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拥堵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拥堵路段收费引导和调节交通流量在路网中均衡分配,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以Sioux Falls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最优模型,将收费额度转化为时间成本计入路段阻抗中,以系统出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路段拥堵收费下的均衡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无法将交通量转移出境的拥堵区内实施小额收费可以减小出行总成本,随着收费范围的扩大和收费额度的增加,出行总成本将快速升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快速路交通呈现常态化拥堵运行状态,因此亟需开展交通综合提升研究。以苏州市内环某快速路为例,基于多源数据科学研判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运用高地联动的优化策略,以全局最优、系统协同理念制定交通提升实施方案。根据交通流的溯源分析,寻找可能的分流通道。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提升分流通道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快速路的交通管理方案,诱导快速路上的短途交通转入分流通道,均衡快速路和分流通道的流量分布,从而有效缓解快速路的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3.
针对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入城段在高峰时段发生常发性拥堵问题,从出行结构、路网布局、立交节点3个层面对交通拥堵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东莞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城市交通高效性发展目标、道路交通发展总体策略及道路交通治理策略,提出:近期拥堵治理以交通管理措施为主要技术手段,中期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远期则由中短期的局部性治标措施上升到立足城市布局结构、优化完善路网规划、打造高品质交通廊道的系统性治本措施.最后,对未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交通诱导实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具有差异性出行特征的出行者无法接受单一的诱导方案。针对城市快速路高峰时段拥堵问题, 研究了考虑车辆出行特征差异的交通诱导对象精准识别方法, 以保障诱导方案的实施效果。利用高德路况数据提取拥堵路段, 根据拥堵路段与相邻路段交通状态的相关性提出拥堵源路段识别方法; 利用车牌识别数据提取使用快速路车辆的出行特征, 包括快速路出行强度、地面道路出行强度、快速路出发时刻离散度和快速路路径选择多样性; 采用K-means++算法对车辆出行特征进行聚类, 识别出显著影响道路交通状态的出行者, 并为出行者推荐适合其出行特征的错峰或绕行诱导方案。以苏州快速路为例, 研究发现: 针对拥堵源路段的交通诱导能有效改善拥堵路段的交通状态; 类型3车辆(高频出行且易绕行)占单月工作日早高峰所有使用快速路车辆总数的14%, 却占单日早高峰总交通量的51%, 是重点诱导对象; 通过精准识别, 可推荐诱导车辆数占总车辆数的47%。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可大大提高路网的运营能力,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交通诱导信息作为城市交通流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驾驶员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使道路上的交通流重新分配。本文以SP调查数据为支撑,从出行行为角度分析交通诱导信息方式对驾驶员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利用非集计模型建立驾驶员选择行为模型,预测分析拥堵状态下,驾驶员对不同交通诱导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而有序地引导驾驶员出行选择,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密切关系着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居民生活与出行的质量,随着天津市交通机动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天津市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为了有效缓解天津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手段和措施,从当前天津市交通现状及引发问题的根源出发,对交通拥堵的形成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成功治理的经验,结合天津市交通实际情况,提出天津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路网形态下城市交通拥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有军  田聪 《中国公路学报》2013,26(1):163-169,190
为了研究路网形态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对方格网式和环形放射式路网的交通拥堵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元胞传输模型模拟方格网式和环形放射式路网的交通流运行状态,分析了2种路网在不同交通需求下的拥堵特征.结果表明:环形放射式路网比方格网式路网更容易产生交通拥堵和拥堵闭环;当路网交通负荷增加时,后者拥堵规模的增长率高于前者;前者最大拥堵规模随交通需求先呈线性增加而后趋于平缓,后者变化趋势整体上呈现“S”形.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源交通大数据分析,从出行需求、用地布局、交通系统等多方面系统评估江宁区交通拥堵状况,识别交通拥堵成因,精准把握交通症结,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 法,推动拥堵治理重点从保障“行车通畅”向提升“车的效率”和“人的体验”转变,提出以健康发展、完善供应和需求调控为核心战略,从用地开发、轨道交通、路网体系、常规公交、慢行交通和停车系统六个方面拟订交通拥堵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交通需求信息对于从战略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从无线通信网络和GPS系统中可以获得大规模的定位数据。从定位数据中可以挖掘出完整的出行轨迹信息和有价值的出行需求特征信息。文中提出了以各种出行方式的先验知识为依据的出行方式模糊判别方法。该方法以从出行轨迹信息中提取的出行属性数据为输入,采用模糊推理机制实现机动车、自行车、步行等3种出行方式的良好区分。该方法可为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出行方式划分方面的数据,并具有比传统交通调查方法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数据更新周期。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为例,结合近5年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探索与实践,剖析问题症结,总结反思治堵工作,并从增大交通供给、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等角度提出"持续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严格规范交通管理与执法、加强交通政策体制研究与优化、健全完善治堵工作宣传机制"等缓解拥堵的应对策略,为国内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大型活动交通拥堵,针对活动期间拥堵演化特征以及交通需求和道路时空资源的耦合关系,研究以精细化管控为导向的、基于红波和绿波理念的干线协调控制系统方法.