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WMTC世界摩托车排放标准进行比对试验和验证得出:WMTC标准采用的驾驶循环,能真实反映摩托车在路面上的实际行驶过程及摩托车的实际排放水平;WMTC标准采用的驾驶循环应用于我国摩托车产品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完全按其要求进行试验,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疲劳耐久性是直接影响摩托车行驶安全的重要性能,摩托车生产企业非常有必要针对每款新车开展疲劳耐久性试验。以某款摩托车为例,进行路谱采集和疲劳耐久试验,采集车架上某关键部位的应变监测信号,探索采用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车架寿命进行预测。通过试验表明,台架耐久试验相比道路耐久试验更高效、更安全,为摩托车的疲劳耐久试验和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青  孙志远  吴林 《汽车技术》2000,(7):27-29,38
通过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对镀膜处理前后的发动机进行的性能对比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的摩托车工总法排放对比试验,可以看出,采用梯度功能材料的摩托车用四冲程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消耗率和可靠性均得到明显改善,HC和CO排放指标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铝合金车轮将承受多种交变载荷,尤其是碰到障碍物时,车轮需承受冲击载荷.国际上有3种冲击试验方法,我国的冲击试验方法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坠落式单锤径向冲击试验法.现对该3类冲击试验方法的选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摩托车设计中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试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公司计算,优化车架动态特性,提高摩托车舒适性,对摩托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动性能是考核摩托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摩托车的安全性.GB 20073-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更科学地反映了摩托车的制动性能,不管是技术要求还是试验方法都是全新的,对摩托车生产企业新品开发,老产品技术改造都有帮助,同时也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蓝宏  黄梅 《摩托车技术》1997,(8):5-6,10
通过对摩托车链条磨损试验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国内行现摩托车链条磨损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尽快改进我国摩托车链条磨损试验方法的途径,为提高我国摩托车链条的耐磨性能要求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发动机采用电子控制化油器,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工况,加入一定数量的附加空气,优化混合气的空燃化,可以使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得到改善,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摩托车道路试验检测,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减震器是摩托车中仅次于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示功特性与前弹簧共同作用直接影响摩托车的减振效果和舒适性。受国内零部件加工尺寸离散率较大的影响,导致产品装配一次合格率仅为80%左右。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并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和提升,确保了配套件的产品质量,逐步修订了关键尺寸的公差范围,提高了减震器的一次装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假人,又称为人体物理模型,是碰撞试验最基本的用具,在碰撞试验中替代真人,以便于技术人员分析在碰撞瞬间的各项技术数据.随着<摩托车正面碰撞乘员防护试验方法>标准的逐步推进,摩托车碰撞假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就假人的发展历史、分类、作用,摩托车试验碰撞假人,假人未来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对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国内很多企业在模仿国外制动器的基础上开始自行研发,一些企业在没有完全理解制动器设计原理的情况下,没有经过充分试验便更改国外制动器的一些设计尺寸,从而造成设计上的一些不合理,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制动器的制动抱死现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款250型新开发摩托车车架,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整车参数化动力学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技术、谐响应分析技术、全局灵敏度分析技术及优化设计技术,分析车架动态特性及发动机激励下车架的振动响应,并改进了车架结构以降低振动,总结出一套摩托车车架振动性能优化设计流程,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是欧洲最大的两轮机动车市场,意大利的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产业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含量较高,从20世纪初开始,意大利就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摩托车品牌。虽然2010年意大利摩托车销量下滑,但全年注册量仍位于欧洲首位。  相似文献   

14.
杜静  何玉林  宋豫川 《汽车工程》2006,28(3):304-307,220
构建基于知识工程(KBE)的摩托车总体设计的结构框架,研究系统的工作流程、定义各应用子系统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KBE的摩托车总体设计系统。为总体设计阶段预测摩托车的动态特性、实现整车的动态性能匹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tails the influence of compliant chassis components on motorcycle dynamics. Initially, research which has previously been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motorcycle dynamics and in particular the impact of compliant chassis components on motorcycle dynamics is discussed. This paper then consider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findings with regard to the use of modern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the impact they will potentially have on motorcycle dynamics and its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动摩托车在使用时缺少安全记录仪,这就导致一旦电动摩托车出现意外情况很难对责任进行判定,并且一旦出现电动摩托车被偷盗的情况,也很难对电动摩托车进行追回,不利于电动摩托车的使用,这是现有技术电动摩托车使用的不足之处.基于以上的原因,本设计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可以解决现有高速电动摩托车多功能联网安全记...  相似文献   

17.
JC110—19A摩托车整车逆向工程充分利用了ATOS光学测量系统和三坐标测量仪的各自优点,对摩托车整车覆盖件进行数据采集,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和摩托车整体数据精度,更有利于下游的CAD数据建模,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反复修改和协调时间,缩短了整车的开发周期。不使用ATOS系统对摩托车整车数据采集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而使用ATOS系统仅需要1周左右时间,同时可节约设计中的协调时间近1个月,共计缩短摩托车整车开发时间2~3个月,大大提高了新品上市周期,提高了产品开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ISO13232-2005摩托车碰撞系列标准的发布,为评估摩托车产品影响人身和车辆安全考核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该标准不仅提高了摩托车产品对骑乘人员防护水平的认知,也促进了摩托车产品安全技术的不断提升。本文仅从摩托车碰撞实体模型建立方面,参考ISO13232-2005标准中碰撞试验模型及国际上部分关于摩托车公开碰撞的资料,结合实际检验工作需要,设定了可行性二轮摩托车碰撞模型。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proposes a steering control method to improve motorcy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Steer-by-wire (SBW)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motorcycle's steering system to remove characteristic difficulties of vehicle maneuvers. By examining computer simulation using a simplified motorcycle model, the actual rolling angle of the SBW motorcycle is controlled to follow the desired rolling angle intended by the rider. A state feedback control such as linear quadratic control gives the SBW vehicle a good follow-through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proportional-derivative control because it can decouple rolling motion from the other motions, which affect the rolling motion in the strongly coupled motorcycle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NVH技术研究的内容包括噪声、振动与舒适性,它是衡量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本文介绍了在目前摩托车NVH技术研究领域中,摩托车从设计开发到试制生产过程中振动控制的一般工作流程及测试分析方法。并分析说明了解决摩托车噪声问题的通常步骤及手段。提出了结合人体对振动及噪声的主管感受,改善摩托车的舒适性,是摩托车NVH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