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张红春  侯建军 《公路》2007,(8):184-186
路基沉降观测一般采用埋设沉降板或沉降桩的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不精确,测量结果误差大且影响施工。PVC管沉降观测仪具有填设方便、读数精确、测试方便的特点,且观测时对路堤上部施工没有影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也可观测,路堤压实机械不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沉降及稳定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路堤施工软土路基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总结了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及具体步骤,并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说明了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遂渝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遂渝铁路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路基沉降观测,对沉降观测设备、观测技术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指导路基填筑速度和改进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首次研制开发了多功能路基沉降测定板,与其它沉降测试设备相比,该装置功能齐全、易于加工、方便埋设、观测直观且数据可靠。利用该装置可以对台背路基不同时间纵向、横向、深度方向上的沉降进行观测,从而全方位揭示路基沉降变形规律。沉降板的设计避免了周围介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沉降板埋设过程中不影响施工。在惠州西林河大桥工程中使用多功能沉降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车辆段整体道床区路基对工后沉降有严格要求。为保证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首先采用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方法,对沉降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根据路基沉降数据的特性,分别以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法为核心技术构建了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预测方法与过程。对比分析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法构建的预测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显示,依托工程路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运营期不会发生较大的工后沉降,现有地基处理与路基填筑压实的施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杭浦高速公路为工程实例,对塑料排水板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并重点介绍塑料排水板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及经济效益。通过路基沉降观测表明,塑料排水板施工对于软土路基加固有明显的效果,为塑料排水板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7.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路基沉降观测、动力特性分析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利用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和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进行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并选择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实践表明:该施工方法可杜绝或有效减少高速公路使用期的路面深陷、深度裂缝及滑坡等病害.  相似文献   

9.
陈一统 《中外公路》2006,26(4):34-36
由于软基工程地质条件差,路基填筑超过一定高度时,施工填筑期的稳定安全是路基工程的核心问题,必须合理地控制填筑速度,确保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满足要求。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设置观测仪器的方法观测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数据整理、分析,科学有效地对软基路基施工进行了监控。  相似文献   

10.
秦沈客运专线A-18标段路基施工中,改变原设计中的沉降板及沉了降怀观测设备,采用ZCX型土体测斜仪进行沉降观测。主要介绍测斜仪在路基沉降观测中的应用及数据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某高速铁路试验段路基沉降的实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得出了和实测拟合较好的计算结果。实测及有限元分析表明:路基填筑完成后预压三个月,沉降仍有一定发展趋势,不足以消除后期沉降的影响,路基在填筑后沉降发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2.
路基拓宽是目前道路领域中最常见的改建工程之一,在拓宽道路施工及运营阶段,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而诱发各种道路病害.为了获得路基在拓宽后的变形状况,现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构建了路基拓宽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道路地基顶面在拓宽工程影响下的沉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拓宽宽度、分层拓宽厚度及施工固结时间等因素对道路沉...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中高路堤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沉陷,严重影响道路的行驶质量及使用寿命。通过对新建高速公路高填路基现场碾压试验,比较不同松铺厚度在不同碾压遍数和方式下对应路基沉降和孔隙率的关系。结果得出:松铺厚度为45cm、强振7遍时,松铺系数可控制在1.15左右;碾压遍数和方式宜控制为1遍静压→1遍弱振→7遍强振,可保证最后两遍碾压路基沉降差小于3 mm。  相似文献   

14.
马云峰 《中南公路工程》2012,(5):180-182,213
路基沉降预测是保障道路安全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预测工作中,模型选取很关键。本文利用差分法对主要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包括对数曲线预测模型、皮尔曲线模型和多项式曲线模型等方法进行差分计算。对工程现场实测值进行差分分解,探讨适合不同监测点的预测模型,将其差分法分析的最佳拟合模型应用于实际监测值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确定预测模型,可避免模型尝试的盲目性,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路堤拓宽变形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拓宽路堤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拓宽路堤的自重会使老路堤产生较大的附加沉降和水平位移,路基模量和土层对路堤变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基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某高速公路中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加快填土速度。填土期间地基中搅拌桩能有效约束深层土体侧向位移,但路基沉降速率较大;相对常规排水预压法,该方法可以减少沉降总量,但后期沉降速率收敛缓慢,对于减少预压时间和工后沉降作用不明显;试验区桩土应力比较小,且总体上体现出填土期迅速增大,预压期逐渐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填石路堤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填石路堤地基沉降受施工情况影响,填筑阶段和非填筑阶段地基沉降规律明显不同,因而不能采用统一的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来描述地基各阶段沉降规律。填筑阶段,提出了能同时考虑剪切变形和压缩变形的修正的邓肯张模型来计算路基沉降;对非填筑阶段早期的地基沉降,采用与时间和固结压力有关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计算。通过对填筑阶段和工后早期的沉降计算,其计算结果均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吴新锋 《路基工程》2012,(4):155-158
库区深水路段的道路路基填筑受到水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难点,是整个道路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库区深水路段路基填筑的设计实践,提出库区深水路段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道路建成通车以来的实践证明,深水库区路段路基整体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娄霜 《路基工程》2014,(3):179-183
针对某客运专线铁路软土地基分布广、厚度大和地基处理方式多样的特点,为保证路基工后沉降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开展了超载预压现场试验,结合现场观测数据,采用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进行地基参数反演,并进行铺轨施工数值模拟研究和工后沉降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反演得到的地基参数合理可靠,经过三个月的堆载预压,工后沉降量较未堆载预压工况显著减小。路基填筑完成后的静置时间、堆载预压高度、预压时间对于工后沉降有显著影响,静置时间越长,其工后沉降量越小,增加堆载预压高度、预压时间均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地基固结沉降,减小工后  相似文献   

20.
青藏公路热棒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降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是制约青藏地区道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热棒是防止多年冻土路基上限下降的措施,为了研究热棒路基的降温效果,动态监测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百米路基试验路段的温度变化,通过与一般路基对比,分析了热棒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降温效应。研究发现:热棒路基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温度、保护冻土和增强路基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