面向大型活动期间的线拥堵和辅助局域网络拥堵疏解的要求,构建干线协调控制的基本框架,进而确定决策交叉口,采用图解法分情况研究了红波协调控制相位差和绿波协调控制相位差的确定,给出了计算模型.结合2个真实路段采集的交通数据,对提出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红波、绿波理念的干线协调控制可有效均分交通压力,瓶颈交叉口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平均排队长度相比现状方案降幅分别为72%和70%;整个干线交通流有序性得以增强,车辆通过流量相比现状方案增幅分别为19%和22%.所提方法在现有交通设施条件下,协调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的时空要素,有利于提升大型活动期间路网运行效率、改善活动参与者和居民出行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乌鲁木齐市田字路二期工程为例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交通进行组织分流,并采用OD反推法对交通流进行预测,就施工影响前后的交通量增长情况、施工区域周边道路分流状态及其行车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地区交通流特点,提出工程沿线主干道施工期间交通拥堵等级,并对该工程周边的主干线实施施工组织分流前后的道路拥挤状况进行评价和变化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分阶段的交通组织分流方案有效地降低了拥堵状况,最大可能提高了受施工影响的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拥堵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展,引起交通拥堵的因素错综复杂,涉及规划与管理层面。本文基于复杂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包头市青山区为例,从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增强科技管理手段、优化交通方式组织、提升信号控制手段四个方面提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多Agent方法和强化学习模型,建立了城市高峰时段通勤者出行方式及出发时间选择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限行政策下通勤者的出行选择行为,再现了交通均衡的形成过程.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公交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限行政策实施后,公交出行人数增加18%,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但也会导致出行者在非禁行日公交出行的概率减小,因此仅采取限行政策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小汽车限行政策下,提高公共交通发车频率,能够使公交出行人数增加17.5%,小汽车拥堵等待时间减少85%,有效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状况,相比之下,降低公交价格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研究中采用的多Agent方法可以直观方便地描述丰富的个体行为,同时在描述个体行为与系统的互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探索复杂交通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发展及车辆增加,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上下班期间通勤时间会延长,不但消耗人们大量时间,还造成交通成本升高,环境污染严重。通过研究车辆拥堵测算法来预知车辆拥堵信息,结合雷达测速技术及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信息技术,把车辆拥堵信息及时发布,让可回避拥堵车辆的出行者提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国内几个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这些特大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交通拥堵的严重地段,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以解决北京最拥堵的地段——中关村地区交通拥堵为案例,从交通调查入手,对该地区进行了系统的交通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对交通拥堵的时空特征进行系统总结,从交通供给(路网、公交、停车、交通管理)与交通需求(人口与用地功能分布、小汽车拥有量与使用率)两方面分析了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交通出行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与结构完善、管理科学化、长效交通评估机制的建立等角度,提出对杭州市交通拥堵应对策略的建议。最后指出,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急功近利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都无助于交通拥堵的有效缓解,交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才是最终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9,(12):6-6
面对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如何缓解拥堵带来的出行压力,这是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交管部门面前一个最大的问题.他们采取的措施也是五花八门:单双号、尾号限行、牌照拍卖、高峰时段限行外地车、多增加单行线等等,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7,(11)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及持续时间辨识问题,提取平均旅行速度、平均旅行时间、平均延迟时间、早晚高峰、星期数等交通拥堵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MapReduce的多元对数线性回归交通拥堵预测模型和基于生存分析的交通拥堵持续时间模型,并利用上海快速路段交通数据集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拥堵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在0.96以上,能较好地量化道路交通运行拥堵程度;拥堵持续时间模型可以辨识出拥堵分布和持续时间特征,为制定交通拥堵的控制和疏导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天河区智谷片区地块开发在即,现状道路出入不便,东西向完全没有出路。天健上城出入集中于车陂路及广园路,高峰时段易拥堵。为完善区域内骨架道路与周边高快速道路节点的交通转换以及片区与外部路网的联通,以悦景路建设项目为背景,结合交通流量预测,确定近远期区域出行需求,进而匹配对应的车道。同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每个节点的合理方案,来实现缓解区域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