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广主动径向转向架的工程应用,提出一种嵌入式主动径向执行单元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嵌入式主动径向执行单元内嵌于轴箱,简化了主动径向控制和纵向悬挂机构的结构布置,便于用户运维.同时,基于主动径向系统各轮对间的空间同步要求,提出了一种控制指令优化模式,并针对设计方案中液压齿轮泵流量死区特性对执行单元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  相似文献   

2.
重庆单轨交通三号线信号系统ATP子系统具有各种诊断功能,当检测到故障时自动向ATP维护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并对各种故障进行管理。特别是对故障会给列车运行带来障碍的设备,构成冗余系统,主备机之间相互监视状态。当单套设备故障时,系统能正常工作;当双套设备故障时,系统根据故障范围进行故障导向安全的动作。本文描述了ATP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系统动作及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地铁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区段时会产生车轮磨耗及噪声。转向架轮对的主动径向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主动径向原理,确定了“径向导向”的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用于转臂式轴箱定位转向架的可控橡胶节点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使之成为车辆的主动径向装置。阐述了该主动径向装置的主动径向导向原理,即:地铁列车运行时以信标的方式获取线路信息,径向控制器内存储有每条曲线的信息,结合列车运行速度可确定列车在曲线中位置,由此控制可控橡胶节点装置动作,进而实现轮对以径向姿态通过曲线。以列车的头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A型地铁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对采用主动径向装置的地铁列车以60 km/h的速度通过400 m曲线半径时的通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转向架的通过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相比于传统转向架导向轮对,主动径向转向架导向轮对的冲角和磨耗指数均大幅降低;同一转向架的两个轮对具有相近的横移量,在该位置下轮对可实现“纯滚动”;列车在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5号线地下车站屏蔽门系统采用西屋公司的全高安全门,具有安全、节能、减噪等优点。但当屏蔽门发生故障时,会对乘客及车辆造成影响。在诸多故障中,常见故障包括:站台单元控制器故障、安全回路故障、驱动电源故障、绝缘故障。针对这4种常见故障进行分析,阐述其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DC01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控制器及应急起动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01型直流传动车辆在运行中因蓄电池应急供电后电压跌落,造成辅助逆变器起动失效,从而导致车辆丧失运营能力。在分析DC01型电动列车辅助逆变器控制器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产生该故障的原因。通过提高动作保护电流的限界值、实施智能式分级起动控制方案等措施可改善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CDMA1X无线通信技术对磁浮列车悬浮导向控制系统实施无线远程监控,并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系统接口转换模块、CDMA数据终端单元和远程监控中心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该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双磁浮架车辆悬浮导向平台试验中,很好地实现了车辆运行过程中对各点控制器状态和参数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西安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同时从辅助供电主回路保护系统相关设备的检测、故障判断、保护动作的执行以及发生故障后系统的复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摆式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摆式列车曲线通过时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摆式列车以高于常规列车30%的速度通过曲线时,采用迫导向径向转向架能有效降低轮轨磨耗和改善动力学性能,主动控制径向转向架能达到与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相近的效果,两者的曲线通过性能均比无导向和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好,且具有较高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可控径向转向架能方便地调整径向增益,且在作动器卸荷后具有与自导向径向转向架一样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铁道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开发了采用辅助导向系统的新型径向转向架。该导向系统用来辅助原有轮轴所具有的自导向性,由于它以机械动作为基础进行导向控制,降低了曲线区间的逆导向危险性,是一种可靠性高的系统。经过各种性能认证试验得知,该导向系统不仅能降低曲线区间的横向力,还能抑制通过小半径曲线时产生的噪声,减少车轮磨耗,节省走行所必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二乘二取二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乘二取二的铁路车站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由人机接口、二乘二取二联锁计算机、全电子执行系统3部分组成。