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催化转化器在发动机台架上的评价试验装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方茂东  范书章  刘东洲  冯屹  孙国权 《汽车工程》2000,22(3):159-161,149
本文介绍了开发催化转化器在发动机台架上评价试验装置的必要性,列出了催化转化器进行发动机台架评价试验的基本内容,然后着重介绍了催化转化器活性(净化性能)评价试验装置、快速老试验和机械特性评价试验装置的研制原则,基本结构和技术关键,最后介绍了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辉 《天津汽车》2002,(1):20-22
对催化转化器设计过程中关键技术(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催化转化器内部空气流速,流场分布特性,温度分布以及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等,并对催化转化器设计过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催化转化器     
《经济导报》2006,(4):26-28
催化转化器可通过化学反应来保护环境,可将有毒的燃烧副产品转化为毒性小的气体。对于用火花塞点燃的发动机来说,三元催化转化器是最常用的催化装置。 一这种催化转化器用在配备有氧传感器或传感器且可以对空/燃比进行控制的发动机上。这是因为催化转化器在接近理论空/燃比:即氧气和汽油的重量比为14.7:1时效用最大。当空/燃比在这一数值附近时,转化率非常高,有时接近100%,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转化率会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述了评价条件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样车对 催化转化器净化性能评价结果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催化转化器认证时指明其适用车型的必要性,建议任选转化效率或汽车排放量来评价催化转化器装车时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方茂东  李军  冯屹  王益民  马杰 《汽车工程》2000,22(6):393-396
本文指出了快速老化和评价试验条件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利用某国产催化转化器和SANTANA200Gsi轿车试验,研究了快速老化试验时间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采用超燃温度、CO/NOx交点处转化率以及装在汽车上按照工况法试验时的转化率等指标的变化来描述催化转化器的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快速老化约30h时性能具有较强代表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车用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车用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柴油机烟度、CO,HC和PM排放显著降低,对其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NOx排放影响则很小。分别燃用含硫体积分数不大于500×10-6和350×10-6两种柴油的结果表明,燃油硫含量对氧化催化转化器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综述了评价条件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影响。大量试验数据显示了评价试验样车对催化转化器性能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催化转化器认证时指明其适用车型的必要性,建议任选转化效率或汽车绝对排放量来评价催化转化器性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环保的要求,许多汽车在排气系统中装有三效催化转化器,以减少汽车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由于三效催化转化器在理想空燃比(14.7:1)附近时净化率最高,所以必须控制发动机工作在理想空燃比很窄的范围内。发动机每次工作循环的喷油由装在排气管中的氧传感器反馈给发动机的ECU,ECU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修正喷油量。  相似文献   

9.
电控系统氧传感器自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控发动机加装的三效催化转化器要达到最佳的排气净化性能,需要利用氧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号,将混合气的空燃比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阐述了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自诊断,指出了满足OBDⅡ法规将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种轻型车用催化转化器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务林 《汽车工程》1998,20(4):201-205
针对北京切诺基四缸多点喷射轻型车,本文研制成功了一种催化转化器,整车十五工况的试验表明:所研制的催化转化器对于降低原车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控制系统的性能对于保证燃料电池发动机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非常重要。通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及其故障处理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确定了其控制系统设计的目标。结合燃料电池发动机失效性分析以及具体的使用环境,提出了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的要点及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宏桥  李骏  刘巽俊 《汽车工程》2000,22(5):350-353,345
为了达到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车用柴油机排放的要求,结合中国目前的柴油机发展状况,开发了可变预行程泵的电控系统。本文进行了可变预行程泵的电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电子控制单元(ECU)软件的开发,针对CA6110柴油机对电控可变预行程泵进行了匹配和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的良好的综合性能,它的应用为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The compressor of an automotiv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requires severe dynamic performance under normal driving patterns. Because the air flow demand of the automotive fuel cell requires steep increase/decrea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air flow trajectory of th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to avoid the compressor surge. In this study, a simulation model of an automotive fuel cell system with a dynamic compressor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er trajectory of air flow rate on a performance map of an air compressor.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ompressor shows that the cathode inlet and exit valv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rge evolution. In particula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proper combination of valve opening areas is required to avoid compressor surge. In this study, the original two valve approach was reduced to a single cathode exit valve control with fixed cathode inlet orifice. A surge rejection algorithm was also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surge protection envelope pressure with actual measured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ge evolution is effectively avoided by controlling the cathode exit valve.  相似文献   

14.
杨希 《汽车技术》2007,(11):29-31
分析了传统汽车燃油测量系统中使用浮子测量燃油油面时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燃油量测量系统。介绍了由压力传感器、单片机等组成的测量系统硬件设计,给出了系统软件控制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随机振荡状态及连续颠簸路面环境下,该测量系统较之传统的测量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基于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意法半导体的32位ARM Cortex M3内核的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提出一种LIN总线在现代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设计重点,使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达到性能可靠、工作稳定、线束简单、成本低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AMEsim分析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模型,对某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台架的空气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仿真研究能够为空气系统设计以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对模式功能的转换以及实现控制进行阐述。试验表明,该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能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围绕车用柴油机欧Ⅲ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和电控高压共轨3种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各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评价。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是满足未来更严格排放标准的重要措施,此外还需配合燃烧室优化、空燃比(α)匹配、燃油改质等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性能,从而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车内噪声质量的主观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品的声质量评价问题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综述了国际上对车内噪声质量的主观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AVL公司开发声质量评价软件和HONDA公司确定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表述的汽车运动感和豪华感公式等工作,也介绍了其他一些公司致力于实现声质量标准客观参量化的研究。论及了某些汽车厂商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采取的声质量改善措施,特别阐述了能够实现选择性降噪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在此方面的显著作用和巨大潜力。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车用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的性能,设计了采用单电控单元(ECU)控制的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研究了空燃比控制、密度补偿及燃料切换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及整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ECU的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其性能指标均优于采用主从式双ECU控制的两用燃料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