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跨度桥梁施工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力学是工程力学的拓展,主要研究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表现及其特点.桥梁施工力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是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的理论依据.桥梁施工力学理论成果主要有:主梁恒载内力计算的叠加算法、挠度计算的叠加算法及挠度与内力不匹配现象、混凝土徐变作用计算、有效预应力作用计算、结构最不利状态的确定及其结构安全性校核、施工过程中温度效应及混凝土早期应力计算、合理施工次序及施工方法的选择等7个方面。以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为例,介绍了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型桥梁施工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数座大型桥梁的施工塌陷事故及原因的分析,提出对大型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计算问题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施工阶段力学计算的不确定性、支架拆除顺序、结构体系转换、准确选定荷载组合分析结构内力和局部应力),以及在施工监控中应该加强和进一步提高的方向,从而避免施工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以淇水大桥为例,探讨了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首先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对施工及成桥阶段的挠度、内力及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其次对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桥梁实际施工状态,确保桥梁施工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现行几种预拱度计算设置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种型式的公路及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广泛采用分段施工方法,为了使桥梁的最终线形与设计线形保持一致,挠度及预拱度的计算与设置成为了施工控制的关键。本文通过目前施工过程中主梁挠度计算的三种模式,根据预拱度计算公式,分别对三种模式下预拱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桥梁施工监控是对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及过程进行监控与控制,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桥梁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桥梁施工监控是对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及过程进行监控与控制,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桥梁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变截面连续梁为背景,阐述了挂篮悬臂浇筑法和落地支架现浇法两种施工方法对桥梁内力的影响.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对桥梁在两种施工方法下的内力及变形进行计算;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将不同施工方法的工期和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梁的弯矩、变形受施工方法的影响较大;与挂篮悬臂浇筑法相比,采用落地支架施工的PC连续梁负弯矩减小,而正弯矩增大,边跨跨中的竖向挠度增加,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三榀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我国近年来桥梁发展的新技术。文中根据桥梁荷载试验的要求,针对某跨径为144m的三榀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制定详细的静载试验方案。为了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采用梁单元建立了该桥有限元空间模型,按照荷载试验方案中的工况进行了静力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研究表明:采用钢混组合材料模拟法将钢管混凝土按单一的组合材料来进行计算,较为准确地计算了钢管混凝土的内力和应力;是否考虑施工阶段对三榀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受力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采用一次成桥的简化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在对三榀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位移变形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施工阶段对结构挠度变形的影响;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青山 《湖南交通科技》2015,(2):96-101,109
中宁县石碱公路上跨包兰铁路立交桥采用2×55 m预应力混凝土T构,平面转体法施工,满足桥下沟渠、铁路近远期的限界要求,有效降低桥梁施工对营业线的影响。对主梁结构构造、预应力布置及转体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进行了介绍。采用桥梁博士有限元软件分析了T构在转体前和合龙后的主要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结构承载力、应力、挠度等均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焦作一桥梁进行静力荷载试验,包括桥梁内力计算、加载方案设计、计算试验荷载效率系数和结构校验系数。进而测定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及挠度响应、对应变、剪应力、挠度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该桥梁准确的技术状况评定参数,从而了解该桥的实际承载能力及其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当中,控制吊杆施工张拉力,使桥梁在施工完毕后达到理想的设计状态,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合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采用基于几何线性、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矩阵法确定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张拉力,该方法计算简单,所得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影响矩阵法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张拉力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控制吊杆施工张拉力,使桥梁在施工完毕后达到理想的设计状态.文中结合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几何线性、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矩阵法确定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张拉力.该方法计算简单,所得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柔性吊桥计算涉及到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它即是吊桥计算的基本内容,也对深入理解力学知识有一定帮助。本文阐述了运用力线图法图解计算柔性吊桥主索内力及线形,理论浅显,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拱桥工程实例,介绍了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桥施工监控的内容。利用有限元建立全桥模型,对其成桥阶段的结构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多个结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显著影响该桥线形和内力变化的敏感性参数,并据此提供监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期结构受力特点及制造加工和安装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几何控制理论,以主跨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研究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及主梁几何线形控制方法。结果表明:以理想成桥线形、索力为目标,通过对制造及安装阶段全过程无应力状态量的调整,安装阶段将无应力线形、无应力索长的控制转换成夹角、引伸量的控制,该方法易规避不良施工效应、施工误差,高效快捷、精度高,同时能降低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施工实践表明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吻合很好,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矮塔斜拉桥上部结构构件刚度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在建矮塔斜拉桥斜拉索索力、主梁和桥塔内力、结构位移和结构基频等为评价指标,对矮塔斜拉桥索塔、主梁及斜拉索三者的刚度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并计算了3个主要构件的敏感性因子,提出三者刚度设计的次序安排,为同类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过程提供理论参考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7.
杨军 《交通标准化》2014,(12):112-113,116
在桥梁工程施工当中,很多项目采取的是分阶段施工的方式,采用这种施工方式应该注意无应力状态的控制,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力学不平衡,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在介绍我国桥梁工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该方法在分阶段施工中的应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风荷载对斜拉桥作用敏感的特点,结合振动型态特性,探讨了风致颤振机理及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彭溪河特大斜拉桥为例,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使用大型桥梁专业软件M IDAS,建立了符合动力特点的空间模型,对成桥、施工危险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据此评估了该桥的抗风性能,为大跨斜拉桥抗风设计及动力稳定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