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某城市景观桥梁为跨径100 m+87 m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双钢箱主肋断面,主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斜拉索采用平面扇形密索体系。原设计主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方案,施工后期根据实际条件将主梁变更为大节段支架施工,大大节省了施工周期。所介绍的主桥变更设计和结构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富民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08-111,I0010
单塔无背索斜拉桥是一种造型独特、受力及结构复杂的斜拉桥。神舟友谊大桥无背索斜拉桥主塔为半椭圆弧门形塔,倾斜的塔身抵挡斜拉索传递的桥面荷载,组成了梁塔结构的平衡体系。主要介绍神舟友谊大桥主塔安装采用刚性组合支架安装的施工技术、主塔安装测量控制技术、主塔安装关键施工技术,为无背索斜拉桥的主塔安装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寒高海拔地区矮塔斜拉桥建造受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影响,相较于海拔较低气候适宜地区桥梁,其材料性能、结构线形、耐久及运营安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以柳东大桥为例,采用少支架拱架体系解决了拱塔的横向稳定性问题;通过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实现了主塔、主梁同步施工的立体化作业方式,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设置临时支架和转向滑轮方式,解决了矮塔斜拉索穿索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某跨径为131 m+300 m+131 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整体为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单箱三室箱形断面,主塔采用钻石形混凝土塔,斜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密索体系。主桥悬浇梁原设计采用前支点挂篮施工方案,考虑斜拉索张拉次数、挂篮施工工艺和桥址台风等因素影响,变更为后支点挂篮施工,以简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介绍了该斜拉桥的主桥施工方案变更设计和结构计算分析,期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沙哈·阿曼纳特大桥主桥为(115+3×200+115)m连续预应力箱梁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带箱内斜撑的单箱单室薄壁箱梁;斜拉索采用单索面布置,在桥塔处从上塔柱转向鞍管穿过桥塔,两端锚固在主梁顶板与斜撑交汇处;桥塔由底座、下塔柱和上塔柱构成.上部结构箱梁0号块及1号块均在支架上现浇施工,墩顶临时固结形成T构,其它节段采用三角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施工,合龙段采用合龙吊架施工,箱梁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桥塔采用定型钢模分次浇注施工;为便于箱梁现浇挂篮的安装,斜拉索施工滞后箱梁施工1个节段.该桥的结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矮塔斜拉桥的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宝鸡市代家湾单塔无背索斜拉桥主塔的施工实践,介绍了索塔的施工工艺、索塔整体提升模板体系以及索塔线形控制等,还介绍了该工程具体的施工工况和详细的工艺流程,包括整体提升模板施工,对同类桥梁的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都香高速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跨径布置为(340+72+48+32)m的独塔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混混合梁,主跨为分离式双边箱的PK钢箱梁,边跨为整体式混凝土箱梁,钢-混结合面位于主跨距桥塔中心线12.4m处。桥塔采用钻石形混凝土结构,总高197.6m,其下布置整体式承台,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斜拉索按空间扇形双索面布置,每个空间索面设20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1 770MPa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束。塔上索距为2.0~4.0m;梁上索距在钢箱梁段为16m,在混凝土箱梁段为8m、4.5m两种。塔端采用预应力锚固,梁端采用钢锚箱锚固。该桥桥塔采用爬模法施工,钢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8.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主桥为(38+82+2×260+82+38)m的三塔六跨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桥塔为椭圆形曲线、圆曲线和悬链线3种线形组合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拱形塔.通过对常规工艺的比选论证,采用爬模架体+可调节螺杆+龙骨+面板体系的可调曲率模板系统施工桥塔;为增加劲性骨架刚度,将骨架的四角做成桁架结构;设置水平横撑确保施工过程中桥塔的竖向刚度,并对曲面模板平顺度、接缝错台、倒角线形、拱形塔合龙段等进行重点控制,确保拱形塔线形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漳州市双鱼岛内环北路桥为跨径(110+25)m的曲线形独塔无背索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钢-混凝土混合梁结构。该桥采用先梁后塔、塔索同步的总体施工方案,为保证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在该桥施工控制中,通过设置预拱度控制主梁线形;通过设置纵向预偏量和预抛高控制桥塔线形;采用割线法进行索导管倾角修正;通过张拉索力和2次放索控制桥塔内力,斜拉索一次张拉到位;采用"减小张拉索力+调整螺母位置"的方法解决斜拉索的"超长"问题;通过2次放索将张拉索力调整到成桥索力,采用迭代法计算放索之前的目标索力。内环北路桥已建成,成桥后的桥梁线形和内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天津富民桥主塔塔身高度为68.5 m,其中混凝土塔身部分高58.298 m,为双面收坡的独柱实心结构,采用悬臂支架模板施工.主要介绍悬臂支架模板的组成、特点及在塔柱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1.
