下不满足强度要求;对箱体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分析,优化后箱体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牵引装置用来实现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纵向作用力的传递,其强度可靠性对转向架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UIC615-1~BENl3749或UIC615—4制定计算载荷和计算载荷工况,用有限元方法对B型地铁转向架牵引装置的主要承载结构的强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疲劳强度可以满足转向架运行要求。B型转向架轴箱体结构强度分析根据UIC510-5、ENl3979-1、ENl2082、UIC615-1~DENl3749或UIC615-4或UIC515-4制定计算载荷和计算载荷工况.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强度分析。轴箱体结构制造材料ZG230-450的许用应力参数,根据GBl1352和机械工程材料性能数据手册确定。轴箱体在确定载荷工况的计算载荷作用下,疲劳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在疲劳强度载荷工况下,轴箱体的应力幅值均小于其对应许用应力幅,其最小安全系数为1.22出现在箱体下部筋板板边的圆弧区域。  相似文献   

3.
双源无轨电车的动力电池箱体,是存储串联、并联多个电池单体并对外输出电能的,它的综合性能是双源无轨电车使用上必须解决的重要核心技术。双源无轨电车车载电池组的应用不同于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应用特点是脱离线网放电运行后,在触网运行线路上充电。1电池箱体的设计原则与需求针对双源无轨电车的应用特点,在考虑能接受的成本前提下,满足使用需求是锂电池组箱体的设计原则。(1)使用环境的需求。双源无轨电车一年四季运行在高温、低温、潮湿、尘土的环境中,并且要求电池箱体对车体必需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2)装载容量的需求。装载的电池容量必需满足车辆的需求,且多个品牌的电池都能同时满足车辆安装的需求。管理系统、快速熔断器、电池箱温度调节和电气接口也同时满足车辆的安装需求。(3)机械强度的需求。电池箱及内部必须满足车辆加速、转向、制动、振动、颠簸、冲击等强度要求,其结构必需确保电池箱体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4)温度控制的需求。在外部温度强烈变化及电池内部使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确保电池箱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设定值,并始终控制在电池正常充放电的温度范围内。(5)使用安全的需求。为满足防水、防潮、防尘要求,电池箱体应满足一定的防护等级。根据车辆的总体要求,对于电池箱体,防护等级要求不低于IP55;电池箱体应具备高温报警功能。在遇特殊情况下,电池箱体应能够经过简单操作即可与车体迅速脱离,确保车辆安全。电池组装车后必须保证两级绝缘,电池组正极、  相似文献   

4.
利用试验测试车架挠度,验证该工况下大学生方程式赛车(FSC)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车架的弯曲静载、转弯、刹车工况及扭转刚度进行有限元仿真,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值分析说明车架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对5 000 t油船建立局部结构计算,分析有限元模型,进行满载工况下的强度计算及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构件强度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本船结构强度能够满足CCS规范要求,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采用有限元法的准确性及实用性,能有效地为相关的船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300t渡槽架桥机的结构和工作流程,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工况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渡槽架桥机的最不利工况进行了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架桥机的刚度、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各种系统固有频率不会发生耦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6000DWT甲板船在码头装卸过程中的总纵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首先计算该船在满载工况下的总纵强度,进而考虑在装卸过程中甲板上随着货物的变化对船体的稳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在这些工况下船体总纵强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经研究得出,货物在装卸1/3至1/2货物范围内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MSC.Nastran软件对A级航区航标船两种不同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文中给出了边界条件施加方法和载荷计算方法。在甲板结构不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对甲板结构提出三种加强方案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船体主要构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再对该船甲板结构的三种加强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出最优方案,可为航标船的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将俄罗斯设计规范与我国TB/T 1335-1996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基于俄罗斯规范的棚车车体强度分析的载荷工况;依据棚车部件结构的传力特点,创建了某棚车车体强度分析的仿真模型,并在俄罗斯规范提供的载荷作用下,对其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使车体结构设计满足俄罗斯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安地铁一号线Mp车车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刚度和静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该车车体结构进行了几处结构改进及相应的分析计算,确定了最终的Mp车车体结构.并应用有限元法对改进后的Mp车车体结构进行刚度和静强度的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车体刚度和静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各个工况下车体的最大应力值均未超过该点处材料的许用应力,并通过结果分析确定车体高应力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MIDAS/CIVIL数值软件,对匝道梁顶推施工过程中导梁、匝道梁和支架系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它们的发生位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临界荷载系数,对顶推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顶推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强度和刚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值发生的位置不同,其中工况1时导梁、匝道梁和支架系统的最大挠度值最小,分别为0.5、8.1 mm;对于后3种工况,工况3下的强度和刚度最大值均小于其它2种。此外,施工过程中,临界荷载系数K依次为49.6、16.3、28.1和13,均满足要求,各工况计算结果也满足强度、刚度要求,说明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连杆在内燃机的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工作环境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可靠性.运用ANSYS软件对12V180内燃机连杆进行强度分析,确定其在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找出强度的薄弱环节,为连杆结构的改进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的分析钢板弹簧上的应力分布,本文首先利用Hypermesh软件对钢板弹簧组件进行网格划分,对钢板弹簧与前、后支架之间的连接进行了独特的处理,并用Abaqus软件对钢板弹簧进行了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工况下,钢板弹簧组件可以满足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地层-结构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前龙高速公路路基开挖及公路运营期对大准铁路龙王渠隧道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了公路施工前、施工期以及运营期三个阶段共计四种工况隧道衬砌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状态,表明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在四种荷载工况下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实际生产及装配使用的前提下,建立了控制臂拓扑优化空间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各工况权重系数,采用折衷规划法对控制臂进行多工况拓扑优化。将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与原模型相比,重量减轻了9.78%,且满足强度及刚度性能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自动驾驶地铁不锈钢车体结构特点,简化该车体几何模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基于车体静强度计算标准,确定10种车体结构静强度的计算工况.在这些计算工况作用下,计算车体结构的静强度.计算在最大垂直载荷作用下车体结构刚度,以及车体钢结构模态与整备状态下车体结构模态.计算结果表明全自动驾驶车辆不锈钢车车体结构的刚度、静强度和模态均满足车体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Ansys软件建立EQ6110PF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对该客车实际运行中的4种典型工况(水平弯曲工况、极限扭转工况、紧急制动工况、急转弯工况)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获得车身固有频率及相应的振型,对该客车车身进行了模态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车身骨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焊接构架闸瓦托吊座与制动杠杆支座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焊接构架闸瓦托吊座和制动杠杆支座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了两者载荷工况,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出闸瓦托吊座和制动杠杆支座上的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构架闸瓦托吊座和制动杠杆支座静强度满足TB/T 1335-1966的规定,疲劳强度满足AAR-M213-8V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型玻璃幕墙式登机桥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对机场新型玻璃幕墙式旅客登机桥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在3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并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校核,在此基础上对结构作了相应的改进,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另外,还对有限元模型建立和载荷处理中的耦合及载荷的近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MSC/NASTRAN分析了11500DWT散货船的货舱双层底结构强度。给出了外载荷的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计算了一般压载工况和均匀满载工况下的11500DWT散货船的货舱双层底结构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本船的货舱双层底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