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预缺口试件直接拉伸疲劳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断裂特性,应用断裂力学积分守恒定律,提出一种关于沥青混合料对称边缺口试件拉伸疲劳损伤的封闭解法,并根据有限元计算与有关试验结果的对比,确定了合适的试件缺口处应力集中系数和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特性参数,同时证明了在拉伸疲劳试验情况下所提出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疲劳损伤模型的有效性.根据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含缺口试件拉伸疲劳损伤开裂、裂纹扩展过程,讨论了不同阶段试件内部损伤度、拉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和试件位移、疲劳寿命随预制裂纹起裂、扩展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疲劳损伤有限元和Paris公式的沥青混合料含缺口拉伸试件的疲劳损伤分析结果与直接拉伸疲劳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基于Paris公式的计算结果无法反映试件在起裂和扩展初期阶段裂纹扩展速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SBS改性沥青在中温下的抗疲劳性能,依托我国某高速公路采用的SBS改性沥青,采用双边缺口拉伸试件并借助测力延度仪,分析基于临界裂纹尖端位移的沥青胶结料抗疲劳性能,随后对不同温拌剂含量SBS改性沥青进行临界尖端位移和疲劳因子疲劳测试,并通过小梁四点弯曲疲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临界尖端位移与疲劳因子测试值对所选用沥青样本抗疲劳性能的结果具有一致性;②双边缺口拉伸试验中温度对沥青疲劳性能的区分影响极大,适当的提升温度对沥青的抗疲劳性能区分度更优;③沥青胶结料临界尖端位移所表征的疲劳性能变化趋势与对应混合料的疲劳寿命N_(fnm)的变化趋势相近,进一步验证了基于临界尖端位移的SBS改性沥青抗疲劳性能区分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钢-UHPC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轻型桥面组合体系对弧形缺口的应力改善程度,结合一座大跨自锚式悬索桥,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Orthotropic Steel Deck,OSD)结构铺设UHPC层前、后2种情形,选择3种不同弧形缺口形式,分别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简化加载、响应面加载2种方式进行分析,由此获得了弧形缺口应力、变形分布规律与车辆轴载位置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弧形缺口出现峰值拉、压应力的原因。以此为基础,采用三轴加载车分别在铺设UHPC层前、后进行现场跑车试验,采集了弧形缺口多个关注点在不同横向加载位置的应力响应曲线,获得了各点的应力极值,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铺设UHPC前、后弧形缺口关注点应力特征随荷载分布规律基本相同,面内应力为主、面外应力较小,拉应力主要由荷载偏载产生、加载区域长,而压应力主要由荷载直接作用于弧形缺口顶部产生,且加载区域短;采用传统简化加载方式难以获得弧形缺口处准确的拉应力峰值,并可能导致应力幅偏小,并由此提出了合理的加载方式;本桥五段线弧形缺口形式受力相对较好;铺设UHPC层能有效减少弧形缺口应力峰值,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问题,是OSD结构提高疲劳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汽车轻量化推动胶接技术在车身中的应用,但湿热的汽车服役环境对胶粘接头的力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该研究利用试验方法揭示一种环氧胶黏剂及其接头的湿热老化规律,制作了单向拉伸和缺口拉伸形式的胶黏剂本体试样,以及双悬臂梁剥离和十字拉伸剥离形式的胶粘接头试样,比较了本体和接头的初始、湿热老化和恢复性能。结果表明:胶黏剂本体的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失效应变和能量吸收均随湿热老化而降低;烘烤除湿后,各性能恢复程度不一;湿热老化导致胶黏剂与母材界面的粘接强度降低,但在烘烤除湿后显著恢复。因而,在对湿热老化后粘接车身的强度进行分析时,要考虑胶本体和界面,并按最坏情形设计。  相似文献   

5.
Q420qE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采用Q420qE高强度结构钢。根据对焊接桥梁结构细节分类及其裂纹体模型的断裂力学分析、结构应力分类,给出3类结构细节的裂纹体断裂驱动力的典型结果。根据对Q420qE钢板及其焊接接头的全厚度深缺口宽板拉伸试验、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得到的大量试验结果,进行量化的统计分析,给出Q420qE钢板及其焊接接头的断裂抗力表达式。结合该桥Q420qE钢构件焊接接头的应力水平,根据断裂力学判据KI≤KC和计算、试验结果最终确定该桥Q420qE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标准。  相似文献   

