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触发引信在鱼雷引信中的应有地位。通过对鱼雷压电惯性引信与传统惯性引信的性能对比,展现了鱼雷压惯性引信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研制鱼雷压电惯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俊生  陈喜 《舰船电子工程》2014,(4):161-163,173
反鱼雷鱼雷攻击来袭鱼雷时,自导装置将其引到来袭鱼雷附近,当声引信装置判定来袭鱼雷在其作用半径之内时,引爆装药,摧毁来袭鱼雷.文中对主动非触发引信接收样本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鱼雷鱼雷的接收机可采用正交接收机,并阐述其理论模型、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及导出正交处理电路的理论处理增益,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增益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鱼雷引信中所采用的同步检波器与包络检波器,本文对检波器在引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在运用数学方法对检波器的原理进行推导的基础上,仿真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检波器的解调性能以及抗噪声性能,为进一步研究鱼雷引信系统抗干扰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喜  周琨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0):152-155
鱼雷对潜/舰艇目标实施攻击时,其主动超声非触发引信受刭两类干扰源干扰,一类为自然干扰,另一类为人工干扰。而人工干扰包括:单个或系列水中爆炸干扰,对抗器材干扰等;水中爆炸所产生的声波频谱很宽,复盖声引信频段;此类干扰将影响鱼雷主动超声非触发引信正常工作,甚至将产生声非触发引信误动的后果,因此主动超声非触发引信抗单个或系列水中爆炸干扰的性能是鱼雷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指标。文中针对单个或系列水中爆炸干扰因素的分析,探讨应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最后对主动超声非触发引信抗干扰电路进行工程设计,阐述其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以及仿真试验,并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潜艇部队某型鱼雷射击训练中经常出现的非触发引信过靶未动作现象,较为深入的论述了形成原因和可能危害,并依据电磁学和电子学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探讨了训用条件下提高非触发引信动作可靠性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常存  任志良  谭思炜  李鹏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09-110,136
水下电子对抗作战环境要求鱼雷电磁引信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为了评价电磁引信的抗干扰性能,在LabVIEW环境下设计了鱼雷电磁引信干扰试验系统,采用PXI总线连接试验系统的硬件实体,开发了基于PXI板卡的软件控制平台,由该软件平台控制整个系统完成扫频式干扰和回答式干扰,实现了试验系统的集成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赵阳  范剑 《舰船电子工程》2013,33(2):141-143
基于海水中电磁波传播方程,将鱼雷过靶时电磁场信号幅度与相位进行分开处理,利用信号的相位特征量,通过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实现电磁引信辐射源的被动跟踪与定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水下有效测量距离范围内,利用鱼雷电磁引信辐射信号相位信息进行被动跟踪与定位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熊乾坤  屈武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6):115-117,152
首先介绍了鱼雷主动声引信的工作原理和仿真试验方法;然后给出了仿真试验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设计以及仿真试验流程;构建了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仿真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由四个棒形辐射器组合成的鱼雷电磁引信辐射装置合成场的计算问题,论文从磁偶极子场的数学模型出发,将单个棒形辐射器等效成磁偶极子,给出了磁矩分量的表达式,通过对各磁矩分量产生的辐射场进行分解与叠加,最终推导出了鱼雷电磁引信辐射装置合成场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α(≤)30°时,对称配置的辐射装置可以等效为磁矩方向与鱼雷纵轴重合的磁偶极子模型.  相似文献   

10.
国外反鱼雷鱼雷技术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外反鱼雷鱼雷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性阶段,同时给出了国外几型在研的反鱼雷鱼雷主要性能,并初步分析了各自技术发展道路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国外反鱼雷鱼雷技术发展的主要共性和趋势,其主要表现在高频自导系统、声引信、大装药全向爆轰战斗部等方面。介绍了未来可能发展的多种目的和功能的反鱼雷鱼雷种类。  相似文献   

11.
现代鱼雷、水雷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呈瑶 《舰船科学技术》2003,25(4):42-43,47
综述了现代鱼雷动力推进系统、声自导、线导、战斗部、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以及在浅水作战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水雷的特点和作用,指出水雷引信、隐身、主动攻击能力、防爆、抗灭、爆炸杀伤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浅水主动声引信应用较少,主要由于混响干扰较强,信号不易被检测.主动声引信多用于深水反潜.根据目标多普勒频移特性,提出了一种在浅水条件下,高频主动声引信的布阵方案.同时针对引信角度覆盖扇面,进行了布阵性能计算与优化选择,并对矩形阵元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接受海战的历史教训加强新世纪的鱼雷研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举了历史上几次鱼雷攻击和海战战例以及当前世界鱼雷发展的基本概况,从而可以看出,鱼雷在攻击航母等水面舰艇、潜艇、岸基设施,破坏交通和执行封锁方面有着其它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鱼雷研制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鱼雷武器作战分布交互仿真的需求,给出了鱼雷节点框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实现了模型、接口、界面的分离,增强了鱼雷武器模型的可扩展性和可重构性;开发出鱼雷武器模型的基础类库和相关数据库,从而有利于用户对鱼雷模型的修改和维护。运行结果表明,经过上述改造的仿真系统运行稳定,为工程研制人员提供了友好的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分析了鱼雷壳体加工后的尺寸误差、表面粗糙度及大段连接等对鱼雷壳体结构振动、噪声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舰艇鱼雷防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舰艇鱼雷防御的角度出发 ,概述了鱼雷技术的发展及鱼雷武器对舰艇威胁的严重性 ,着重介绍了舰艇鱼雷防御系统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并提出了发展鱼雷防御系统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反鱼雷鱼雷是世界主要鱼雷研制国家积极开发的新型主动防御武器。由于其处于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技术道路有所不同,在多层防御体系中给出的反鱼雷鱼雷使用阶段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针对反鱼雷鱼雷的实际需求,给出了反鱼雷鱼雷分类与拦截区域划分、末端拦截的反鱼雷鱼雷作战层次、反鱼雷鱼雷发展阶段、舰基末端拦截反鱼雷鱼雷的主要性能需求等概念,对明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使用、层次划分和促进反鱼雷鱼雷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文根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需求,在基于反鱼雷鱼雷传统的比例导引法上,对比例导引法进行修正,降低比例导引算法的误差。并通过对反鱼雷鱼雷作战模式的研究,提出新的预测弹道方法。同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此两种导引方法用于反鱼雷鱼雷的弹道轨迹,偏航角以及脱靶量,为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线导鱼雷放线断线是线导鱼雷研制难点之一。本文对鱼雷放线过程中绕线胶阻塞出线管而导致断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据《简氏国际海军》2007年7月报道,法意欧洲鱼雷公司已经完成了MU90碰撞式(Impact)Block 1轻型鱼雷的最后系列试验,为法国海军正式接收首批该鱼雷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