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洛阳车辆段制动梁、钩缓车间烟尘污染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故对该车间进行了治理。根据现场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不同种的控制方法和罩口形式,有效地解除了现场的污染问题。经过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了郑州铁路局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环境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城市河道水质不乐观、污水治理不彻底、河道景观标准低、引水工程范围小、管理机制不健全、全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水系优化、河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水文化建设、水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机车喷漆库未治理前,作业现场污染严重,喷漆时,漆雾中的混苯及漆雾粒子,散逸至车间的空气中,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急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车间内设置通风排毒系统是根治车间污染的有效措施,根据现场工艺布局,在调研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喷漆库的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措施并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4.
铁路烤砂间在砂的烘烤运输及贮存过程中散发大量砂尘,污染车间及室外大气环境,已成为路内劳保及环保的重点治理问题。为确定最佳治理方案,铁道部劳卫所汇同西安铁路分局对成都、宝鸡、重庆、北京等地的机务段进行了考察。对两种可行的治理方案的原理及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并作了技术经济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铁路烤砂间治理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燃烧重油对大气产生的污染是我厂重大环保课题,受到工厂和青岛市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现场调查分析,重油的供油状况及燃烧工况是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为解决污染选择了三种试验方案,经选择论证;提出了治理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排放废气已达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今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泥浆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技术及管理对策.在环境敏感区钻孔施工时,应采用泥浆固液分离设备代替沉淀池;钻孔结束后推荐采用现场化学絮凝沉淀方法处理废弃泥浆.  相似文献   

7.
阳宗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现场实际,介绍隧道施工中涌水、岩溶、泥石流的现场治理方法,以及防、排水施工中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提出了以"先排后堵"实现"大堵小排"的治水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国内轨道交通发展前景、环境现状、主要污染类型、特点、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以实现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9.
功率因数治理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是发展低碳节能经济、减少电网污染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电力系统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在技术上的迫切要求。通过功率因数治理,可以解决牵引变压器空载时的无功反送问题;解决供电臂内的补偿问题,使电力系统和接触网电压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解决电力系统对铁路的高额罚款问题,达到节约无功电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从西安铁路局功率因数现状分析入手,根据该局功率因数实际情况,研究、探讨诸种治理方案;通过理论比较和现场试验,确定与电气化铁路相适应的最佳治理方案。采用专业化厂家生产、科技含量高和技术先进的产品,按照编制好的治理计划,分轻重缓急进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蚌埠铁路分局院内的630KV/10KV箱式变压器,长期以来该变压器产生的低频噪音与电磁辐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办公室内人员的身心健康及通信信号。为减少和避免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为此,分局环保投资6万元对该箱式变压器进行低频噪音与电磁辐射污染治理。该项目已于2004年4月完成。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在眉睫,其中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其关键之一.而发展高速铁路运输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的核心.相对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综合性价比高,适合我国能源利用的要求,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近几年,我国开展高速铁路建设,高速铁路相对普通铁路能源利用率更高,性价比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及确保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掌握铁路工程建设及运营中朱鹮等鸟类与列车运营的相互影响,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铁路建设人性化设计,开展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朱鹮防护措施研究。首先基于朱鹮生态行为特征和防护启示,选取3种防护方案(防护透光板、防护板、防护网方案)和辅助驱鸟措施,开展现场试验,而后对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选取最优的防护措施在西成高铁进行施工。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编织网防护和辅助驱鸟复合措施效果最优,该防护措施具备防止朱鹮撞伤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海涛 《铁道勘察》2020,(1):79-81,94
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采用泥水盾构进行隧道施工往往面临泥浆无处排放的难题。以新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为背景,通过对地质状况的分析和研究,采用了泥浆环保综合处理的方法:(1)以泥水分离设备为核心,对泥浆进行总体处理;(2)处理后合格的泥浆通过制、调浆系统的补充和调整进行再利用;(3)处理后不合格的弃浆则通过压滤设备、离心设备和化学药品进行环保处理;(4)对泥浆处理设备进行噪声控制。研究表明,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废弃泥浆的无污染处理,使盾构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4.
对位于新疆生态脆弱区的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重点研究铁路建设过程中对所经区域的自然植被、水土保持等的影响途径、影响程度及相应环保措施。指出现行环评体制下,铁路建设项目环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含油污水及污泥现场调研分析表明,目前铁路含油污水常规处理工艺一般采用隔油、混凝气浮、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等方法,如需回用再进一步深度处理包括石英砂或活性炭过滤,处理技术比较成熟,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都能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铁路含油污泥处置通过具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来清理拖走处理,每吨含油污泥的处理费用为2 000 ~4 500元,根据产泥量不同,每年的处理费用大约10 ~ 3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地区2008年9月的卫星影像解译数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现场调查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制定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对拟建新街-恩格阿娄铁路两侧各300m的沿线带状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拟建铁路沿线的生物丰度指数为12.2,植被覆盖指数为14.7,水网密度指数为0,土地退化指数为62.4,环境质量指数为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34.3。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判断,沿线环境现状属于较差级别,意味着沿线植被覆盖度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沿线自然条件严酷,土壤贫瘠,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以风力侵蚀为主的水土流失是沿线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沿线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济源市济渎泉流量衰减及断流问题,从济源市工业布局、地下水的开采、济源盆地降水及地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剖析济渎泉水衰减原因。衰减结果归纳为:(1)工业布局影响地下水的补给;(2)在补给区和补给径流区大量开采地下水;(3)降水量及引沁水量减少。根据衰减原因分析,从济渎泉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的分布及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等方面,提出济渎泉水复流措施:(1)合理使用济源水资源;(2)充分利用区外水资源增加地下水补给;(3)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4)水务管理一体化。本研究对济水源头水系保护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半干旱平原地区宽浅性河流主河槽流量占比较小,河滩流量占比较大,上下游河道地形地貌及跨河建筑物的设置对交叉处设计流量影响较大,设计流量如何确定,河滩处的流量如何分配,桥位如何选择是设计工作中的难题。以某铁路跨越位于坝上草原的二道营河为例,提出考虑上游河道阻水及流量错峰折减的分析方法;以某铁路跨越位于坝上草原的葫芦河为例,提出河道有支流时各支流的流量分配方法。相较于传统计算方法,考虑上游河道阻水及流量错峰折减的综合分析方法可更全面反映流域的实际情况,能够使设计流量减小20%~30%,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桥涵位置及桥涵孔径,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生态保护和恢复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在环评、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比较重视,相应的生态保护设施和恢复管理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国铁路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发展将全过程秉承生态保护理念,加强施工期监理、监督检查和运营期的跟踪调查,在临时用地的复垦或恢复、生态景观和动物生境的连通性保护和恢复、长大隧道施工的环境影响及生态防护、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开发研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