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在清远市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中,K8+400~K8+530段路基施工完成后,有产生纵向裂缝有向鱼塘进行滑动的趋势,项目要求在短期进行通车,工期紧张。文章首先对滑坡原因分析及滑坡处理方案选择进行分析,然后对主要施工工艺进行讨论,保证了路基施工及后期营运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2.
杭长高速公路古滑坡治理措施与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高速公路通过古滑坡路段,路基与边坡施工可能导致古滑坡复活。杭长高速公路K56+038~+215段古滑坡开挖边坡时,采取了抗滑桩等措施防止复活。经在施工中采取现场观察及对地表位移与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抗滑桩钢筋内力和抗滑桩挠度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在边坡开挖中未受到影响,滑坡稳定,加固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3.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西汉高速公路XH-50标的RK175+550右侧路基边坡滑坡的基本特征,对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提出针对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国平 《路基工程》2021,(4):99-103
为了准确掌握降雨量与路基边坡滑坡变形之间的关系,在对金温货线铁路K135+900~K136+400滑坡区域降雨量及路基边坡滑坡变形进行长达3年监测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以前期累计降雨量和累计变形进行样本训练,建立网络关系,并以实测数据加以验证,模型能够对降雨条件下的变形演化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研究成果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被当地政府管理部门、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和滑坡治理设计单位所采用,用于分析预测滑坡变形趋势,指导滑坡应急管理和永久治理,以确保滑坡影响区内铁路运营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路基滑坡是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中常见病害。文章通过工程实例简析了路基滑坡的成因,并介绍了地基强夯与轻型抗滑结构在整治滑坡工程中的配套应用及路基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法和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常吉高速公路K162+800~K163+000段岩坪滑坡是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上规模最大的滑坡,是近二十年来湖南公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红砂岩滑坡,也是湖南公路建设史上由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组合而成的性质最为复杂的岩石滑坡.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利用地面位移监测网等多种手段,深入剖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合理选取地质计算参数,利用运动单元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在边坡计算分析方面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对各种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最佳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娄(底)-新(化)高速公路K57+700~K57+900段墨溪滑坡是湖南省近年来极典型的由路基加载引起的推移式+牵引式巨型山体滑坡。笔者通过对地质资料、深部位移监测和地面位移监测等多种手段获得的反映滑坡成因和动态发展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剖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合理选取地质计算参数,利用运动单元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合理制定了抢险方案,并依此进行了处治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8.
查明路基变形机制是路基变形处理的基础。针对G213线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路基变形问题,在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土体路基的沉降计算,对其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变形主要受路基中粉质黏土层、地下水赋存程度及汽车动载控制,是高饱水度粉质黏土在汽车动载作用下发生的压缩沉降;尽管目前沉降有一定的减弱,但随着变形的发展,可能发展成滑坡,建议进一步评价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4):15-20
山区高速公路以路基方式穿越古滑坡后易导致其出现局部复活,甚至整体失稳。G5京昆高速公路(绵广段)K1 581+800~K1 582+280段右侧为一巨型深厚古滑坡堆积体,其前缘因边坡开挖导致古滑坡局部复活,形成新的滑移变形体。在充分查明古滑坡堆积体及前缘滑移变形体的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复活特征及成因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以抗滑桩为主的防治对策,并根据古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确定抗滑桩最为合理的支挡位置,以最经济的处治措施对古滑坡进行了防治。处治工程完工后,古滑坡的变形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
用路基压密注浆法处治路基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路基压密注浆法处理路基滑坡是一可行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注浆处治路基滑坡的原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处治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四川省纳黔高速公路K44+650~K44+850段左侧山体滑坡,介绍滑坡概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滑坡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利用室内试验结果和反算的滑坡体参数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并计算滑坡推力以及采用抗滑桩处治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滑坡计算参数合理,采用2排抗滑桩的处治方式得当,处治后滑坡稳定。  相似文献   

12.
结古寺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古寺滑坡在玉树“4·14”地震后出现了开裂和位移,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该滑坡的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暴雨+地震工况下,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为确保滑坡顶部结古寺和滑坡前缘城镇安全,需对该滑坡进行加固防治。针对该滑坡的工程危害性,进行了整治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技术、施工及经济等方面,建议采用抗滑键+桩板墙+抗滑桩+截排水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正兵 《路基工程》2012,(4):209-212
南涪铁路垭口一号滑坡,是一古滑坡,对夏家湾隧道出口段DK70+576处的桥梁、隧道和路堤构成危害,为此,对新建铁路南川至涪陵线垭口一号滑坡产生的原因,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提出了抗滑桩等综合治理设计方案,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杭州至兰州高速公路巫山—奉节的A20标K54+010~+150段,由于开挖路堑边坡引起的工程滑坡,在对滑坡的发展过程及变形破坏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清方卸载、排水和抗滑桩等综合处治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坡体稳定,社会经济效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纳黔高速公路K99+535~680段雨季出现大面积坍塌。分析滑坡变形成因机制,计算其代表性坡面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运营状况表明,治理措施安全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含碎石粘性土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以浙江省58省道K15+200滑坡为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反分析方法,计算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和分析该滑坡的稳定性以及变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含碎石粘性土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在降雨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滑坡体各部位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不一致和塑性应变的不断发展引起的;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该类型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及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K80+920~K81+260段右侧路堑滑坡是典型的路堑边坡病害。通过现场勘察,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的演变历史,对滑坡采取了应急抢险措施。结合钻探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确定了滑坡滑动的方向和滑面的力学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滑坡加固治理措施和监测建议,对广东地区类似路堑滑坡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周翔  ;吕建伟 《路基工程》2014,(3):210-214
阐述了淳安县千岛湖大道K6+560~+700路段道路右侧滑坡类型,并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经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实施后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滑坡体未出现变形,沥青路面没有发现裂缝、起拱的现象。对道路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28+360~+860段边坡病害为典型的路堤边坡病害。由于填土堵塞原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下渗,填土加载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迹象、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边坡滑动面位置。根据变形严重程度将边坡区分为三个区,对各区采用针对性地防治措施。治理工程采用加固与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该滑坡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以资对同类滑坡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传宝 《路基工程》2013,(2):165-167
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DK438+755~+880段,以桥梁跨越兹坞坑滑坡前缘。为确保工程安全,对滑坡采用抗滑桩进行整治。采用传递系数法获得滑坡推力,通过受力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桩长。目前,抗滑桩已施工完毕。监测结果表明抗滑桩桩顶位移满足规范要求;而滑坡体在雨季保持稳定。事实证明,抗滑桩在合福客专兹坞坑滑坡的治理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