人机接口由监控机、维修监测机组成。二乘二取二联锁计算机由2套联锁主机、冗余光纤网络和冗余热备的实时通信单元3部分组成。CPU主板由2路独立的CPU处理器、总线硬件比较控制器、硬件自检控制器、硬件同步控制器、I/F控制部件、全局冗余时钟和光纤通信接口组成。通过采取硬件同步控制器、总线硬件比较控制器和软件时间点同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1种新的同步机制。全电子执行系统由道岔模块、信号模块、轨道模块和其他接口模块等全电子执行单元构成。全电子执行单元均采用"二取二"与逻辑控制结构,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实现了信号的控制、监测、监督一体化。该系统已在铁路车站投入应用,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的安全性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车辆控制中心、车载控制器、列车自动控制等)安全性功能的介绍和应用分析,对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设计上的一些安全理念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从而得出对该系统在安全性应用方面的一些分析见解。无论是移动闭塞还是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任何信号系统所必须遵循的安全原则是"故障导向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低速磁浮列车摆脱了轮轨接触的约束,因此研究1套能够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列车接地与防雷技术方案迫在眉睫.结合地面牵引供电的防护措施,从大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制定了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接地与防雷技术方案,讨论分析了不同故障工况下车辆的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低速磁浮列车摆脱了轮轨接触的约束,因此研究1套能够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列车接地与防雷技术方案迫在眉睫.结合地面牵引供电的防护措施,从大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制定了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接地与防雷技术方案,讨论分析了不同故障工况下车辆的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制动系统是城轨车辆关键系统之一,根据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制动系统失效时应有充足的措施确保列车和人员安全。北京地铁四号线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通过G阀和RIO阀,完成列车的保持制动、常用制动、紧急制动、防滑保护等功能,并且将列车制动控制系统接入到TCMS系统中,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5.
介绍故障安全下的导向思路,通过定性分析,将故障安全进行分级控制,首次将导向安全策略分为SOL 1-4级,分析故障下如何将控制接管权移交给驾驶员的方法,针对机车各种故障进行必要正确的导向安全防护控制,根据故障内容和状况将列车导向人工接管、减速或停车。试验表明,机车自动驾驶系统达到了控制列车安全与平稳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车辆发生制动不缓解故障时,需要进行空气制动隔离操作,通过排空故障车踏面制动单元内的压缩空气实现制动缓解。沈阳地铁 1 号线车辆出现此类故障时,司机需要下车,通过截断位于车下辅助控制箱内的故障转向架截断塞门实现制动隔离,所需操作时间较长,可能造成车辆延误,影响运营服务质量。为缩短正线故障处置时间,应对既有车辆制动系统的空气制动隔离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增加车上空气制动隔离功能。为此,文章通过分析沈阳地铁 1 号线既有车辆制动系统气路原理以及现有转向架截断塞门的合理性,在保留现有转向架截断塞门的基础上,提出手动隔离、远程隔离和带紧急制动互锁功能的远程隔离 3 种升级改造方案,并对比其优缺点,最终得出结论,手动隔离方案是适用于沈阳地铁 1 号线既有车辆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针对车载控制器(VOBC)出现故障时,调度人员无法获悉列车位置的情况,利用列车接入单元(TAU)上传长期演进系统(LTE)的无线性能指标进行辅助定位。该系统平时进行车辆实际位置和无线性能指标的大数据拟合,在特殊情况时利用拟合曲线和无线性能指标进行辅助定位,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制动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可靠性是地铁列车实现安全运营的基本保证。徐州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控制方式,文中阐述的制动系统主要从系统安全设计、主要部件安全裕量设计、关键功能的安全性冗余设计,以及故障导向安全设计原则等方面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上采用的有级司控器出现级位错乱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不同的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将制定的方案在西安地铁1号线车辆上以及2号线增购车上进行验证,效果良好,各种原因引起的级位换乱故障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关键控制器的热备冗余是实现系统高可用性的常用技术之一。热备冗余系统间的安全切换技术也就成为了实现系统高可用性的关键技术。阐述了热备冗余系统软件安全切换技术设计和实现阶段面临的若干技术难题,如基于软件与硬件切换的功效分析、故障切换与主动切换技术方案分析与实现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