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选择来我国留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量化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教育的政策变迁和实践发展。我国留学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均衡、管理和培养质量与我国学生差异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改进和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方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富有成就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公民。其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两部分,专业教育培养方案与我国同层次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相似,一般包括学科基础、专业必修和技术选修三部分,但其通识教育培养方案内容则比我国同层次高校的基础平台方案丰富得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和全人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当前信息化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如知识更新快、培养目标多元等,并提出了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想。通过借鉴已有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案例,研究确定了适用的评价指标,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实施第三方评价并收集评价数据后,研究发现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为信息化专业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支持。本研究为信息化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拓展第三方评价体系,并深入研究其应用领域和效果,以更好地服务信息化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大众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问题越来越多引起国人的关注.由此,对高校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条件下,高校实行教育职员制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成为了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一项必然选择.笔者分析了高校实行教育职员制改革的作用和意义,并就如何实施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英两国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起因、培养目标以及涵盖的专业领域是相似的,但在教育资源、教育规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发展专业硕士教育规模,努力扩大专业硕士教育资源,创新专业硕士教育模式,加快研究生教育立法进程,从而推进专业硕士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适应WTO需要,加快实施高校双学位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把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必然要面对国外高等教育的竞争,国家必须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国外的高等教育普遍实行双学位甚至多学位教育,但我国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多数高校还是让本科学生一个专业学到底,只有一个学位.为迎接WTO条件下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树立经营教育的理念,大胆实施双学位教育,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利于学生就业,利于复合型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西部地方重点高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类型、专业、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的定位都呈现出一定的同质化倾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偏高,使命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优势学科主导地位不明显,学科发展重点不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服务面向不够具体。省部共建大学要以宁静、自由的心态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省内一流大学:要突出优势学科,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与学科群;要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本,发展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在层次上定位于教学研究型;稳定总体发展规模、学科规模、本科教育规模,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服务面向上具有明显的“中西部规定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评述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证的工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给出了校内教育质量保证工作体系的概貌,详细地阐述有关教育质量的目标定位、专业评估、学生评教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等。简要论述这一质量保证体系的精髓所在,以及建立这一质量保证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的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协调发展,以"适应发展、品牌发展、规模发展、动态调整、持续建设"等5个原则为指导,实行"招生计划、就业情况、专业发展"三挂钩,依据"在校生规模、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实际报到率、招生计划完成率、就业质量"等刚性数据实施"专业动态评价",从而引导高职院校持续推进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专业竞争力,使得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新要求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优化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合不同学者观点,系统阐述"新工科"之新。开放、包容、创新、全过程、综合化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工科"之新理念。"新工科"要构建以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为核心的工科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新素养。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政策文件为重要依据,结合高校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并对“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基本运行等做了详细阐述,以期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开始建立的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实施是使我国电气工程优秀人才进入世界人才竞争市场的一项有效措施,电气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是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基础,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紧迫要求和重要任务,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已在2005年开始讨论,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评估机制将要建立,本文提出以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培养注册电气工程师预备人才为目标,运用认知理论,构建新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电气工程实践技能标准,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电气工程优秀人才,为将来迎接国家教育部的专业教育评估早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论建立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新时期航运业的变革对高等航海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国家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世纪航海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应从促进国家乃至促进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大航运的观念再度审视高等航海教育的任务,培养舷运业所需的有利于国家和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包括合格高级船员在内的多门类、多层次优质人才.这就要求打破旧的高等航海教育格局.一方面,建立以水上专业类、经营管理专业类、优化舷运环境专业类构成的三足鼎立的专业格局。另一方面,高等航海教育不同教育类型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应建立合理的分工体系,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共同协调发展,尽量减少各类型、各层次间的“撞车”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等教育经费的大幅增加和高校人才培养功能中心地位的回归,学习结果评价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热点之一。目前,经合组织已经建立了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理念、目的、主体、技术和工具等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MBA教育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外MBA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改进我国MBA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即按不同评价主体建立分层次、多角度全面立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分别以政府、社会第三方为中心的外部评价体系和以商学院自身为评价主体的内部评价体系。阐述构建我国MBA教育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的建议以及商学院内部教育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需要,应融入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完善其教育培训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才可以在激烈的教育产业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的主要理念,提出了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学生活动文化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素质教育进程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文化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活动体系的主要思路,即高职院校应及时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活动文化体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导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系统地引导接受活动、欢迎活动、积极参与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活动文化体系的作用,有效地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修课是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理工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继续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与专业教育的相结合,全面提升理工科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地位,与专业教育的相结合,建立教师指导和学生选课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由于招生规模的空前扩大,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本科教育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好扩招后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各高校重点研究课题和中心任务.因此质量监控、改革和重构一整套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以来,安徽省及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安徽省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有些政策措施制定的还不够完善,诸如各类项目立项方式与导向,不利于青年人才开发;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尚不健全;扶持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扶持安徽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我们提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导创新型企业把握好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强化政府公共科技资源引导职能;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技术转移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八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