曹妃甸2#桥采用"高低塔无背索斜拉桥"这一独特的结构型式,跨径组合为166 m+104 m。充分分析其结构行为特征对结构体系和主要受力构件进行详尽的设计处理,以实现结构受力与景观要求的有效统一,为今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沙埕湾跨海大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索塔最大高度约192m主塔斜拉索锚固区采用"钢锚梁+钢牛腿"的新型组合结构,钢牛腿和钢锚梁分离式制造安装,相对于高塔施工减小了安装过程中风险及大型起重设备的投入,为同类型高塔钢锚梁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巢湖大桥采用主跨460 m协作体系斜拉桥体系,跨径布置为(54+216.5+460+216.5+65+55+55)m,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人"字形混凝土主塔,拉索采用空间扇形拉索布置,主塔采用哑铃形承台,辅助墩及边墩采用分离式承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现对巢湖大桥的竖、顺、横向约束体系进行比选研究,最终确定竖向塔梁间采用"0"号索、顺向塔梁间采用固定支座+黏滞阻尼器限位装置、横向边墩处采用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的全桥约束体系,以改善全桥结构在静力及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获得相对最优的结构静动力力学性能,减小全桥材料用量,提高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也进行体系转换,节约施工成本,并顺利实现合理成桥状态,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施工过程,对支架施工斜拉桥体系转换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和优选,并在体系转换施工过程中重点对桥梁主塔和主梁关键截面受力、索力、主塔偏位和主梁线形等进行了施工监控。结果表明,优选的体系转换施工方案有效地指导了现场施工,并节省了施工工期,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受力安全,实测成桥索力、主塔偏位和主梁线形等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m的双塔双索面矮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2号和3号主墩均采用门形钢筋混凝土桥塔,塔高分别为155m和130.5m。桥塔设上、下2道横梁,下塔柱外倾,上塔柱内倾。该桥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分节施工,在两侧上、下塔柱间分别设置钢管横撑和临时对拉钢绞线;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上横梁采用"牛腿+支架"法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与塔柱同步浇筑;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拉索锚固体系与预应力锚固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锚固,塔柱预应力采用"#"形布置,利用定位支架精确定位钢锚梁。在施工期间,采用"零状态"测量+相对设站法定位等措施控制塔柱线形;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技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斜跨钢拱桥的施工技术难题,以重庆万福路竹溪河大桥主桥主拱施工为例,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总体方案,主拱采用"支架法和低位组拼+提升塔整体提升"安装施工方案。首先利用龙门吊机在现场预拼场将拱脚锚固段和主拱悬臂段钢箱拱小节段组拼成大节段;然后采用支架法安装拱脚锚固段和主拱悬臂段;再然后利用龙门吊机在主桥钢箱梁桥面安装跨中节段支架和提升塔,组拼跨中大节段;最后利用提升塔整体提升跨中节段进行合龙。以期为其他复杂异形城市景观桥梁的施工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主桥为(183+376+183)m双塔斜拉桥,全曲面梭形混凝土桥塔4个塔肢在两端合并整体,在与基础相连的下塔柱处采用混凝土裙板连接,与主梁采用格构式纵横梁固结体系。桥塔塔肢采用爬模施工,塔梁固结段采用托架施工。桥塔施工过程中,在桥塔中心线设置多功能钢管支架结构,作为布料机平台、施工平台及电梯附着结构;采用大调幅多卡自动爬升模板,运用三角插板实现截面变化,爬模结构内设计可调节斜撑杆件,调节架体结构倾斜角度;下塔柱施工时,节段接缝采用装饰槽,实现裙板装饰花纹效果,在横桥向裙板交汇处设置预应力加强板,实现塔肢和裙板同步施工,并在下塔柱设置对拉结构,控制桥塔线形;塔肢和格构式纵横梁固结段一起浇筑;在上塔柱设置对撑结构,控制桥塔受拉应力。  相似文献   

18.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盘江大桥主桥为(82.5+220+290+220+8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其三角区下弦采用挂篮辅以扣索施工,上弦采用支撑于下弦顶面的支架现浇施工,后续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为研究该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临时扣索张拉及拆除、预应力张拉、后续梁段施工等工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梁段浇筑、扣索张拉、预应力张拉的影响,上弦支架部分应力集中;三角区扣索索力变化不大,基本上随施工进度递减;中跨合龙后,支架拆除对主梁及斜腿受力影响不大,扣索拆除使主梁及斜腿应力峰值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主桥为(75+7×120+75)m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式桥,该桥运营多年后出现了梁体开裂和跨中下挠病害。为解决桥梁抗剪承载力不足和跨中下挠问题,主梁采用斜拉体系加固方案,即在原桩基两侧增设桥塔,主梁下部横向增设托梁,托梁与主梁之间通过托架在箱梁底部连接,从桥塔至托梁锚固斜拉索。在主梁加固施工中,新增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回旋钻机钻孔,采用"U形管"法压浆;新增钢构件(托梁、托架和箱内钢支撑)施工主要包括吊装、钻孔、植筋及箱内钢支撑施工;斜拉索按照从中塔到边塔、从短索到长索的顺序分级对称张拉。加固后的荷载试验表明,斜拉体系加固施工改善了桥梁的受力,抬升了跨中截面高度,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澳门西湾大桥斜拉桥设计为1座双层交通的双塔四索面斜拉桥,主跨180 m,斜拉桥为双幅混凝土箱梁共用"M"形主塔、竖琴式稀索体系组合新桥型,介绍斜拉桥体系、梁、塔、索的设计及斜拉桥施工监控与荷载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