6.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3):47-47
上周港股探底回升,继续跟随前周的反弹走势。但从技术面而言,市场面临的巨大向下跳空缺口,意味着极大的卖压,如果不能完全封闭缺口,仍可能是向下突破的信号。此次反弹能否沖上或封闭2.28跳空缺口上沿20042点极为重要沖,对本周能否企稳20042点,再次成功站上20000点整数关口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随机抽样研究形式,对当今乘用车市场上的聚丙烯保险杠进行了主成分含量、拉伸性能、失效冲击性能、热稳定性等材料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保险杠的聚合物主成分含量比例均在75%以上,并且95%以上的样品在常温和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分布于15~20 MPa之间;80%以上的样品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介于30~40 kJ/m2之间,落锤失效高度在400~700 mm,对应的失效能量范围为12~20 J;90%以上的样品负荷热变形温度范围主要集中在50~80℃,而80%以上的热膨胀系数则在40~60℃-1之间。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体制中存在的技术缺口,认为NTBFs的发展能弥补这个缺口。NTBFs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NTBFs作为现有技术水平的挑战者;NTBFs充当技术转移者;NTBFs的发展培育了工业联网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汽车覆盖件的拉伸毛坯,传统的做法是拉伸前称落料。而IVECO(依维柯)车身覆盖件大多采用方块坯料直接拉伸,这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介绍了IVECO车身覆盖件坯料设计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微观尺度下沥青的损伤机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了测试分析。首先设计了一款AFM原位拉伸试验装置;然后,结合AFM原位拉伸试验测试了拉伸荷载作用下沥青表面不同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基于形貌测试结果和ABAQUS软件建立了沥青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拉伸荷载作用下沥青表面的应力分布;最后,结合AFM测试结果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了沥青的微观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基质沥青表面存在3种微观结构,即蜂状结构、蜂壳结构和间隙结构,SBS改性沥青无明显蜂壳结构;间隙结构抗变形能力最弱,蜂状结构抗变形能力最强;SBS改性剂的加入降低了沥青表面的应力,且使应力分布更均匀;拉伸荷载作用下,沥青表面会出现相分离,随着荷载增大相分离现象加剧,相分离出现在沥青表面应力最大处;拉伸荷载作用下沥青的损伤演化过程中,沥青应力较大的间隙结构首先出现相分离,随着荷载增加,相分离不断加剧直至微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的新型工艺方式,它以材料层层堆积的形式加工零部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节省了模具费用,适用于小批量复杂零件的生产加工。3D打印在汽车行业主要应用在底盘、总成及内外饰件,如仪表板、护板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打印工装夹具、检具,或用作设计验证、造型评审用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Audi牌轿车外形为基础,AudiA4轿车为主线,通过对Audi轿车外形总体评价、造型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及车身尺寸比例3个部分,深入地阐述了Audi轿车外形设计的发展过程和造型特点。第1部分通过图片展示,着重解释了车头、车尾、前照灯、尾灯及侧围特征线的设计意图;第2部分通过车型对比,探讨车身各部分活装件装配工艺与造型之间的关系;第3部分对Audi轿车外形演变进行了总结,并预测了外形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Numer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gate shape of the mold part in the molding proces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 procedure that will optimize the gate shape of the mold part by using Design of Experiments approach. Th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software Moldflow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the Minitab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from Moldflow. The Bulk Molding Compounds (BMC) UNI-203S thermoset material was chosen as the molding material.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gate shapes were analyzed to find the gate shape to be used in the optimization. The Type 3 gate shape was selected as basis for the gate optimization because this shape yielded the minimum shear rate around the gate among all. The thickness, width, length and angle of the gate were selected as the design variables. Erosion around a gate due to repetitive shear flow during molding process wa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issue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xpensive mold. It is normally very difficult to prevent erosion due to high injection pressure and repetitive use of the mold, especially in certain molding parts as BMC reflector in automotive parts, so it has become the subject of research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esign variables was evaluated by observing shear rate around the gate. The objective of the optimization was to minimize the average shear rate around the gat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optimum values of the design variables. The computed optimum values were validated numerically. The optimized gate shape showed the reduced shear rate by about 11%.  相似文献   

14.
详细阐述了大客车车身外蒙皮的局部、撞击凹凸性损伤的修理,客车车身骨架的检验方法;介绍了张拉蒙皮工艺、外蒙皮的连接修理以及客车车身骨架的检验等。  相似文献   

15.
选取PP玻纤板基材,从原材料组成、材料生产工艺、烘箱类型、零件模压工艺、模压设备、生产和储存环境及后处理方面系统研究了模压成型内饰件异味的主要来源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选用低气味的PP纤维和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适合基材烘烤的烘箱种类,合适的成型工艺(包含烘烤温度和时间)、干净的模具表面,良好的生产和储存环境,以及后处理...  相似文献   

16.
应力测试是汽车行业常用的疲劳寿命分析手法,当车身零件发生焊点开裂等疲劳破坏问题时,在应力集中位置贴伏应变片,然后在特定的恶路进行应力测试,采集应力数据,结合材料的疲劳限度及S-N曲线,通过分析应力数据能判断出是否存在疲劳破坏的风险,从而协助分析车身零件疲劳开裂的原因,并结合CAE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此外,实施对策后,以相同工况再次进行应力测试,通过分析疲劳开裂对策后状态测量所得的应力数据,可快速判断其对策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对策成功率,确保新车型按时投产。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了汽车行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特点,阐述了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评级指标,并设计开发了汽车行业供应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汽车行业竞争环境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特性,构建了一套包含零部件供应商综合管理、质量体系、生产过程、物料管理、产品开发等5个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论述了该评级体系在Access环境下供应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仿真分析,都是根据名义设计值得到相应的名义结果,仿真结果为一个确切的值.工程实践中,材料生产、部件装配都会产生一些误差,导致实际产品偏离名义设计,从而使得实际产品表现出的性能处于一个区间.因此,传统的仿真分析方法并不能预测实际产品可能出现的全部情况.对于车辆内饰异响分析,涉及的塑料件材料参数以及卡扣连接参数,往往...  相似文献   

19.
孙冠哲 《天津汽车》2009,(11):27-29
在汽车整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内饰件的设计开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内饰件的间隙面差是整车制造精度的很好体现,内饰件的配合与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介绍了一些内饰件的设计开发经验,总结了在设计前期一定要充分对比成熟结构,防止低级设计失误的发生。通过这些整改,整车内外饰精细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指出前期设计失误对生产有很严重的影响,同样会加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0.
聚醚砜材料的性能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轻量化要求汽车零件更多地使用非金属材料,聚醚砜材料是综合了高热变形温度、高冲击强度的特种工程塑料,在国内具备先进的合成工艺并已批量生产,在汽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聚醚砜材料的性能及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汽车领域的使用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