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邱奇 《中国海事》2009,(7):32-35
IMO已经决定2009年5月在香港外交大会上通过《国际安全与环保拆船公约》,这将会对世界拆船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拆船公约及其特点,紧接着介绍了我国拆船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拆船公约给拆船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对拆船公约实施后促进拆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国际拆船公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对我国拆船业的影响,并对国家和企业提出了发展绿色型拆船业的建议。最后对我国拆船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香港公约》的发展历程及缔约国加入情况,分析了我国拆船业发展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形势,阐述了我国国内拆船立法情况,对我国拆船业的具体实践与《香港公约》的要求进行了符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拆船在发展其自身行业的同时,又是平衡航运运力的一个杠杆,在航运业举步维艰之时,拆船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拆船业如火如荼发展之际,问题也逐渐凸显,《香港公约》实施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吕安勤  徐玲玲 《世界海运》2009,32(11):60-61,65
一、引言 船舶拆解是船舶回收利用的有效方式,《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拆船公约》)的通过将为拆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履约对策,对促进我国拆船业的安全、环保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晓峰 《水运管理》2009,31(6):27-30
阐述《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以下简称《拆船公约》)对我国拆船业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认为该公约的出台既为我国船舶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契机,也对主管部门提出新的要求,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会议和论坛,跟踪《拆船公约》制定进程;提高认识,促进拆船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快《拆船公约》国内化进程;加强验船师和安检员等专业队伍与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加强技术合作,设立拆船基金。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船东及船公司纷纷将老、旧、残船出售,拆船业突获商机。2009年第一周,拆船业迎来了20年来的最高峰,全球被拆解船舶多达25艘。更有业界人士预言,今年将有超过1000艘船舶待拆,拆船业将迎来“前所未见的繁忙”。5月11日,《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外交大会在香港隆重开幕,公约获准通过。绿色拆船开启了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8.
5月15日,《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正式审议通过。这是继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废船全部或部分拆解环境无害化管理技术导则》及2003年国际劳工组织《拆船业安全与卫生指南草案》之后,又一个关于拆船业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4届大会通过了《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最后两个导则,即《2012船舶检验和发证导则》和《2012船舶检查导则》,65届大会又对有害物质的阈值进行了修订,加快了公约生效进程。通过对上述导则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拆船业发展现状,为我国就拆船公约的履约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IMO于2009年5月在香港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和无害环境的拆船公约>,该公约对船舶的拆解做了大量新规定,这对拆船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首先说明了拆船所造成的危害,然后介绍了拆船公约的出台情况,最后重点阐述了绿色拆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方颖 《世界海运》2012,35(5):7-10
拆船所导致的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问题引发了国际海事界的普遍关注,2009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正式通过了《香港公约》,从船舶和拆船设施两方面对安全和绿色的拆船作业加以规范。针对《香港公约》对拆船活动的控制效力以及公约中所涉及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拆船设施的监管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香港公约》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冯光 《中国水运》2009,(11):92-94
文中分析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的制定背景与进展,简要介绍了公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拆船业尤其是珠三角拆船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约生效后对我国相关行业包括主管机关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以实现我国拆船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航运市场和拆船市场永远是此消彼长,就在世界航运业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之际.拆船业却迎来了难得的商机。随着国际社会日益对安全、:环保等的关注.这给倡导绿色拆船的中国拆船业带来了规范发展的契机。对此.中国拆船业界正在加紧行动。拆船业在中国,我国拆船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96,(2)
据香港《商报》日前报道,近年干散货船、货柜船形成造船高潮,大量大龄船又尚未退出市场,未来全球拆船需求依然庞大,业内都寄望中国拆船业能重振雄风。刚走马上任的香港船东协会主席赵世光表示,他将为此专程赴京展开游说,呈请中国政府扶持拆船业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08,(3):81-81
1月21~2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法国召开第三次拆船会间工作组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拆船公约》条款.并完成了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MEPC57届会议的报告。专家提醒,《拆船公约》不仅涉及对船舶拆解过程的管理.还对船舶建造和营运作了相应规定。公约生效后将给造船、航运和拆船业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防治拆船造成的污染,国际上相继推行了《香港公约》以及《欧盟新拆船法案》。旨在消除由拆船造成不利影响的《香港公约》至今尚未生效,而晚出台的《欧盟新拆船法案》已于2013年底生效,在防治拆船污染规定方面的细致以及严格程度明显超过《香港公约》。二者在调整范围、对污染物质的规定、拆船要求与方式以及拆船激励上均存在法律冲突。应加大力度推进实施《欧盟新拆船法案》标准,提升拆船厂履约能力,建立并完善拆船基金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阐述了拆船公约的出台和我国拆船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拆船公约对我国的影响,通过对公约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拆船行业的存在问题,为我国就拆船公约的履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事》2010,(10):72-72
拆船大国土耳其签署《拆船公约》2010年8月26日,特命英国全权大使、土耳其驻英大使契维高兹先生代表其国家在伦敦IMO总部签署了《2009香港安全与环保拆船国际公约》。IMO秘书长米乔普勒斯和契维高兹先生共同呼吁其他拆船大国尽快加入到公约中来。"香港拆船公约"是在2009年5月的IMO外交大会上通过的,  相似文献   

19.
吴红兵 《水运管理》2008,30(10):31-34
为保障拆船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减少拆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公共健康的危害,介绍IMO正在推行的《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制定背景与进展、内容与基本要求,根据国内拆船业安全与环境无害化的实际情况,推断该公约生效后对我国相关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在公约后续制定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决议形式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也称为《香港公约》或HKC,适用于悬挂缔约国国旗500GT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和缔约国所属的拆船设施.《香港公约》的颁布,意味着与航运企业息息相关的船舶报废工作开始响应国际社会对船舶无害化回收再利用的呼声,迈向更为负责任的环保拆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